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無人機的用途及發展趨勢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軍用無人機簡介

  軍用無人機是由遙控設備或自備程序控制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根據其控制方式,主要分為無線電遙控、自動程序控制和綜合控制三種類型。

  隨著高新技術在武器裝備上的廣泛應用,無人機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幾場局部戰爭中頻頻亮相,屢立戰功,受到各國軍界人士的高度讚譽。可以預言:在21世紀戰場上,人們將面臨日益增多的無人機,軍用無人機將會重塑21世紀的作戰模式。

  軍用無人機的特點

  軍用無人機作為現代空中軍事力量中的一員,具有無人員傷亡、使用限制少、隱蔽性好、效費比高等特點,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在近期的歷次局部戰爭中。

  軍用無人機具有結構精巧、隱蔽性強、使用方便、造價低廉和性能機動靈活等特點,主要用於戰場偵察,電子幹擾,攜帶集束炸彈、制導飛彈等武器執行攻擊性任務,以及用作空中通信中繼平臺、核試驗取樣機、核爆炸及核輻射偵察機等。

  軍用無人機種類

  無人機的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有的無人機還具有多種用途。軍用無人機的主要用途有:靶機:模擬飛機、飛彈和其他各種飛行器的飛行狀態。主要用於鑑定各種航(防)空兵器的性能和訓練戰鬥機飛行員、防空兵器操作員。

  偵察無人機:進行戰略、戰役和戰術偵察,監視戰場,為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情報。

  誘餌無人機:誘使敵雷達等電子偵察設備開機,獲取有關信息;模擬顯示假目標,引誘敵防空兵器射擊,吸引敵火力,掩護己方機群突防。

  電子對抗無人機:對敵方飛機、指揮通信系統、地面雷達和各種電子設備實施偵察與幹擾。

  攻擊無人機:攻擊、攔截地面和空中目標。攻擊無人機攜帶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確制導武器、雷射武器或反輻射飛彈,對敵雷達、通信指揮設備、坦克等重要目標實施攻擊以及攔截處於助推段的戰術飛彈。

  戰鬥無人機:美軍認為,戰鬥無人機是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正在大力研製的戰鬥無人機計劃在2020~2025年投入作戰使用,戰鬥無人機的速度將達到12~15馬赫,既可用於對地攻擊,又可用於空戰,還可用於反戰術飛彈。

  其他用途的無人機:無人機還可以用於目標鑑別、雷射照射、遠程數據傳遞的空中中繼站、反潛、炮火校正和遠方高空大氣的測量以及對化學、細菌汙染和核輻射的偵察等。


  軍用無人機的用途介紹

  在未來戰爭中。高、中、低空和遠、中、近程等各類型軍用無人機將分別執行偵察預警、跟蹤定位、特種作戰、中繼通信、精確制導、信息對抗、戰場搜救等各類戰略和戰術任務,今後其軍事運用範圍和領域必將不斷擴大和拓展。

  情報偵察

  偵察無人機通過安裝光電、雷達等各種傳感器,實現全天候的綜合偵察能力,偵察方式高效多樣,可以在戰場上空進行高速信息掃描,也可低速飛行或者懸停凝視,為部隊提供實時情報支持。無人機可深入敵方腹地,儘量靠近敵方信號輻射源,可截獲戰場上重要的小功率近距通信信號,優勢特別明顯。高空長航時戰略偵察無人機從偵察目標上空掠過,替代衛星的部分功能,執行高空偵察任務憑藉高解析度照相設備拍攝清晰的地面圖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攜式無人機滿足部隊連排級戰場監視、目標偵察、毀傷評估等戰術任務。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無人機提供了有關敵方固定和移動目標的偵察情報的50%.分發和傳遞情報的全過程不超過10min。

  軍事打擊

  無人機可攜帶多種精確攻擊武器,對地面、海上目標實施攻擊,或帶空空飛彈進行空戰,還可以進行反導攔截。作戰無人機攜帶作戰單元,發現重要目標進行實時攻擊,實現「察打結合」。可以減少人員傷亡並提高部隊攻擊能力。作戰無人機能夠預先靠前部署,攔截處於助推段的戰術飛彈,作為要地防空時在較遠距離上摧毀來襲飛彈。攻擊型反輻射無人機攜帶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確制導武器、雷射武器或反輻射飛彈,對雷達、通信指揮設備等實施攻擊;戰術攻擊無人機在部分作戰領域可以代替飛彈。採取自殺式攻擊方式對敵實施一次性攻擊;主戰攻擊無人機體積大,速度快,可對地攻擊和空戰,攻擊、攔截地面和空中目標,是實現全球快速打擊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北約空襲利比亞的行動中,使用「捕食者」發射「海爾法」飛彈對利比亞實施空襲,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還曾與米-25戰鬥機交戰.成為第一種直接進行空空戰鬥的軍用無人機。

  信息對抗

  由於具有特有的優勢,在戰場上無人機可以在惡劣環境下隨時起飛,針對雷射制導、微波通信、指揮網絡、複雜電磁環境等光電信息實施對抗,有效阻斷敵方裝備的攻擊、指揮和偵察能力,提高己方信息作戰效率。電子對抗無人機對指揮通信系統、地面雷達和各種電子設備實施偵察與幹擾,支援各種攻擊機和轟炸機作戰:誘餌無人機攜帶雷達回波增強器或紅外模擬器,模擬空中目標,欺騙敵方雷達和飛彈,誘使敵方雷達等電子偵察設備開機,引誘敵防空兵器射擊,掩護己方機群突防;無人機還可以通過拋撒宣傳品、對敵方戰場喊話等手段實施心理戰。

  通信中繼

  在未來戰爭中。通信系統是戰場指揮控制的生命線,同時是敵對雙方攻擊的重點。無人機通信網絡可以建立強大的冗餘備份通信鏈路,提高生存能力,遭到攻擊後,替補通信網絡能夠快速恢復,在網絡中心戰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擴展了通信距離,利用衛星提供備選鏈路,直接與陸基終端連結,降低實體攻擊和噪聲幹擾的威脅。作戰通信無人機採用多種數傳系統,各作戰單元之間採用視距內模擬數傳系統.與衛星之間採用超視距通信中繼系統,可高速實時傳輸圖像、數據等信息。

  後勤保障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其任務領域也不斷被拓展。近年來美國軍方開始探討使用無人機擔負物資運輸、燃油補給甚至傷病員後送等後勤保障任務。無人機在承擔這類任務時,具備不受複雜地形環境影響、速度快、可規避地面敵人伏擊等優勢外,還擁有成本費用低、操作使用簡便等特點。美國卡曼航空公司研製的K—MAX無人直升機在2011年12月17日在阿富汗成功完成世界首次無人機貨運任務。目前已經在阿富汗戰場長期部署。

  軍用無人機的發展趨勢

  隨著高技術廣泛應用於無人機,無人機正進行脫胎換骨的變化,將以嶄新的姿態飛向21世紀。機體小型、微型化為提高無人機的機動性能和戰場生存能力,機體正朝著小型、微型化的方向發展。美軍研製出一種長度和翼展都不超過15釐米的微型無人機,用於特殊條件下的偵察或附在某些物體上搜集視聽信息。

  機身隱身化

  新型無人機將採用最先進的隱身技術。一是採用複合材料、雷達吸波材料和低噪聲發動機。美軍「捕食者」無人機的機身除了主梁以外,全部採用了石墨合成材料,並對發動機進出氣口和衛星通信天線做了特殊設計,其雷達信號特徵只有0?1平方米,對雷達、紅外和聲傳感器都有很強的隱身能力。二是採用限制紅外反射技術。在無人機表面塗上能吸收紅外光的特製漆和在發動機燃料中注入防紅外輻射的化學製劑,雷達和目視偵察均難以發現採用這種技術的無人機。三是減少表面縫隙。採用新工藝將無人機的副翼、襟翼等各傳動面都製成綜合面,進一步減少縫隙,縮小雷達反射面。四是採用充電錶面塗層。充電錶面塗層主要有抗雷達和目視偵察兩種功能。無人機蒙皮由24伏電源充電後,表面即可產生一層能吸收雷達波的保護層。據美軍試驗,可使雷達探測距離減小40%~50%。充電錶面塗層還具有可變色特性,即表面顏色隨背景的變化而變化。從地面往上看,無人機將呈現與天空一樣的藍色;從空中往下看,無人機將呈現出與大地一樣的顏色。

  傳感器綜合化為增強無人機全天候偵察能力,機上安裝有光電紅外傳感器和合成孔徑雷達組成的綜合傳感器。美軍「捕食者」無人機安裝有:①觀察儀和變焦彩色攝像機。②雷射測距機。③第三代紅外傳感器、能在可見光和中紅外兩個頻段上成像的柯達CCD攝像機。④合成孔徑雷達。使用綜合傳感器後,既可單獨選擇圖像信號,也可綜合使用各種傳感器的情報。

  數傳方式多樣化為確保無人機和地面站之間及時、不間斷傳遞數據,先進的無人機採用了多種數傳系統。例如,美軍「捕食者」無人機採用了兩個數傳系統。一是C波段數據鏈路系統。這是一種視距內通信的模擬式數傳系統,通信距離為200千米左右。二是衛星數傳系統。這是一種超視距通信中繼系統,包括兩種方式:①特高頻衛星鏈路。用於控制無人機和提供狀態報告,每隔10~60秒傳輸一幅靜止圖像;②Ku波段商用衛星鏈路。使用該鏈路時,只要無人機不飛離衛星天線的覆蓋範圍,即可傳輸實時圖像。

  機載設備模塊化

  機載設備採用模塊化設計後,無人機根據不同的任務搭載不同的設備,一機多用途。英制「小妖精」無人機可根據擔負的戰場監視、目標指示、電子戰等不同任務,分別搭載傳感器、雷射目標指示器和電子幹擾機等各種不同設備。在靶機上裝上偵察、電子戰設備或各種戰鬥部,即可將其改裝成偵察、電子戰無人機或巡航飛彈。飛行控制自動化在無人機上安裝全球定位系統(GPS)或預先儲存飛行路線和飛行高度,無人機即可按預定方案飛行,並隨時將圖像軌跡發送到地面站。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軍用無人機仍是市場重心「圖」
    按用途來分,無人機主要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其中,軍用無人機包括偵查無人機、攻擊無人機、誘餌無人機以及貨運無人機;民用無人機主要分為消費級和專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多用於個人航拍,專業級無人機則多用於農林植保、電力巡檢、測繪、安防、物流等。
  • 人民空軍的新戰力—中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軍用無人機經過短暫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軍用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還將不斷提高。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發展軍用無人機將對提高我國戰略影響力,保障地區安全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作為人民空軍重要力量的我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 全球及中國軍用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
    與2018年相比,軍用無人機市場從2018年的9314.85百萬美元增至2019年的10300.43百萬美元,增長了10.58%。總體而言,儘管經濟環境疲軟,但軍用無人機市場表現良好。無人機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包括國防,軍事演習和搜救等。在其中,國防領域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以價值計算,2019年為53.94%)。
  • 2020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民用無人機單位用戶有待挖掘
    無人機行業發展概況分析無人機根據用途可分為軍用和民用兩類,在民用無人機領域,據Gartner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網企業的無人機出貨量將達53萬臺,其中,工程監控領域的無人機出貨量最多。在全球各國都十分重視無人機技術發展的趨勢下,我國政府也頻頻發布政策促進國內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 軍用無人機愈受關注,未來這一技術將成發展關鍵
    如今,伴隨著現代作戰無人化趨勢的不斷加劇,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變得愈發重要和頻繁。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落地,不僅能承擔偵察、打擊、運輸等任務,而且還能有效保障作戰人員的安全,對於戰場的顛覆作用不言而喻。
  • 軍工裡的快消品——軍用無人機
    軍用無人機:強消耗屬性裝備軍用無人機具有有效降低人員傷亡、低成本、配置靈活等核心優勢,在戰爭中的作用持續擴大。1)軍用無人機可以有效降低人員傷亡,適應能力,生存能力強。無人機不用受人的因素限制,在極端惡劣戰場環境下能夠更好完成任務,並實現「零傷亡」的戰鬥目標,易於採用各類隱身措施提高防雷達、紅外、目視能力。2)軍用無人機具有低成本、高效費比的特點。軍用無人機製造成本和維護成本低,無人機控制員訓練時間短費用低。
  • 航天彩虹首次覆蓋報告:軍用無人機放量加速,龍頭標的有望重點受益...
    軍用無人機以其靈活機動、高性價比、近地威懾力大、作戰用途多樣等優勢逐漸被各國軍隊所青睞,以適應現代戰爭形態無人化、遠程化、電子化、精準化等特點。航天彩虹作為稀缺軍用無人機上市標的,旗下彩虹系列無人機軍事應用廣泛。公司成熟產品包括彩虹4、彩虹-5等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彩虹-804D偵察機等重點戰術機型。公司未來或在海外軍售、軍需備戰、軍民融合等領域充分受益無人機市場的加速放量。
  • 國內無人機需求廣闊,無人機在軍用方面擁有強大動能與潛力
    如今,伴隨著現代作戰無人化趨勢的不斷加劇,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變得愈發重要和頻繁。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落地,不僅能承擔偵察、打擊、運輸等任務,而且還能有效保障作戰人員的安全,對於戰場的顛覆作用不言而喻。   在近期發生的幾起國際爭端中,無人機便真實展現了其軍用價值。
  • 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無人機:宏觀經濟趨勢
    根據全球數據專題研究報告顯示,近段時間以來無人駕駛飛機(UAV)已成為軍事應用(尤其是監視)的常規功能,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國防應用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在諸如大國崛起等地緣政治因素的推動下,無人機的發展步伐繼續加快,使其成為區域大國方面具有戰略意義。
  • 無人機技術目前研究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據初步判斷,我國在2018年需要無人機從業人員達40萬人次,截至2016年10月,國內持證從業的飛手、維修、研發等人員卻不到10 000人。   我國無人機發展存在的技術弱點是借鑑外國現有的技術並自主研發,其技術層次達不到強國水準,不管軍用或民用的在精準度、控制力、信息傳輸、機動性等許多能力上都較為薄弱。
  • 三大趨勢凸顯,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情況一覽
    無人機分為軍用和民用兩類,民用無人機又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兩大市場。目前,在軍用無人機方面我國已經是全球重要的出口大國,不僅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也驚人。而在民用無人機方面,消費市場也陸續成為紅海,工業市場潛力加速釋放,民用無人機的高速發展,正成為我國無人機產業規模增長的關鍵性動力。
  • 軍用碳纖維無人機的應用優勢
    江蘇博實科技:隨著信息化、智能化和科技高速發展,各類新式裝備相繼研發成功。軍用無人機因為獨特的優勢,在戰場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未來的軍事的發展方向也有著較大的影響。碳纖維作為軍用無人機中應用較多的一種先進複合材料,擁有著眾多的應用優勢,本文博實碳纖維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 無人機小型化趨勢之下,發展成熟需關注三點
    近年來,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推動了無人機產業的火熱發展。伴隨著應用場景的愈發拓展和深化,無人機產品類型也是變得更加多元,其中小型化和輕量化逐漸成為業界公認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在民用市場上,迷你無人機就成為了休閒娛樂、航拍攝影的不二選擇。而在軍用市場上,迷你無人機也越來越多的被用於間諜行動或者軍事偵查。   當然,如果再加上集群技術的助力,迷你無人機在軍民兩用的價值還能進一步發揮。因為集群技術可以讓多個迷你無人機組成「蜂群」,這樣「蜂群」不僅能用於無人機商業表演之中,同時也能用於各種軍事化的行動。
  • 軍用特種車輛的用途和特點
    軍用特種車輛的用途和特點。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普通的鋰電池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領域,鋰電池必須要用專門的特種鋰電池。目前隨著高科技發展以及國際間政策經濟形勢的變化,戰場上的軍用車輛裝備也在隨之而變化。為了更好地了解和發展軍用特種車,我們必須了解軍用特種車的用途和特點。什麼是特種鋰電池?
  • 未來無人機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福址還是是損傷
    固定翼無人機是軍用和多數民用無人機的主流平臺,最大特點是飛行速度較快;無人直升機是靈活性最強的無人機平臺,可以原地垂直起飛和懸停;多旋翼無人機是消費級和部分民用用途的首選平臺,靈活性介於固定翼和直升機中,但操縱簡單、成本較低。按不同使用領域來劃分,無人機可分為軍用、民用和消費級三大類。
  • 中國軍用十大無人機排行榜
    軍用無人機是由遙控設備或自備程序控制操縱的不載人飛機。隨著高新技術在武器裝備上的廣泛應用,無人機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幾場局部戰爭中頻頻亮相,屢立戰功。中國十大軍用無人機有彩虹七型無人機、神鵰無人機、翔龍無人機、暗劍無人機、彩虹-5無人機、翼龍-Ⅱ無人機、「風影」無人機、「雲影」無人機等等。
  • 盤點世界軍用衛星通信技術與未來發展趨勢
    泰國《亞洲軍事評論》雜誌刊登託馬斯•威辛頓的文章,簡要介紹了軍用衛星通信技術、世界主要的製造商提供的產品以及軍用衛星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轉播體育比賽到遠程醫療,衛星通信的應用已經大大縮小了世界各地的距離,並提供了跨越大洲的光速通信。現在,衛星正幫助軍用車輛與遠遠超出地平線的外界保持聯繫。
  • 中國無人機井噴發展 彩虹四號全面超越美捕食者
    隨後,我國在軍用無人機領域繼續取得「井噴式」進步,不僅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中小型戰術無人機,還積極發展大型戰略無人機。「長鷹」大型遠程軍用無人機設計方案的展示、彩虹-3(CH-3)無人機、「藍狐」無人機、ASN-229A型無人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軍用無人機已經達到了同類無人機的國際先進水平。而「利劍」等隱形無人機的研製則開了中國隱形無人機的先河。
  • 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格局和園區布局
    >  從全球統計數據看,無人機市場整體呈現快速上漲的趨勢,預計總體市場規模已突破200億美元。軍用無人機市場漲幅平穩,2013-2016年四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民用無人機領域增長快速,年均複合增速為37%,並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預計在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259億美元。
  • 5G引爆無人機第二春!軍事工業消費三大領域齊開花_鳳凰網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開源證券的研究報告《5G 賦能,民用引領,無人機產業迎來新 變革》,探討5G背景下,無人機在軍事、工業和消費領域的發展趨勢。▲ 世界無人機發展歷程按用途可細分為軍用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