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
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
(2009年—2018年)
為協調實施中俄地區發展戰略和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與俄羅斯《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2013年前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規劃》,並根據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籤署的《中俄聯合聲明》第一章第八部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09—2012年),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將在兩國現行法律框架內,協助實施納入《規劃綱要》的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改革與發展委員會和俄羅斯聯邦地區發展部是協調落實本規劃綱要的負責部門,將根據合作執行情況對本《規劃綱要》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補充。
一、中俄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進一步發展和改造中俄口岸,完善旅檢、貨檢系統,加快口岸電子化,提高通關效率,完善與口岸相關的基礎設施。
1、改造滿洲裡—外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中方在中國境內建設新國際貨場。改造滿洲裡—呼倫貝爾301國道,建設滿洲裡—大慶高速公路。俄方建設和改造赤塔—外貝加爾斯克A—166聯邦公路。完善鐵路口岸。中方建設滿洲裡—新巴爾虎右旗—伊爾施鐵路,改造滿洲裡—呼倫貝爾鐵路。俄方擴大伊爾庫茨克—外貝加爾斯克鐵路運載量,綜合改造外貝加爾斯克鐵路卡雷姆斯卡婭—外貝加爾斯克(「南部通道」)路段。
2、改造黑山頭—舊粗魯海圖雙邊公路口岸。完善口岸基礎設施。中方改造黑山頭—拉布大林公路,建設黑山頭—海拉爾鐵路。俄方改造地方公路路段(外貝加爾斯克—普裡阿爾貢斯克—舊粗魯海圖)。
3、改造室韋—奧洛契雙邊公路口岸。中方建設室韋口岸—室韋—莫爾道嘎公路,建設室韋口岸—莫爾道嘎鐵路。俄方改造涅爾琴斯克工廠—奧洛契口岸公路(毛蓋圖—斯利堅斯克—奧洛契路段)。修建納倫—1—盧戈坎鐵路線(425公裡),以開發第六部分「地區合作重點項目」「外貝加爾邊疆區」中列舉的礦區。
4、建設或改造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多邊公路口岸。
5、改造同江—下列寧斯闊耶、蘿北—阿穆爾澤特、嘉蔭—巴思科沃、饒河—波克羅夫卡水運口岸。俄方建設下列寧斯闊耶口岸碼頭設施綜合體和貨運平臺,實施口岸碼頭設施三期工程,包括口岸沿線的最終建設和客運碼頭的改造,改造下列寧斯闊耶客運站;建設阿穆爾澤特口岸碼頭綜合體。
中方建設和改造嘉蔭碼頭、貨場和聯檢等基礎設施。俄方建設巴思科沃口岸客運碼頭。
中方改擴建由嘉蔭、蘿北、同江口岸至同三公路的公路,同三公路改造升級並延至撫遠。俄方改造通往下列寧斯闊耶、阿穆爾澤特、巴斯科沃口岸俄羅斯聯邦邊境地區的公路,包括比羅比詹—下列寧斯闊耶口岸公路、比羅比詹—阿穆爾澤特口岸公路,通往巴思科沃公路口岸公路,以及通往下列寧斯闊耶國際水運碼頭公路。
6、設立和建設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口岸。中方建設同江鐵路口岸—同江鐵路,改造同江—向陽川—佳木斯鐵路,接入同富鐵路,建設前進—撫遠鐵路。
7、設立和改造洛古河—波克羅夫卡雙邊公路口岸。中方建設洛古河口岸—洛古河—漠河公路,建設洛古河—古蓮鐵路,接入富西鐵路。俄方建設從阿瑪扎爾鎮到洛古河口岸的聯邦公路「阿穆爾」支線,包括跨阿穆爾河大橋。
8、在擬建的阿穆爾大橋上建設口岸(在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地區)。在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所在區域建設公路橋梁。雙方建設連接口岸的公路,裝卸碼頭,貨場。在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成立和組織交通物流綜合體的聯合活動。
9、建設琿春—克拉斯基諾多邊公路口岸。中方改擴建貨/客運站,建設長嶺子公路口岸—琿春公路,與琿春—圖們高速公路連接。
10.完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等口岸的基礎設施。
11、改造現有東寧—波爾塔夫卡公路口岸的橋梁。中方建設綏芬河—滿洲裡高速公路東寧支線,東寧—牡丹江高速公路;建設東寧—琿春鐵路。
12、在同江市和下列寧斯闊耶居民點建設跨阿穆爾河的鐵路橋梁。中方建設同江口岸—同江鐵路,並與富同鐵路連接,改造同江—向陽川—佳木斯鐵路。俄方改造比羅比詹—下列寧斯闊耶鐵路支線並與阿穆爾河鐵路橋連接。
13、每年冬季在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鋪設臨時浮箱固冰通道。
14、加強饒河—波克羅夫卡口岸間跨烏蘇里江浮箱固冰通道。
15、建設長春—符拉迪沃斯託克跨境公路。中方建設長嶺子口岸—琿春公路,與長春—琿春高速公路連接。
16、建設琿春—扎魯比諾港口跨境公路。中方建設長嶺子口岸—琿春公路,建設琿春—圖們高速公路,與長春—琿春高速公路連接。
17、確定部分口岸作為兩國使用本國貨幣結算試點,並從邊貿擴大到商品貨物貿易。
二、中俄地區運輸合作
1、開闢中俄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南起遼寧省丹東市,北到黑龍江省佳木斯、牡丹江等市,經烏蘇里斯克與跨西伯利亞鐵路相連;俄羅斯鐵路經滿洲裡—海拉爾至兩伊鐵路,接入中國東北鐵路網。
2、考慮研究互用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港口出海。
3、研究和討論中俄過境貨物經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及其他地區運輸合作互助問題。
4、恢復琿春—馬哈林諾—扎魯比諾鐵路運行。完善內部鐵路管理制度;中方增加貨運量。
5、擴大經繞河—波克羅夫卡邊境口岸的客流量。繼續研究開通「哈爾濱—繞河—比津—哈巴羅夫斯克」、「饒河—比津」公路常設客運線路問題。
6、研究和討論開設跨境公路線路和擴大中俄鐵路客貨運量可能性問題。
7、在對等條件下加快邊境區域航空運輸網絡建設,協調發展地方航空運輸合作,增加現有航線航班,完善航班網絡結構。
8、發展赤塔機場(卡達拉機場),建設外貝加爾斯克機場和改造克拉斯諾卡緬斯克機場。
9、研究和討論開通自呼和浩特、海拉爾、滿洲裡、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黑河、大慶至符拉迪沃斯託克、馬加丹、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南薩哈林斯克、雅庫茨克、阿納德爾、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託木斯克等國際航班問題。
10、組織大連—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直達客運航線。
11、確定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優先機場,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伊爾庫茨克和雅庫茨克作為俄羅斯聯邦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優先機場。
12、協調發展和恢復北京—南薩哈林斯克、哈爾濱—南薩哈林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長春和符拉迪沃斯託克—延吉航班。
13、改建布拉戈維申斯克航站樓、修建第二條起降跑道,以開通至哈爾濱、大連、三亞的幹線和支線航班。
14、提升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等樞紐幹線機場功能。加快白山、通化、白城、漠河、大慶、雞西、伊春等支線機場建設。開展長海、撫遠、五大連池、亞布力、加格達奇等支線機場的前期工作。
15、為中俄航空企業在雙邊航運領域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三、發展中俄合作園區
1、建設和發展科技合作園區
建立以下科技合作園區:
— 哈爾濱、牡丹江中俄信息產業園(「一園三區」)
— 長春中俄科技合作園
— 遼寧中俄科技園
— 大連中俄高新技術轉化基地
— 符拉迪沃斯託克中俄信息園區(「一園三區」)
— 帕爾吉然斯克中俄技術創新實驗平臺
— 阿穆爾州中俄農業技術轉化中心
繼續討論建設莫斯科中俄友誼科技園問題。
2、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下同)保護與開發合作
就黑瞎子島的保護與開發問題加強相互協作。發展黑瞎子島將在考慮環保法律要求的基礎上實施。中方經撫遠水道建設通島橋梁及島上公路網絡。俄方經阿穆爾水道建設通島橋梁通道。在形成必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後,研究設立口岸的可能性。
四、加強中俄勞務合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短期勞務協定》框架內開展合作;通過農業及養殖業、工程總包和分包領域的項目發展勞務合作。
五、促進中俄旅遊合作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互免團體旅遊籤證的協定》的框架內發展旅遊合作。
2、中俄旅遊管理部門和旅遊行業聯合會就俄羅斯旅客在華和中國旅客在俄的安全推行現代化的安全保障機制相互協作。完善遊客人身、財產安全保護措施。地方旅遊主管部門建立保障遊客安全和協助接待方在突發事件情況下採取緊急措施的機制。
開展邊境地區旅遊:
—推動旅遊基礎設施發展;
—推動建立和發展新旅遊機構;
—提供旅遊便利化措施;
—實施中俄東部有直航或轉運交通線的中心城市的中俄友誼旅遊線路;
—開展中俄邊境口岸所在城市居民家庭遊(利用節假日)。
3、協助並組織參與在雙方國家舉行的國際旅遊展,在雙方毗鄰地區城市舉行的國際旅遊論壇。支持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相互協作,推動會展旅遊業發展。
4、組織中俄沿江界河旅遊線路,以及其他聯合跨境旅遊線路。
5、實施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家庭交換遊。
中方組織以下旅遊線路:
— 中俄友誼之旅旅遊線路(以哈爾濱、長春、瀋陽以及其他中國東北城市為對俄連接點,沿「國家年」中俄友好之旅環線)
—海濱休閒四季旅遊線路(以哈爾濱為起點,按不同季節開闢至大連—北戴河、至海南—北海、至深圳—香港等海濱休閒四季旅遊線路及其他跨境旅遊線路。)
俄方組織以下旅遊線路:
—「東方之環」(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勘察加邊疆區、薩哈共和國(雅庫特)、薩哈林州、伊爾庫茨克州、布裡亞特共和國)
— 「大茶道」(布裡亞特共和國、彼爾姆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外貝加爾邊疆區)
中俄雙方共同組織沿阿穆爾河道至烏蘇里江、松花江、結雅河的休閒旅遊線路(俄中「阿穆爾—黑龍江」旅遊項目)
6、組織毗鄰地區旅遊線路的協調互動,相互銜接並延伸旅遊線路。
六、中俄地區合作重點項目
雙方提出一批在本《規劃綱要》有效期內實施的地區間合作的重點項目。
中國東北地區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聯邦主體執行權力機關對項目實施情況予以特別關注,並向兩國政府通報項目落實的進程。
在經濟技術、金融及其它合作方面協商一致的情況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些項目由中俄對外經濟活動參與者具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間合作重點項目目錄,詳見附件。
七、中俄地區人文合作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舉行國際文化節、藝術比賽、電影周,以及由中俄地區參加的其它形式的文化活動。
2、共同組織以衛生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就保護人口健康問題進行共同研究。
3、通過所有邊境地區定期會晤機制,交換有關發展邊境地區居民環境教育體系的信息和工作經驗。
4、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教育管理部門籌備並籤署有關教育領域合作的協定。
5、加強高等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鼓勵聯合辦學,支持知名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建立聯合實驗室、互派訪問學者、加強跨學科交流的優勢,提高地區科技人員水平;加強語言教學推廣工作,開闢青少年學生交流渠道,互辦夏令營等活動。
6、在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貝加爾國際商學院基礎上,與中國東北地區高校組織合辦國際商務教學。
在阿穆爾國立大學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阿穆爾國立師範大學孔子學院基礎上聯合組織國際文化—歷史和人文教育活動。
7、2010年在伊爾庫茨克市舉行國際兒童論壇。
8、中國東北各省、自治區政府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各州、邊疆區政府建立人文合作機制,協調推進地區人文合作和民間交往活動。
9、在中俄藝術院團、博物館、圖書館之間建立直接的合作關係,互派導演、演員、舞美、音樂指揮、演奏員、專家以及文藝團體等,進行合作演出和創作活動。
10、組織開展學生文藝團體互訪、交流、演出活動。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舉辦青少年文化藝術節。
11、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毗鄰地區在高等教育、語言教學、文化交流、體育聯誼、科技合作,以及青少年學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12、開展毗鄰地區地方政府、社會團體、中小企業代表團互訪活動。
八、中俄地區環保合作
1、黑龍江省政府和阿穆爾州政府的合作:
根據黑河市環保局和阿穆爾州自然資源部關於建立友好工作聯繫的談判紀要進行以下合作:
保護跨境水體合作;
在雙方法律框架內交換環保領域技術;
環境監控技術方法領域的交換;
交換有關發展邊境地區居民環境教育體系的信息;
每年舉行環保問題的聯合研討會;
開展聯合行動,保護跨境地區生態多樣性,就建立跨境特別自然保護區交換意見。
2、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在中俄額爾古納河水體生態保護地區間常設工作組框架內,推進額爾古納河水體、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工作組的工作。
建立並確保跨境特別自然保護區的運作。
交換環保領域的信息和工作經驗,其中包括綠色產品技術。
3、黑龍江省政府和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共同參加《黑龍江/阿穆爾河流域綜合治理》環保方案的落實。
4、黑龍江省政府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政府的合作:
籤署關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政府環保領域合作的議定書。
組織和進行空氣品質的聯合監控。組織和進行水體表面和水體生態資源的聯合監控。
為保護跨境水系生態系統,保護和研究區域特有動植物物種,建立並維護共同自然保護區的運作。
交換生產綠色環保產品、利用和加工生產與生活垃圾方面的技術,擴大垃圾處理廠家的聯繫,成立合資企業。
交換環保專家,在交換中研究生產和組織過程,生態政策以及涉及環保問題的法律保障,建立業務聯繫。
5、黑龍江省政府和薩哈林州政府的合作:
發展生態監控領域的合作。
開展生產與生活垃圾的加工和利用領域的合作,交流經驗。
在環保領域(水資源、大氣)交換信息和交流工作經驗。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間合作重點項目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