談「骨」論「筋」 | 足底筋膜炎越運動越傷?看看醫生怎麼說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燕明嶽 薛清佩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

不少人對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A

早晨起床剛下地,一陣刺痛由腳跟油然而生!

A

走一段時間後疼痛可以減輕......But!一旦走久了,疼痛又會加重......

與此同時

腳底靠近腳跟處可能有輕微腫脹,用手去按壓腳跟或做翹腳趾的動作時,腳跟底部會痛。

01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由足底的蹠腱膜損傷或者產生炎症導致。損傷分急性損傷與慢性勞損兩種,前者如跑步、劇烈運動等,後者即反覆的微創損傷造成的,如說走路太多、運動量較大、體重比較大等一些因素,使蹠腱膜反覆的牽拉造成的炎症。

足底筋膜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足底疼。蹠腱膜損傷的部位,決定了疼痛的部位,大多數的蹠腱膜損傷都比較靠後,也就是日常我們稱作腳後跟的這個地方。

需要注意是,疼痛的部位一定位於足底的,不會位於足底上方,足背等部位。

典型的表現就是踩地的時候比較疼,像被一根繩子牽拉著一樣。可能表現為撕裂樣疼痛或鈍疼。有的人只有踩地的時候才疼,早上起來的時候痛的比較厲害。

02

常見於什麼人群?

1.體重較大,平時運動少的人

突然間運動,運動量太大,比如喜歡每天走1萬步甚至2萬步,過量運動比較容易受傷。

2.中老年人

因為中老年人的軟組織相對沒有那麼柔韌,比較容易受傷。

3.經常穿高跟鞋或者硬底鞋的人

相對來說容易損傷,這都是一種牽拉式的損傷。

4.痛風、尿酸高的人

因為尿酸結晶會沉積在活動過多的地方,或者是受了傷的地方,蹠腱膜是其中的部位之一。

03

治療方法

1.穿軟底鞋,適當減少活動量

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鞋底越平越健康,其實鞋跟厚度以1~3釐米最為合適。穿著平底鞋反而會令筋膜拉長,使足底筋膜炎惡化。

2.早期建議要做冰敷

冰敷到不疼為止。熱敷比較麻煩,有時候會引起組織炎症,反而影響恢復時間,所以不太主張大家進行熱敷。

3.不主張大家進行小針刀,打封閉

這些治療都是有副作用的,臨床上我們用的也比較少。

4.口服消炎止痛藥

這個疼痛可能恢復的時間很長,至少半年,有的三四年。大家需要有一個心理預期,因為這個病發生率非常高,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有相關治療經驗。大多數經過保守治療都是能治好的,大家也不用特別擔心。

5.選擇合適的運動

避免跑步、快走。注意,健身房中使用率最高的跑步機不適合足底筋膜炎的患者。肥胖者減輕體重,可減少對足底的壓迫。

6.適當休息

症狀嚴重者應避免連續步行或站立半小時以上,如果不得已的話,最好每半個小時坐下休息一會兒。

關節外科簡介

關節外科開放病床40張,具有大型C臂透視機,施樂輝關節鏡,骨科專業進口牽引床,衝擊波治療儀等大型設備,現共有醫護人員24人,其中醫生11人,護理13人;其中主任醫生1名,副主任醫生4名,主治醫生4人,住院醫生2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者4人。

科室專業特色

關節外科下設運動醫學、關節、創傷、手足外科及小兒骨科等亞專科,能滿足廣大群眾的診治需求。

主要特色優勢技術有:

①運動醫學:可在關節鏡下熟練進行交叉韌帶損傷重建、髕骨脫位韌帶重建,以及肩袖撕裂、踝關節韌帶損傷等修復重建手術。

②骨盆及大關節骨折複雜損傷手術內固定。

③髖膝關節置換手術

④微創手術治療四肢骨折。

⑤脊柱疾病的微創及開放手術。

科室服務諮詢電話

關節外科門診電話:86893759

關節外科病房電話:86977092

薛清佩

關節外科主任

2001年畢業於濰坊醫學院,碩士學位,現為關節外科科主任。曾先後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進修學習,現任中國AO內固定學會委員,山東省運動醫學委員,青島市運動醫學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青島市足踝專業委員。在國內最高的運動醫學聖地北醫三院進修學習,學成後在我院率先開展關節鏡下治療膝關節複雜損傷、髕骨脫位等膝、肩、踝關節運動損傷;並精通四肢骨關節損傷、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手術、老年性骨質疏鬆骨折、骨關節炎的階梯治療以及常見的頸肩腰腿痛。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四全天

鄒雲濤

主任醫師

青島醫學會脊柱分會委員,青島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臨沂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委員,擅長於各種脊柱疾病的微創及開放手術治療,關節置換手術,各種關節疾病及運動損傷等疾病的診治,骨盆創傷及各種複雜創傷的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三全天

屈鐵男

副主任醫師

擅長常見骨科疾病及骨創傷以及運動醫學疾病規範治療。特別是複雜的關節骨折的手術治療,在西海岸率先開展關節鏡在關節損傷及疾病診療的應用,並積極發展骨折微創手術技術。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二全天

隋金奎

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青島分會運動醫療專科分會、顯微外科學專科分會、中西醫結合會委員,畢業於山東濰坊醫學院臨床醫療系,從事骨科專業臨床一線工作,積累了較多的臨床經驗,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進修學習手外科和創傷骨科專業,並兩次參加全國性培訓班學習,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會議,有著最新的骨科疾病臨床診治理念。主要專業特長和技術特色:專注於骨科創傷、足踝、運動損傷的救治,精通各種骨折的內固定及骨科康復技術,在四肢關節骨折和畸形、血管神經損傷、斷肢再植、皮瓣修復、頸肩腰腿疼痛、骨腫瘤的診療方面經驗豐富。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

王義平

副主任醫師

1999年畢業於內蒙古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骨科工作20年:曾在天津醫院進修學習;擅長中醫手法整復治療骨折和骨折內固定的西醫治療;在嚴重複合傷,關節內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幹骨折,以及頸腰腿疼痛等骨病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能很好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小兒四肢骨折,療效滿意;對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和馬蹄內翻足有獨到見解。曾擔任《中華誤診學雜誌》特約編輯;內蒙古自治區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先後在各類醫學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五全天

燕明嶽

住院醫師 碩士

2020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碩連讀,外科學碩士,2020年9月於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關節外科工作。碩士期間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學習,導師為中國醫科大學運動醫學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白倫浩教授。對膝關節鏡下治療膝關節半月板與韌帶損傷、肩關節鏡下治療肩袖損傷、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手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作者:燕明嶽、薛清佩(關節外科)

原標題:《談「骨」論「筋」 | 足底筋膜炎越運動越傷?看看醫生怎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限元法在足底筋膜炎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足是人體行走、負重的重要運動器官,在人體運動中佔有重要地位,足底筋膜作為足底的重要結構,是位於足底脂肪層深面的帶狀結締組織,起自跟骨內側結節,止於蹠趾關節和鄰近趾骨,具有穩固足部縱弓、緩衝震蕩等重要的作用。
  • 「健康小貼士」防足底筋膜炎的預防
    「足底筋膜炎」多發生於冬季。當你起床站立或在路上行走時,突然感覺到腳底疼痛,甚至站立不穩,可能的提示是發生了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屬於慢性損傷性疾病,多由於不正確的運動所引起,沒有性別和年齡的區別。如長期遠距離的徒步行走、缺乏運動前的熱身準備、運動過量、姿勢不正確、老年人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女性的高跟鞋等等,都有可能引發。此外,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等,也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預防足底筋膜炎的發生,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年輕人在運動時,不要過量。
  • 足底「落地痛」不能也不用忍,「硬核神器」來幫忙!
    毫無來由的痛40歲的王先生生活規律,無不良嗜好,身體一直都很好,但是,這些天突然毫無來由足底劇痛,走一段路會緩解,多走幾程又發作了。他來同仁醫院康復科看看,醫生結合病史和體檢,作出診斷,還真是患上了足底筋膜炎。
  • 運動受傷後絕不能冰敷?急性筋膜炎發作時千萬不能按摩
    分別是:上背肩頸、腰臀部與足底筋膜。因為其所受各方拉扯的力量特大,因此容易形成筋膜炎。急性筋膜炎發作時千萬不能按摩在急性筋膜炎時期,並不易找到個別的激痛點。只要稍微地輕壓、輕按到患處,便會引起很大的疼痛反應。
  • 拜登因逗狗崴腳骨折,康復師:防止崴腳應少穿軟底鞋_運動
    29日,拜登工作室發布信息稱,拜登扭傷了腳踝,出于謹慎考慮接受骨科醫生的檢查。喬治·華盛頓醫學院協會的執行醫學主任,拜登的初級保健醫生Kevin O'Connor在後續聲明中寫道,最初的X光片沒有顯示任何明顯的骨折,但後續的CT掃描證實,拜登的側骨和中間楔形骨出現骨折,需要穿幾周的醫用康復靴。 拜登先生崴了腳,有最專業的醫生和康復團隊負責治療。
  • 久站和久坐,哪個會更傷身體?醫生這次終於說出了真相
    俗話說,久坐傷肉,久站傷骨。我們都知道,長時期坐著對身體不好,但其實久站對身體也不好,妙姐跟大家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吧!久坐這麼多的的危害,你知道嗎?傷害關節:我們身體與關節處連接的地方叫關節腔,長期運動可以促進關節腔黏膜的產生,黏膜可以有效預防關節的磨損。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很高,就會使關節連接處黏液減少,還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 筋功能衰退,決定女人衰老的速度 ! 每天拉拉筋,越拉越漂亮
    肌肉緊繃的時候發力也是硬的,放鬆的時候是柔軟的,但是控制肌肉伸縮的是肌腱,而肌腱就是我們所說的筋,筋是可硬可軟,可屈可直的。 《黃帝內經》在論述人體的生理功能的時候說,女子過了28歲,男子過了32歲以後,筋功能就會出現衰退。
  • 醫生球友教你避開「羽毛球傷」 忌揉擦應該冰敷
    打羽毛球是許多市民喜愛的運動方式,不少上班族也常在閒暇時間打球,但進行羽毛球運動若惹上肩、手腕、腰等運動傷,容易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本期,記者邀請到一位醫生球友——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生林周勝博士,由他為大家介紹如何預防羽毛球運動的常見損傷以及傷後如何處理。
  • 川普最近「最喜歡的醫生」 越扒越讓人智熄
    原標題:川普最近「最喜歡的醫生」,越扒越讓人智熄[文/觀察者網鞠峰]「沒必要戴口罩!羥氯喹能治新冠!」最近,美國一名黑人醫生宣揚川普「神藥」羥氯喹「奇效」的視頻獲得了數千萬的播放量,還得到了川普本人的轉發。
  • 28歲孫女腿腳不如78歲奶奶,醫生感嘆:這樣的年輕...
    結果卻恰好相反,膝蓋越養越糟。除了上下樓梯時膝蓋會明顯疼痛外,下蹲起立時痛感也出現了,平路走個500米左右就腿酸得不行。直到不久前,甄甄實在忍受不了連78歲的奶奶都跟不上的自己,才下定決心上醫院就診。經過仔細的查體、核磁共振等檢查,診斷很快明確,膝關節軟骨、半月板磨損,下肢肌肉萎縮。「不是爬山、爬樓梯等動得多、動得劇烈的人才傷膝蓋嗎?怎麼我『靜養』也會磨損膝蓋?」
  • 大學生暑假現「報復性熬夜」:越熬夜越興奮,越放縱越傷身體
    他們有的越熬夜越興奮,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就睡不著;有的通宵追劇刷手機,直至身體出現不適,影響健康。面對「熬夜黨」暑期「報復性熬夜」,高校教師認為,熬夜是大學生釋放焦慮情緒的「毒癮」,應及時調整。受訪者供圖看到喜歡的內容就睡不著,越熬夜越興奮安徽大一女生江思譯是個「追文族」,她喜歡的小說一般在半夜兩點左右更新,為了及時看到最新內容,熬夜成為了她的暑期日常。除了半夜追文,她的夜生活還包括追劇、寫文稿、看夜景……可謂「豐富」。「在學校早上第一節有課,晚上熬夜較少,暑假沒有這個顧慮,肯定要把之前沒有熬的夜補回來。」
  • 心跳越慢的人越長壽?醫生:心率在這一範圍內,越低越好!
    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動物的心率越慢越長壽,網上也出現了不少文章指出「人的心率越慢活的越久」的文章,這到底是真的嗎?今天讓心內科醫生告訴我們真相!答案:靜息心率在60~100之間,越低越好!我們都知道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這也是判斷心率過快過慢的標準。
  • 腿痛折磨10年,「怪咖」醫生手擒「元兇」 對症治筋,讓跑偏的「筋...
    建議通過高頻電火花進行系統的治筋。  提醒!久治不愈,是「筋」一直在「跑偏」  「筋」是中醫骨傷概念,包括韌帶、肌肉、肌腱,還包括一些軟骨。中醫認為「筋出槽骨錯縫」,改進「筋」的問題,疼痛也就減少了。但是現在頸肩腰腿痛很多事「一切了之」,而忽視了筋的問題,最終形成難以改善的損傷,筋也難以回到「槽」內,其結果只能是久治不愈。
  • 研究發現:越運動越快樂 經常運動者快樂感更高
    研究發現:越運動越快樂 經常運動者快樂感更高 2018-05-02換句話說,運動與快樂間,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存在。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體工學(kinesiology)華裔副教授陳蔚雲(Weiyun Chen)新發布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運動健身的頻率及質量,是建立快樂與運動間正面關係的重要因素,而經常健身運動,快樂感比完全不運動者多出至少5成。
  • 心率越快運動 燃脂越好?
    那麼真的是如果心率越快,燃脂效果越好嗎?跟著小編往下看看。所以心率越高,說明你正在做的運動對心肺功能的訓練強度越大;同時心率越快,氧氣消耗越快,也說明身體卡路裡燃燒的越快。  但這是否說明心率高就等於運動強度大了呢?並沒有。因為當你受到驚嚇、或者情緒緊張時,同樣也會出現心率飆高的情況。
  • 格局越大的人,越清醒;境界越高的人,越不易被迷惑!
    一等人論的是胸懷,談的是格局;二等人,論的是發展,談的收益;三等人,論的是非談的是八卦!寧與君子爭論,勿聽小人雌黃。君子論理不論人,小人論人不論理。喜歡說他人壞話,挑撥離間的人,往往都是用通過貶低他人來提高自己的人。愛搬弄是非的人,往往都是兩面三刀的人,這樣的人善於捕風捉影,造謠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