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排名:北大1,清華2,浙大3,第4名太意外

2020-12-05 教育旁觀者

說到大學實力的有力體現的兩大參考指標,一個是大學所擁有的院士數量,另一個則是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可以說,一個高校擁有某個領域的國家重點室,則表明了這高校在該領域的突出水平。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公開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到2020年,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從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領域分布來看,重點集中在工程科學、生物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等前瞻性的理工科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校中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三甲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這三所大學的實驗室數量都超過了10個,與其他院校形成了巨大差距。

從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名單來看,基本上與該高校的綜合實力排名成正比。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4位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老牌工科院校,雖然綜合實力排名在10名之外(排名第13),然而,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卻居於第四位,充分說明了,其在科研方面的強大實力!

另外,我們會發現,中國大學C9集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雖然其數量不到全國高校總數的1%,但重點實驗室卻佔近50%。也可以看到,國家在政策方面對這些高校的傾斜,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這些高校的強大實力。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多的4所國內大學!考上比登天還難!
    所以實驗室的環境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相應專業的發展水平。目前國內有4所學校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多,但是相應的這四所學校也是相當考驗學生成績水平的。我們一起來認識這4所學校。1.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是我國頂級學府的代表,所以無論是從資源設備還是師資配備都是頂級水平,因此清華大學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多的院校之一也無可厚非了。
  • 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清華首次挺入20強,復旦浙大在百名之後
    在教育領域,每年都會有全國範圍內及全球範圍內的高校排名。高校排名那麼多,真正讓人心服口服的權威排名卻較少,其中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就算一個。在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有一所大學第一次進入20強。  比起各個國家針對自己國內大學的排名,世界大學排名一直都是留學生在選擇學校時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 數學最強的十大高校:北大一騎絕塵,復旦和山東大學分列第2、3名
    要看中國大學數學專業的排名,可以看教育部的學科評估結果,見附表。 第四輪學科評估只分A+、A、A-……等級,沒有具體排名。4位金獎,3位是北大人。 復旦大學
  •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提起中國頂尖高校估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清華北大,如果你跟身邊人這樣講沒關係,但是如果別人問你那你就要告訴他們在中國最好的大學還有兩所,分別時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 2021泰晤士大學排行榜:浙大第5武大第10,這所「雙非」排名亮眼
    2021年泰晤士大學排行榜:浙大第5武大第10,這所「雙非」排名亮眼!泰晤士排行榜也稱為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出自英國,在國際上有較高的影響力。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排行榜,我們也能對國內的高校排名有個清晰的了解。
  • 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各高校入選人數排名」,浙大第3
    1、清華、北大、華東五校依舊強悍從上面可以看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的入選人數均排名前列,當然,這七所大學本就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七所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直是網友關注度比較高的兩所大學。
  • 世界大學化學工程排名:斯坦福第1,清華第4
    最新,知名榜單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世界大學化學工程排名榜單,史丹福大學此次位列H指數第1,南洋理工大學(#2),麻省理工學院位列第3,清華大學位列第4,在H指數高於倫敦大學學院等1所大學,榜單第5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國內高校AI學科排行榜出爐,浙大哈工清華領銜
    列入教育部人工智慧專家組名單高校、機構、專家都是目前國內人工智慧方面的大牛:清華、北師、北航、上交、華東師、南大、浙大、西交、西電、北大、北理、南開、哈工、復旦、華科、吉大、同濟、華中師;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科大訊飛、微軟亞院。人工智慧完全依賴算法,比如,人臉識別就是依賴深度學習算法。沒有深度學習算法就沒有人臉識別。
  • 2018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北大清華斷崖下跌,美國大學佔半壁江山
    在前一百名高校中,美國大學佔去半壁江山,共有51所入圍排名前100名的學校。歐洲即隨其後,有30所大學入圍排名前100名的學校。加拿大也比表現出色,多倫多大學位列全球第17名,比去年上升了11名。日本最好的東京大學今年也排名世界第12位。
  • 北大排名跌至全國第四,QS2021亞洲大學排名是認真的嗎?
    日前,QS發布了2021亞洲大學排行榜,共有124所內地高校進入榜單。 榜單中,清華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一、亞洲第二,內地高校第二則是浙江大學,而不是通常所見的北京大學,北大這回的排名已跌至全國高校第4,前面除了清華、浙大外,還有復旦大學。
  • 2018-2021內地高校保研,30強排名榜!國科大、北師大分列3、4!
    【2018-2021年內地高校保研,30強排名榜!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分別排3、4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2018-2021年內地高校保研榜,供各位學生報考參考:一、國內保研排名前六名的高校1、北京大學,2021屆推免率高達56%(不含北大醫學部分),令多少學子羨慕嫉妒恨,在這份排名榜中,穩居第一;
  • 中國排名第四、五、六名的大學!中科大排名第六
    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名校在中國少之又少,除了清華北大浙大之外,還有哪些優秀的大學呢。中國的大學有兩千多所,其中本科院校800餘所。越是好學校越有王牌專業和國家實驗室,提供了優秀的師資和硬體條件。除了清華北大浙大之外,復旦、上交、中科大位列第三、第四、第五名。
  • 內地高校ESI新排名出爐,清北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排名使人意外
    我國擁有眾多的高校,這些高校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很強的競爭關係,每年的高校排名榜是人們判斷一所高校實力的參考因素,但ESI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大家都知道,ESI是一個分析評價科學績效和發展趨勢的工具,裡面收錄的都是全球各大高校發表的學術期刊,涵蓋了22個學科,也可以說記錄了各大高校在科研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國內:北大化學第一、清華材料第一
    本次排名涉及五大學科及48個專業排名。在此與大家分享2020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之化學及材料科學。 國內化學: 1、進入全球前十的高校尚無,北京大學的化學國內第一位居全球15名; 2、清華(全球19)、復旦(全球25)分列國內二、三;香港科技大學、中科大、浙大、上交、南大、
  • 兩岸四地高校排名公布,上交大排名第7名,南開大學躋身前十
    近日,中國大學排行榜官網(CNUR.COM),發布了一則《2021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本次排名的標準,主要是依據兩岸四地高校的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三大主指標為評判標準。以下,筆者主要提及排名前列的幾所高校,文章末尾會放出學校的具體排名情況,以供大家參考。
  • 這兩所頂尖的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摘牌,讓人感到意外!
    國家為了支持高校發展科研事業,每年都會給予高校非常多的科研經費,希望高校能夠建設各類實驗室,產出更多的成果。從這些年的成果來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還是非常的高,對我國科技的進步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現在國家每年都會給予高校非常多的經費支持,也會鼓勵高校們設立實驗室。為了促進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教育部在各個高校都會設立有相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也會給予這些實驗室特殊的照顧。
  • 2020中國高校高被引科學家排名!科大超北大居第2,蘇大第5
    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本文我們轉向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來看一看「2020中國內地高校高被引科學家入選統計」排行榜。
  • 2020中國大學高被引科學家總數排名!清華榜首,浙大與北大並列!
    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本文我們轉向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來看一看「2020中國內地高校高被引科學家入選統計」排行榜。
  • 雙一流高校學術排名公布,清華僅排第6,上交大從十強中「出局」
    近日,我國第三方大學評估權威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根據各所高校的學術實力,發布了一則《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評價報告》,羅列出學校在社會科學、自認科學兩大領域的學術實力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學校,在社會科學中學術實力的排名情況。這份雙一流高校社會科學排名,代表著學校人文社科專業的實力情況,文科生可重點關注這份大學排名,作為報考參考。
  • 全國普通高校競賽排行榜出爐,哈工大第一,浙大第二,清華十名外
    2020年2月20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業工作組研發的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結果正式揭曉。這是自2017年12月14日在杭州首次發布2012-2016年我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結果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已連續3年發布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