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人機的概述
無人駕駛飛機都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計算機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
按用途來分,無人機主要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其中,軍用無人機包括偵查無人機、攻擊無人機、誘餌無人機以及貨運無人機;民用無人機主要分為消費級和專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多用於個人航拍,專業級無人機則多用於農林植保、電力巡檢、測繪、安防、物流等。
無人機按用途分類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無人機的市場規模
1、無人機全球市場規模
無人機在以色列貝卡谷地一戰成名後,伴隨著世界電子、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湧現出了一批諸如「全球鷹」、「哈比」、「死神」等世界知名的優秀軍用無人機。同時,全球民用無人機的銷量高速增長,1990年為2.5萬架,2000年已經超過4萬架,2010年達到10萬架以上。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全球無人機銷量約為680萬架,比上年增長51.11%;市場規模約為9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79%。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
近年來,中國無人機製造業快速發展,無人機在軍事偵察、地質測繪、氣象減災、電力巡查、個人消費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017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量達到290萬架,同比增長67%。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僅為66.4億元,2018年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增長至257.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7.05%。預計2019年中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359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3、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
民用無人機憑藉著易部署、安全、便捷等特點,不僅能在消費層面上,提供航拍、競技等娛樂活動,同時在工業層面上能提供數據採集,運輸物品的功能。目前,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為物流、能源、農業、警用、基建、救災、商業、醫療以及個人使用。據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銷售規模達到24億元。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無人機市場需求逐漸提升,2018年突破100億元大關達134億元,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220億元。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全球無人機行業競爭格局
2018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141億美元,佔比65.89%,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73億美元,佔比34.11%;根據測算,2019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為259億美元,其中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90億美元,佔比為34.75%,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169億美元,佔比為65.25%。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全球每年無人機軍貿合同規模約50架,美國市佔率接近一半。無人機軍貿市場上美國份額最大,市佔率接近一半,以色列市場份額約四分之一,中國市場份額約五分之一,其他國家無人機軍貿規模合計佔比約1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無人機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產業鏈趨於完善
隨著無人機市場規模顯著增長,各領域融合應用進展積極,無人機產業將有望從傳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向商業租賃、商業服務、各類培訓等方面延伸,從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更加深入、廣泛的影響,並推動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2、政策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面對無人機的廣闊前景,政府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規範無人機產業發展,例如鼓勵大力發展物流無人機、無人配送等。預計2019年無人機各項相關政策將進一步落地實施,且政策將更為細化、具有針對性,支持力度也有望再度加大。
3、專業級無人機加快應用
目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進入紅海,市場體量擴容速度減緩,市場保有量也達到高位。相比之下,無人機在行業應用領域仍然處於持續探索的初步階段,市場成熟度有待繼續提升,產業鏈完善也還有待繼續推進。
得益於無人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政策、市場利好加速釋放,工業級無人機逐步進入爆發前夜。眼下,工業級無人機無論是在產品設計、技術研發,還是在搭載設備、服務培訓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此外,無人機在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等專業領域的應用也有望更加普及。
4、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更為融合
如今,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為民用無人機產品智能化、數位化升級提供了新動力。通過融合應用上述信息技術,無人機既能夠在數據收集方面提升效率、創造更大價值,也能在性能提升上獲得更多可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