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這所高校又收穫省級實驗室,目標直指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2020-12-05 英俊談教育

前言

近日,煙臺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現場推進會上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煙臺市市長陳飛、省科技廳副廳長於書良、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出席並見證籤約。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蘭州化物所)副所長周峰與煙臺大學副校長李合亮代表雙方籤約。

合作共建山東省實驗室,意在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此次籤約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是推進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成果。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將瞄準材料科學前沿方向,全面提升煙臺市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此舉是建設具有山東特色和重要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創新高地和科學中心的重要舉措,以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和國家實驗室網絡成員為目標。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總投資25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委託中科院蘭化所運營管理。

煙臺大學與中科院蘭化所將作為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主要共建單位,依託在建平臺共同推進教育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和協同發展。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實質性合作。煙臺大學此舉意在通過合作共建平臺,引進中科院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雄厚的辦學資源,進一步提升煙臺大學的相關學科辦學實力。

為什麼選擇中科院蘭州化物所?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是中科院直屬的重要科研機構,簡稱「蘭州化物所」。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由原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學、分析化學、潤滑材料三個研究室遷至蘭州而成立,1962年6月啟用現名。蘭州化物所主要開展資源與能源、新材料、生態與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工作。

研究所科研人員實力雄厚,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國家傑青等高端人才數十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餘人。此外,蘭州化物所擁有包含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眾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先進。此次選擇蘭州化物所作為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的管理方,是切合實驗室研究方向的正確選擇。

煙臺大學辦學時間短,辦學實力不突出

煙臺大學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創建於1984年,學校是在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與指導下,經原國家教委特批批准籌建的。在建立之初,學校被確定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援建高校,並納入學校長期工作計劃。在此期間。教育部組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支援,配備煙臺大學的骨幹教師,並把這所學校當成教育部抓改革的試點學校。學校辦學歷史較短,辦學起點很高。

煙臺大學由於建校時間短,學科建設不突出但自有特色。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數十人;科研平臺建設先進,擁有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在內眾多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此次籤約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對於提升煙臺大學材料學科辦學實力意義重大。

結語

此次煙臺大學牽手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共建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對於全面提升煙臺市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意義重大,並著力於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此舉對於煙臺大學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對於提升煙臺大學的辦學實力意義重大。你覺得呢?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專注中國高校教育。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謝謝!

往期作品

恭喜!這所國內頂尖學府揭幕兩大研究院,目標直指世界一流

祝賀!南昌大學獲頂尖學府對口支持,衝擊世界一流大學再次加碼

高校更名軼事:這所高校逆流而上重啟「行業校名」,被央視表揚

高校觀察:蘭州大學和「人才挖掘機」蘇州大學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高校更名趣事:這所高校更改校名之後後悔,又重走「回頭路」

相關焦點

  • 國家實驗室「預備隊」!這四大省實驗室,來了
    《通知》指出,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對標「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全國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創新體系,打造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和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經研究,決定建設之江實驗室、良渚實驗室、西湖實驗室、湖畔實驗室等4個浙江省實驗室。
  • 這兩所「雙一流」高校各獲批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日前,科技部正式發文公布了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電工裝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這兩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分別是河北工業大學和內蒙古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所高校今年9月份分別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 盤點各高校擁有多少「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3年前後科技部設立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劃,作為培育基礎研究「國家隊」的「預備隊」,以進一步加強地方與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銜接。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實驗室數量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 全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季華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召開
    全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出席會議表示,「季華實驗室的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按照『四個一』的建設期目標,推動佛山的製造業轉型升級。」
  • 鵬城實驗室成立一年成果豐碩,目標建成國家實驗室
    出席活動的有廣東省、深圳市和各區的政府領導,25家實驗室共建合作單位、香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會、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代表,鵬城實驗室領導及有關人員。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對此次活動表示了特別關注與祝賀。
  • 9家省級實驗室落戶!珠三角離「國家實驗室」還有多遠?
    經過近三年建設,再生醫學省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季華實驗室、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首批4家省級實驗室,成為競逐「國家實驗室」預備部隊,廣東發力源頭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先行軍」。這是廣東產業升級未雨綢繆之舉,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次戰略性衝鋒。
  • 這兩所頂尖的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摘牌,讓人感到意外!
    國家為了支持高校發展科研事業,每年都會給予高校非常多的科研經費,希望高校能夠建設各類實驗室,產出更多的成果。從這些年的成果來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還是非常的高,對我國科技的進步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現在國家每年都會給予高校非常多的經費支持,也會鼓勵高校們設立實驗室。為了促進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教育部在各個高校都會設立有相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也會給予這些實驗室特殊的照顧。
  • 高文:鵬城實驗室的實踐與探索——兼論國家實驗室建設定位
    中國已經發展為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和製造業強國,並正在向科技強國的目標挺進。為了順利實現這個目標,相關的支撐體系建設不可或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其中國家實驗室建設是近幾年國內科技界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 盤點: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的高校七雄
    每個國家實驗室都是由國家直接投資數億建立,這種最高規格的實驗室,目前國內僅僅建有19個。要是獨立承建國家實驗室的高校就更是屈指可數了,目前只有7所大學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稱這些學校為「校中龍鳳」也不為過。如果能有機會進入國家實驗室,也就意味著你走在了國際科研的最前端,如果你醉心於科研,願與最前沿的科學探討牽手,那這七所高校,你一定不該錯過。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副局長黃晨光,中科院力學所副所長尹明,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部長張寧,LTCS主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院士,浙江大學楊衛院士,中科院力學所王自強院士、解思深院士、胡文瑞院士、何國威院士,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各高校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共計200餘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大會開幕式由LNM副主任武曉雷研究員主持。
  • 深圳鵬城實驗室與首批14家機構籤約共建—新聞—科學網
    10月11日下午,深圳鵬城實驗室舉行了首批共建合作單位籤約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分別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華為、中興、騰訊等計算機信息領域的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創新平臺代表籤約,雙方結成了共建單位。
  • 這兩所高校分別建立重磅實驗室
    近日獲悉,深圳大學與龍華區人民醫院成立醫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同時昆明理工大學將迎來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頻頻動作,實為「雙一流」而衝刺。1、雙非高校新建重磅實驗室據了解,龍華區人民醫院與深圳大學合作成立醫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將對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化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使用進行實踐和探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能加快探索人工智慧在醫療場景的創新應用。
  • 廣州這所醫科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呼吸內科全國第一
    廣州醫科大學是廣州市屬的一所醫學類院校,創辦於1958年,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和廣州大學同為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校。廣州醫科大學有番禺、越秀兩個校區。有7所直屬醫院和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8個研究機構。擁有1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基地、24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2015年-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百強。
  • 非211的大學,哪些高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這4所大學了解一下
    說到國家重點實驗室,很多人都可能想起它是一所高校「含金量」的一種體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某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聚集並培養了一批優質的科研工作者,相當於一種高逼格的學術交流基地,也是一所大學的檔次是否靠前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
  • 最頂尖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些高校多?
    根據科技部的統計報告,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國家實驗室共有7個,依託單位主要來自高校和中國科學院,高校依託單位主要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等。不過,除了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外,其餘5個國家實驗室均未去「籌」。
  • 這4所大學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綜合實力雄厚,考上就是賺到
    當我們注意看一些大學簡介上的信息時,會發現學校的有些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一般都是學校的王牌專業,錄取分數線都很高,是學校重點建設的學科,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每年國家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究科研項目,為我國培養了大量人才,也是學校的一塊「金字招牌」。
  • 南昌某高校將擁有一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交大內景一般來說,如果一高校能夠擁有一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南昌一個高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有新進展,該校就是位居江西南昌的「華東交通大學」,擬批覆的實驗室名稱是「江西省部共建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由華東交通大學主管!
  • 近5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這兩所985高校被摘牌,網友:想不到
    2016年教育部第四次評估轉眼間已經過去塊5年,馬上第四次學科評估就要開始了,各個高校也是摩拳擦掌全力以赴,因為這個學科評估關係到高校的命運,成績好的可以更進一步,比如從一流學科高校進入到一流建設大學,成績差的很可能被降檔。
  • 大灣區四大重點實驗室「開跑」
    來源:時代周報大灣區的國家實驗室「預備隊」開跑了。6月17日,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二批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中子科學城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項目動工奠基儀式在松山湖舉行。「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
  • 從國家實驗室來看高校的發展:有些大學比你想像的要好!
    我國最早的國家實驗室幾乎都是依託中科院以及其相關研究所和單位建立的,最早的5所於2000年前就已完工,其中最早的一所是1984年就開始籌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在高校方面,一般的985或者211大學都會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但是很少有大學具有國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