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宇宙將終結。而且不會很漂亮。——摘自《萬物盡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看上去悲觀到極點但又非常值得思考的新書——《萬物盡頭(The End of Everything)》。
《萬物盡頭》是美國理論天文學家凱蒂·馬克(Katie·Mack)所著,討論了宇宙滅亡之時的幾種可能的情景。
書中說,宇宙正在以一個不斷加速的速度膨脹,物理學家們預計這種膨脹將導致宇宙的終結,而宇宙終結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暴力式盡頭。科學家預測,某種潛在的結局可能是暴力的。屆時,宇宙的膨脹發生逆轉,則宇宙將在大壓縮中向內塌陷,同時,極高的輻射能量會激增,然後點燃所有恆星表面並使其爆炸。
第二種,安靜式盡頭。在這種方式下,終結會安靜地發生,但也同樣令人恐懼,因為宇宙的膨脹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馬克寫道,「就像長生不老,只有在你認真考慮之後,它才聽起來不錯。」
而且,無休止的膨脹會產生一個被稱為「熱死」的狀態——貧瘠的宇宙在整個過程中達到了均勻的溫度。恆星將被燒盡,黑洞將消失,直到不存在有組織的結構。不再有有意義的事情發生,因為能量不再能夠從一個地方流到另一個地方。在這樣的宇宙中,時間不再有意義。
第三種,大爆炸式盡頭。在大爆炸中,宇宙的膨脹越來越快,直到恆星和行星被撕裂,分子被粉碎,空間的結構被撕裂。
當然,我們暫時不用擔心,這些潛在的盡頭至少還有數十億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要走。
但是,宇宙也有可能在任何時候突然結束。這種消亡不是膨脹或收縮的結果,而是歸因於一種稱為真空衰減的現象。如果宇宙從根本上說是不穩定的,那麼宇宙的微小氣泡可能會轉變為更穩定的狀態。然後,氣泡的邊緣將以光速在整個宇宙中擴展,從而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遮蓋了其路徑中的所有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