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的高校七雄

2021-01-20 材料科學與工程


當你留心看一些大學簡介,如果該校有某個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都會著重筆墨,大書特書。這些重點實驗室往往會得到大量的政府資金扶持,在科研探索和人才發展上,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而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也往往是該校的王牌學科,成為歷年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不過,「國家重點實驗室」不算最牛,更厲害的還數國家實驗室。它是目前我國具有綜合性、交叉性的最頂級實驗室,代表了國家在該領域最強的科研力量。每個國家實驗室都是由國家直接投資數億建立,這種最高規格的實驗室,目前國內僅僅建有19個。要是獨立承建國家實驗室的高校就更是屈指可數了,目前只有7所大學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稱這些學校為「校中龍鳳」也不為過。如果能有機會進入國家實驗室,也就意味著你走在了國際科研的最前端,如果你醉心於科研,願與最前沿的科學探討牽手,那這七所高校,你一定不該錯過。


中國科技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1、同步幅射國家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中國科技大學

  

提起中國科技大學,相信在每位學子的心中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感覺,無論現在網上炒得火熱的「國內大學排行榜」把中國科技大學排到多少位,在人們心中,這所院校都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位置。這是一所年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全國著名高等學府,「創新」是它的靈魂,「勤奮」是它的本質。這裡,創辦了全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全國第一個少年班、全國第一個嘗試「前期不分專業、後期自由選擇」的教育模式。而提到國家實驗室,更是中科大人的驕傲。作為唯一一所獨有兩個國家實驗室的中科大,憑藉這雙劍合璧,即便是地處在內地都不能算是最發達地區的合肥,仍然擋不住萬千學子的熱情。

  

其中,中科大的同步幅射國家實驗室是國內第一所國家實驗室,這裡建有我國第一臺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實驗室的成果可以應用在環境保護、計量科學、光刻和超微細加工等眾多領域。同步輻射對大家來說可能有一點陌生,它是一種強度大、亮度高、頻譜連續、方向性及偏振性好、有脈衝時間結構和潔淨真空環境的優異的新型光源,主要還是歸到核工程方面的科研領域。而中科大的另一個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則是納米材料與納米化學、單分子物理與化學和量子信息等交叉領域的科研成果。

  

這兩個國家實驗室的建立,最直接的指明了中國科技大學在理工科方面的強勢。特別是跟國家實驗室有關聯的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學、數學、量子物理、計算科學及核工程等學科專業,在這幾個學科領域,中國科技大學一直是走在國內最前端,也正是因為數十年來學科優勢的累積,才能讓中科大令人豔慕的擁有了兩個國家實驗室。

  

中科大素以「治學」而聞名,這裡的學生是國內高校中,出國深造比例最高的院校之一,特別是以上推薦給大家的幾個基礎學科,如果你能有機會在國家實驗室中鍛鍊的話,相信四年後的你,就有很會拿到不少國外名校的入學申請。



清華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2、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清華大學

  

一世紀滄桑砥礪,一百年春華秋實。歷經了百年風霜的清華大學在全國學子心中依舊有著殿堂般至高無上的地位,能徜徉在水木清華,是多少人縈繞在心中的夢想。狀元薈萃,精英聚集,這些溢美之語,用在清華大學身上一點也不誇張。對於大家來說,能上清華,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裡沒有所謂的強勢專業或薄弱學科,幾乎每一門都是精品,都站在前沿。

  

清華大學的簡介在此就不多費筆墨,不過對於這裡建有的國家實驗室,可能大家還不是很清楚。清華大學建有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這個國家實驗室是第一批5個國家實驗室之一,研究方向覆蓋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信息的獲取與採集、信息的通信與網絡、信息的處理與計算、信息技術基礎器件、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以先進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學探索等諸多方面。

  

國家實驗室的建立,主要依託清華大學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學與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的學科優勢,而與此相關的計算機類專業、電子類專業也都是清華大學的王牌專業,代表了國內最高的研究水準,也是有餘力、有興趣的同學要追逐的焦點所在了。歡迎關注材料科學與工程微信公眾號。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院系大調整中,清華大學調出了相當多的專家和專業。幸運的是,當家專業土木工程還是保留下來了,除此之外,建築類專業同樣是他的優勢專業。關於建築的就業方向大家應該清楚,並不都是簡單的去建築工地工作,像清華這類大學培養出來的這方面的學子,進機關搞大的城市規劃,在學校開展教學,在大的科研部門做學術研究,出國深造都是常規的就業渠道。電子信息、電子科學、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等等都是清華的優勢學科。說到這裡還是要多說兩句。雖然你可能會看到很多三本甚至專科學校也都開設如軟體工程這樣應用類的專業,但是他們與清華這一類以軟體工程為優勢專業的學生所學的內容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今後發展與就業方向是有根本性區別的,所以一定要清楚每個專業大名稱是相同的,但是深入了解其中有多少的不同。當然,想進入這些王牌專業,要付出超於常人的努力和艱辛。追求成功的道路從來都是曲折而充滿汗水的,堅持夢想就是最重要的。



上海交通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3、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上海交通大學

  

一位在上海交大學習船舶專業、畢業已經好幾年的朋友告訴筆者:船舶是上海交大最好的專業之一,上海造船廠的主要工程師都是上海交大的畢業生。上海交大的船舶類專業在國內絕對是獨具鰲頭的。雄厚的學科底蘊和廣闊的人才分布也許就是上海交大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的理由所在。

  

上海交通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是依靠本校的船舶海洋工程學科為基礎,與機械、電信、材料和生命等強勢學科交叉融合而成,而能設立這個國家實驗室,主要還是依託了該校原有的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實驗研究平臺搭建而成。目前這個國家實驗室已率先建成了一批在國內領先並不可替代性的實驗裝置,如我國首座海洋工程水池、國內第一座雙軌道船模拖曳船池、國內第一座工程實用空泡水筒和我國首座裝備與功能已居世界前二位的海洋深水試驗池等。對船舶專業感興趣的同學,上海交大能讓你不出國門,就能與該領域最前沿的科技接軌。

  

除了船舶類專業,上海交通大學的其他專業同樣「風起雲湧」。計算機是上海交大第一大系,與微軟中國合作最緊密;機械系培養出不少名人,如香港大福證券上海首席分析師;新合併的二醫大以前是排在上海第五的學校……上海交大的很多學生在微軟、IBM、甲骨文等公司工作,現在也跳出來自己搞創業。提起上海交大,很多當地人都會用嚴謹、踏實來形容,還有人說上海交大的學生比較「傻」,其實他們很樂意人家這麼說,畢竟在日益浮躁的今天,交大的思源湖邊還有一片寧靜的天空。在中國「四大交大」之中,上海交大是最善於培養管理人才的,在上海滙豐銀行的高層之中,上海交大畢業生佔了半壁江山;在上海的跨國機構的一把手,技術類行業交大人數最多。

  

依靠強大的工科背景實力,上海交通大學則在管理方面佔有更大的優勢。上海交大在製造業相關領域和IT類專業的實力名列全國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國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所以上海交大的學生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有許多機會可以和大眾、西門子、松下、索尼等大公司接觸。



南京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4、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

承建院校:南京大學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至今還存留著「王者風範」。雖然在中國的古代近代史都扮演著重大的角色,但南京給人的印象始終是溫厚平和的,連這裡高校的代表——南京大學也是如此,沒有北京大學的霸氣,卻處處流露出深厚的文化氣息。細數南京大學的歷史淵源,可以直追到那個秦淮河邊的楊柳青青,佳人才子有暗香來嗅的年代。

  

南京大學曾數次頭頂國立的光環,又曾是地處國民政府的首都,可謂是出身不凡。如果我們排除其他的因素,客觀地再考慮下在1943至1944年間曾由蔣介石先生親任過校長的這一歷史,對這所金陵城下的第一學府,是不是應該另加青眼呢。且其前身即以「科學名世」,而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成為南大著名傳統。

  

溫和不代表沒有實力,南京大學擁有國內一流的物理學、天文學等專業,擁有即使放到國際上去比較也毫不遜色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專業實驗室。南大物理系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被人們認為是國內惟一能與北大相媲美的物理系。其中凝聚態物理專業在國內高校中首屈一指,此外它的聲學專業也是全國高校中最強的。由於比鄰紫金山天文臺,南大的天體物理專業在國內更是一枝獨秀。我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天文臺站大多從南大誕生、組建和拓展。南大天文系設有天文學本科專業,是國家天文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各一項。歡迎關注材料科學與工程微信公眾號。由於它在中國天文事業建立與發展中做出的特殊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正是因為在理工科方面有這麼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實力,擁有一個國家實驗室對南京大學來說可謂實至名歸。以國際前沿微結構科學研究為核心,以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電子科學等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建成國際一流、人才匯聚、管理創新、流動開放的國家級微結構科學研究與實驗基地。這個國家實驗室的建立,直接印證了南京大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電子科學等專業上的優勢。當然,管理學、中國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等文史、管理類專業也不錯。在南京大學,挑選專業也成了一個「甜蜜的負擔」。



西南交通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5、現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西南交通大學

  

提到交通類院校,似乎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名氣更為響亮一些,素有「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和「東方康奈爾」之稱的西南交通大學卻顯得有些沉默。不過西南交通大學可不是泛泛之輩,竺可楨、茅以升等我們熟知的人物都出自該校。除了位列「985優勢學科平臺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之列,它還是國家「111計劃」①成員高校之一;這所創立與山海關的交通類院校,幾經遷徙,最終落戶天府成都。

  

作為交通大學大家庭的成員之一,唯獨西南交通大學建有全國軌道交通(鐵路、輕軌、地鐵等)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軌道交通產業包含交通車輛設計及製造、通信與信號控制系統設計及製造、供電系統設計及製造、道路和車站工程設計、檢測、管理等方面。「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是層次最高的國家級實驗室,這也有力的驗證了西南交大是國內軌道交通領域方面的尖端研發單位。因此,在軌道交通等相關學科方面,西南交大絕對穩坐國內第一把交椅。

  

除此之外,這所以工科見長的高校還擁有如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交通工程、工程力學、地質工程等省級特色專業。西南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工科學校之一,以土木起家,也是我國近代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發祥地。如果說同濟大學、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方向是以建築設計和結構設計見長,西南交通大學的土木工程則是在橋梁建設和鐵道工程上獨樹一幟。與之類似的是該校的特色專業大多都與交通方向有所關聯,獨闢蹊徑的風格讓該校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獨具自己的魅力,同樣是每年的搶手貨,像鐵路、公路、房建、城建、市政、機場、水利、港口工程等部門的勘察設計院、工程集團公司、管理局等都是不錯的去處。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連中文、法語、行政這類文科專業的學生都被鐵路局、工程局等單位所青睞。備註①: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抓住我國政治和經濟實力迅速提高的歷史機遇,推進我國高等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6、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又是一段青春伴著夢想飛,志在四海處處家的浪漫人生,時代催生出的一所大學,新中國建立的志向高遠的一所大學。如今航天航空早已不再是神秘的話題,年輕的我們飛翔在天空的夢想變得越來越觸手可及。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每一年都牢牢吸引著對藍天渴望的學子的關注。以航天航空專業見長的該校能擁有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自然也是順理成章。

  

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作為我國航空科學技術、競爭前高技術的創新基地,以重大航空科學基礎問題為研究主線,根據國際航空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針對制約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一些基礎科學問題開展研究,並積極發展我國自主的航空科研行業。可以說,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肩負著我國領空未來安全和技術發展的艱巨任務,在國防、科技發展等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由「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綜合設計」「航空動力」「航空材料與結構」「空天電子與信息」「航空數位化製造」和「網絡化協同空管」等7個科學研究部組成,由此也可以看出北航在飛行器設計及航空飛行等學科方面的雄厚實力,因此想選報這一類的專業,北航算是殿堂級的院校了。除此之外,空氣動力、流體力學、固體力學是航天航空的理論基礎;相關的基礎專業還必然有導航、材料學(航天與航空的材料學)。因為這些歷來就是北航的傳統優勢專業。

  

除了航空類專業很強勢,以工科為龍頭學科的北航在計算機科學及軟體開發方面同樣有著很強的實力。另外,北航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雖然也必然是與他的專業相關聯的管理與工程,但是我們要知道航空部在沒有把自己的學校交給地方時,他們曾經有一家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其管理學科的專業水平是很高的,至今這所二本大學的會計專業是業內公認的強勢專業,他們畢業生在現在國內航空領域裡做高管的可是比比皆是的。因此北航的這一專業成為優勢專業也算是行內的傳統特點吧。



中國農業大學(圖片來源:資料圖)

  

7、現代農業國家實驗室

承建高校——中國農業大學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學一直在民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先因為某些誤解,農學類院校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然而最近幾年,隨著科技興農熱潮的興起及農學類專業就業的走高,同學們對於農業類院校逐漸熱捧起來。中國農業大學作為國內最好的帶「農」的大學自然吸引了最多的目光。

  

歷經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和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起源於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的中國農大,可以說是我國農學院校的發源地了。由這所高校來承建現代農業國家實驗室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現代農業國家實驗室正如實驗室名稱反映出來的,主要是為國內重要農作物、農業微生物和家畜(禽)生物技術的進步提供技術儲備,以實驗科研為模板,逐步將前沿科技成果轉化成現代農業成果的場所。可以說,是將實驗室建設成為代表我國農業生物技術水平的研究基地、生物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國內外學術交流中心。

  

實驗室的建立進一步確認了中國農大在農學「老大」的位置。就拿國際ESI學科評價指標來說吧,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態與環境學等三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前1%,而這些學科涉及的相關專業,在國內也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另外,在國內的評核中,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等7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其數量在全國排第三,僅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指標。

  

國富民殷、強農為本。物價節節攀升的今天,農產品價格的提升對於廣大農民來說似乎收益並不明顯,而我國的現代農業化進度也落後於發達國家。農業曾經是我們大有作為的行業,至今我們在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中,依然不可能忽視農業的命脈作用,對農業感興趣的同學,相信農大就是你的首選了。

  


相關閱讀:

一個卓越的國家實驗室如何運行

澎湃原創四集紀錄片《中國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整理自網絡。編輯:明軒

*本文系整理,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討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盤點各高校擁有多少「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國務院組成部門(行業)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門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行政主管部門,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
  • 這4所大學獨立擁有國家實驗室,綜合實力雄厚,考上就是賺到
    當我們注意看一些大學簡介上的信息時,會發現學校的有些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一般都是學校的王牌專業,錄取分數線都很高,是學校重點建設的學科,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每年國家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究科研項目,為我國培養了大量人才,也是學校的一塊「金字招牌」。
  • 哪些高校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來看統計數據吧
    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都體現了高水平、專業化,已經日漸成為應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術轉化的有效渠道、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支撐平臺。目前多內所高校都參與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而高校擁有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數量也成為衡量高校科研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 這幾所普通大學也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院士,實力遠超部分211
    目前國內有112所211大學(有的高校既是985也是211),位於大學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約150個左右;而一些頂尖的雙一流大學,比如清華北大、復旦、吉大、南大等都是擁有多個國重實驗室的,也就是說這112個211大學中,是有一部分連國重實驗室都沒有的,比如合肥工業大學、長安大學、鄭州大學等是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但有其他重點實驗室。
  • 中國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布,北大超清華,老牌名校表現搶眼
    我們知道對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科研還是經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而隨著科學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和國家綜合實力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科研。為了促進科研發展,我國也進行了很多的措施,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所有存有、使用危險物質實驗的高校都該檢視自身,加強管理和防控,校園實驗室不該成為被忽視的危險角落,更不該成為危險品嚴格管理的「世外」之地,這樣的警鐘應該長鳴!復旦大學爆炸事件實驗室發生爆炸事件,無人員傷亡。
  • 這些大學都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力量極強,清華大學數量最多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有點疑惑了,其實比較通俗的來講就是它有相對的人事的任免權和財務的獨立權,也就是能夠自由的支配財務工作。事實上,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僅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體,更是代表著一個學校或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國家實驗室的學校,往往創新能力比較強。目前,中國共有10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布在各個高校,這些重點實驗室多分布在理工類或者綜合類的重點大學中。
  • 廣州這所醫科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呼吸內科全國第一
    廣州醫科大學是廣州市屬的一所醫學類院校,創辦於1958年,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和廣州大學同為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校。廣州醫科大學有番禺、越秀兩個校區。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附屬醫院。有7所直屬醫院和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8個研究機構。擁有1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基地、24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2015年-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百強。
  • 南昌某高校將擁有一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交大內景一般來說,如果一高校能夠擁有一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南昌一個高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有新進展,該校就是位居江西南昌的「華東交通大學」,擬批覆的實驗室名稱是「江西省部共建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由華東交通大學主管!
  • 這所高校又收穫省級實驗室,目標直指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合作共建山東省實驗室,意在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此次籤約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是推進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成果。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將瞄準材料科學前沿方向,全面提升煙臺市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機構。
  • 最頂尖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些高校多?
    根據科技部的統計報告,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國家實驗室共有7個,依託單位主要來自高校和中國科學院,高校依託單位主要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等。不過,除了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外,其餘5個國家實驗室均未去「籌」。
  • 從國家實驗室來看高校的發展:有些大學比你想像的要好!
    我國最早的國家實驗室幾乎都是依託中科院以及其相關研究所和單位建立的,最早的5所於2000年前就已完工,其中最早的一所是1984年就開始籌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在高校方面,一般的985或者211大學都會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但是很少有大學具有國家實驗室。
  • 復旦一實驗室爆炸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著火事故如何預防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近年來,國內高校實驗室危險事故頻發,安全狀況不容忽視。9月21日,東華大學松江校區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實驗室發生爆炸致3學生受傷的人身安全事件,讓高校化學品及實驗室安全再次成為關注點,教育部重申高校要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我們知道,實驗室中的任何一個隱患,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的事故,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下面佰佰安全網專注公共安全知識的小編為您盤點近年高校化學實驗室爆炸安全事件。
  • 高大上:那些有國家級實驗室的高校
    摘要:對於一所理工類大學或者綜合大學的理工科專業,擁有相關的國家級實驗室,無疑是對該大學或者該專業最大的肯定。國家級實驗室就意味著科研資源,那麼哪些高校有著國家級的實驗室呢?
  • 中科院院士聯合3高校申建廣東首個國家實驗室
    中國光學權威、中科院院士劉頌豪教授領銜廣東3高校衝擊廣東首個「國家實驗室」。「劉頌豪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八十華誕誌慶」昨日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筆者獲悉,由劉頌豪院士領銜,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3校將聯合申請組建「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
  • 這兩所「雙一流」高校各獲批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日前,科技部正式發文公布了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電工裝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這兩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分別是河北工業大學和內蒙古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所高校今年9月份分別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 夾縫中生存的韓國,憑什麼活成了戰國七雄?
    本著遠交近攻的原則,秦王政先是兵不血刃的滅掉了他的鄰居韓國,可以說滅韓國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阻力,過程簡單的讓人感覺乏味,甚至懷疑這種水平的韓國,怎麼就混成了戰國七雄呢? 既然說到戰國七雄,就先來看看這個說法的來歷,根據《漢書》記載:「曩者王塗蕪穢,周失其御,侯伯方軌,戰國橫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而虎爭。」
  • 我國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排名:北大1,清華2,浙大3,第4名太意外
    說到大學實力的有力體現的兩大參考指標,一個是大學所擁有的院士數量,另一個則是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可以說,一個高校擁有某個領域的國家重點室,則表明了這高校在該領域的突出水平。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公開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到2020年,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從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領域分布來看,重點集中在工程科學、生物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等前瞻性的理工科領域。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個更勝一籌?哪些學校能獲此殊榮
    各高校的理科專業都會給學生安排專業實驗課,有專門的實驗室,很多高校都是集教育、科研於一體的全面型高校。很多大學教師不僅是教學,也有很多專門的科研項目在自己身上。就理工科來說,中國科學研究院都是在科研方面比較厲害的,所以很多理工科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在考研時都會將中科院作為自己的首選,但是中科院的試卷難度是很高的。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研水平的代表,代表了某高校、單位在本學科領域在國內、國際達到領先水準。也是目前最具含金量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之一。一般來說,看一所高校科研實力怎麼樣,首先去看它有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然後看它有幾個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