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蝙蝠這種夜行動物,大家對它們的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那與眾不同的睡姿:倒立睡覺了吧。
在動物界裡面它可是唯一一種倒立著睡覺的動物。要知道我們人體倒立幾分鐘就開始大腦充血產生頭暈症狀了,但是它們卻可以一直維持這種狀態,難道它們不會頭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蝙蝠除了飛翔以外的其它時間都是處於一個倒掛著的狀態,就算不會頭暈也會累吧?這還要從蝙蝠的演化歷史說起,蝙蝠倒掛主要是它們長期演化的一個結果,蝙蝠到現在已經有了八千萬年的演化歷史,這千萬年的演化中,它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倒掛這種動作,而且不會出現頭暈的狀況。
當然,並不止這個因素,蝙蝠之所以倒掛不會充血還得益於它的自身生理結構,蝙蝠體型越小它的血量是非常小的,而且血液在身體內來回運輸的路程很短,受到重力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的微弱,心臟運輸血液的能力完全可以克服重力帶來的影響,所以蝙蝠在倒掛的時候它們是不會感覺得到頭暈的。
我們以為蝙蝠倒掛時間長了會感覺到累,但是事實恰恰相反,蝙蝠倒掛的時候其實是它非常放鬆的時刻,休息會讓我們人感到放鬆,對於蝙蝠來說倒掛就是它休息的時候。蝙蝠在倒掛的時候,其實並不會消耗它自己的能量,下垂的身體會自動牽拉連接著爪子的肌腱,肌腱也會牽拉著爪子,這時蝙蝠的爪子就會自主收攏,緊緊地抓住物體,在這個過程中是一種自然的反射動作,肌肉並沒有出力,因此就算蝙蝠在倒掛的過程中死掉了,它也不會掉下來,除非有一股外力把它拽下來。
其實蝙蝠的這種倒掛姿勢,也可以說是它們在隨時準備飛翔,當遇到危險時,這種姿勢有利於它們直接進行滑翔,一鬆開爪子就可以藉助翅膀飛起來,相較於其它鳥類的起飛方式蝙蝠滑翔消耗的能量較小。由於不斷進化,為了減輕體重它們的後腿骨變得很很短很薄,所以蝙蝠不能用後腳站立,對於它們來說站立的壓力太大了,倒掛才是它們休息的最佳方式。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