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線已經公布,填報志願正在進行中
數十年寒窗只為一朝金榜題名
相信此刻的學子們正要
或者將要面臨人生路上的重要選擇
上什麼大學?去哪裡上大學?
當然是
南京大學!
那個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非上不可的南大
那個《少年派》中林妙妙心心念念的南大
為什麼?以下十個理由足以說服你
理由1 百年崢嶸,歷久彌新
1902年,張之洞等人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和始創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是南京大學的兩個源頭。在118載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學堂監督李瑞清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立足中華,放眼世界,立志於培養「中國之培根、笛卡兒」。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以「誠」為校訓,首開女禁,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多個第一;國立中央大學,當時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最為卓越的高校,被譽為民國最高學府……
從求索問道到實幹興邦
118年南京大學雖歷經輾轉變遷
卻始終初心不改
一代代南大人心繫家國、勇於擔當
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最動人的華章
理由2 以科學名世,孜孜以求
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
孜孜求索、攀高攻堅、為國爭光、為民造福
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
蜚聲國內外學界
1978 年,胡福明教授為主要作者在撰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成為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運動的「第一聲春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國現代西部文學史》填補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的空白;2006年,閔乃本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6年9月,被譽為世紀之交「規模最大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整體出版……
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第一顆應用衛星到中國天眼FAST、港珠澳大橋、天宮二號、首張黑洞照片……南大人從未缺席。
今年4月,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封面刊登了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該封面文章是南大鄭興武教授與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資深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聯合撰寫的《銀河系新視野》,這一重要進展的宣布,意味著歷時17年、8個國家共22人參與的「貝塞爾」國際重大科學計劃順利完結。
2020年7月23日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不完全統計
約十位南大天文學院畢業的院友
直接參與到「天問一號」任務中
2020年7月25日
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
為推動先進科技成果向新型儀器設備轉化
作出了傑出貢獻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
始終貫穿於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
成為南京大學辦學最重要的底色
理由3 群賢畢至,人才輩出
人文學者薈萃,科學大師雲集
辦學一個多世紀以來
南京大學先後有
270多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
6位「兩彈一星」元勳
有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曾在南京大學汲取知識的營養
嚴濟慈、李四光、竺可楨、吳有訓、張鈺哲、熊慶來、梁希、茅以升、金善寶、朱光亞、趙九章、李叔同、賽珍珠、徐悲鴻、張大千……這些享譽海內外的科學大師、學者大儒都曾在南大求學或任教。
1994-2019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91人,居全國第二位;歷任的7位中國籍副秘書長中有3位是南京大學的校友。
賽珍珠故居
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135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92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98人次……大師之大成就南大之大,大師之風指引南大學子前行。
當前,南京大學提出了「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奮鬥目標,不斷深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積極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理由4 文理皆長,實力頂尖
帆之起航在於水之積厚。作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南京大學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學校形成了文理工醫協同發展、具有南大特色的學科體系,學科總體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21個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類,17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環境與生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
QS第十次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南大共有30個學科上榜,數量居內地高校第5位;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南大共有37個學科上榜,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遙感技術、納米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躋身全球前20;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共有46個學科上榜,5個學科進入第一名或前1%,數量位列全國第3……
在綜合實力方面,南京大學自然指數排名持續位居全球高校前列,最好成績為中國高校第1、全球高校第7;泰晤士2020年國際化大學排名,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3;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5;泰晤士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位居中國大陸高校第6位,亞洲排名第18……
文理兼備,工程日新。南京大學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鎮,一直以基礎學科研究和拔尖人才培養著稱。
理由5 就業升學,前景廣闊
就業是民生之本,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體現。南京大學發布的《南京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充分體現了學校的就業和升學情況。
根據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學校2019屆實際共有7980名畢業生參加就業,總體就業率為98.72%,學校13個院系就業率100%。其中,本科畢業生3065人,就業率為98.43%。2019屆畢業生中,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2019)上榜企業就業人數為940人;《財富》中國五百強排行榜(2019)上榜企業就業人數為383人;中國民企五百強就業人數為59人。
南京大學2019屆被調查畢業生中,平均薪酬為16.26萬元/年。其中,本科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4.62萬元/年。在第三方機構統計的「全國各高校2019屆本科畢業生的薪酬情況」榜單中,位列第一。
在升學的畢業生中,南京大學去往QS世界大學排名(2020)前100名高校(不含大陸高校)深造的人數為565人,佔所有出國出境畢業生的73.09%;QS世界大學排名(2020)前50名高校(不含大陸高校)深造的人數為435人,佔所有出國出境畢業生的56.27%。
今年6月,根據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軟科將2020軟科中國大學前20強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前往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十高校深造的人數做了匯總。2019年,南京大學共有85名本科生赴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十高校深造,佔出國深造人數比例的13.58%,深造人數和比例分別位居第5位、第3位。
理由6 走出國門,傾聽世界
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共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80所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係,這些高校遍布歐洲、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等。
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十餘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幹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南大正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大力推進各種寬領域、多渠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
百年來,南京大學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外交人才。學校與聯合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歷任的7位中國籍副秘書長中有3位是南京大學的校友。2019年,學校先後與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域總部、聯合國難民署駐華代表處籤署實習生選派合作備忘錄,確立夥伴關係。同時通過走訪交流,與中國-東協中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國際組織開展積極對話,探討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合作。
當前,南京大學正在全力為同學們打造「國際化」培養的平臺,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南大學子藉助南京大學的交流交換平臺參加出國交換項目,體驗國外的文化和生活。
理由7 美食薈萃,宿舍溫暖
對每一位背上行囊,離家求學的學子來說
大學便是未來幾年的家
南京大學致力讓每一位學子體會到家的溫暖
「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食堂眾多、食物種類豐富,南京大學的11個食堂遍布鼓樓、仙林兩大校區。每個食堂都獨具特色,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南大食堂做不到。鍋貼、瓦罐湯、牛排鐵板飯、鴨血粉絲……從北吃到「南」,抓住你的胃,更抓住你的心。
看過了誘人的美食,再看看溫暖的「小窩」。南大的住宿條件可以說是全國高校中的一股清流。四人一間的房間,配套的獨立衛生間以及直飲水機和洗手池,還有不論是暖風和冷風都十分強勁的空調,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這早已脫離了大學宿舍,進化為了家一般的感覺。
宿舍一樓設有公共浴室、24小時開水房、洗衣房,配有微波爐、冷藏冰箱,還有通宵自習室。每隔一段時間宿管阿姨就會貼出通知,如果同學有需要的話可以把床單等大件衣物交給宿管阿姨,讓阿姨幫忙清洗。
用心、暖心
食在南大,住在南大
在南京大學的每一天簡單而幸福
理由8 百餘社團,青春熱血
青春的創想、激情、思索無處揮灑?南京大學百餘學生社團、一學年不間斷的校園活動、各類大型比賽、各路前沿學術講座,定能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奇思妙想提供棲居地。
校園十大歌星賽
新生文藝匯演
各院系迎新晚會
小藍鯨草地音樂節
校慶日校園文化夜……
青春熱血閃耀在南大最美好的夜晚。
此外,中國排球聯賽、英語演講大賽全國總決賽等各類大型比賽也會在南大舉辦,各個領域的拔尖人才齊聚校園,既是高手交鋒也是知己會面。
理由9 千古石城,佔盡風水
南京大學坐落在江蘇這片虎踞龍盤、山水成林之地,佔盡了天下風水。
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江蘇人均GDP、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省域第一、經濟總量與全球第12大經濟體澳大利亞旗鼓相當、綜合實力達「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南京,一座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座風雨中依然明媚如畫的千古石城,既是一鼎讓青年學子乘風破浪的熔爐,也是一顆讓所有人沉浸於其文化底蘊、沉靜典雅的玉珠,深藏「世界文學之都」的功與名,身載歷史的榮光。2016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把南京定位為「特大城市」,僅次於上海。
近年來,南京大力實施「寧聚計劃」,吸引大學生就業創業,取得良好成效。今年4月,在原「寧聚計劃」基礎上,南京出臺《關於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的十項措施》即「寧聚新十條」。1—6月,全市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逾15萬人。
今年7月21日,經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正式發布。《行動方案》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部分行業特殊崗位可擴大至國內「雙一流」高校(學科)及海外知名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見習人才自當前至年底前,見習期間經認定可按30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見習生活補貼,最長可達3個月。經測算,今年下半年試行的碩博研究生就業見習制度,推出10萬個崗位,需要近10億元資金。
如今
南京正以其開闊的國際視野
和優秀的現代化治理能力
孕育著一次次科創領域的新生
潤澤著懷抱中星輝璀璨的名校
迎接著前來投遞夢想的莘莘學子
南京大學也張開懷抱
期待每一學子來這裡勇敢追夢
理由10 芳華當年,四季有色
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江南
走過近雙甲子歲月
南京大學美的獨特而精彩
北大樓的常青藤
杜廈頭頂天空的晚霞
灌木旁慵懶的貓
校園的四季風景、陰晴雨雪
都是每個南大人最真摯的回憶
中山樓、賽珍珠故居、大禮堂、北大樓……
帶著時代烙印的建築風格
訴說著南京大學那段難忘的歲月
杜廈圖書館、方肇周體育館
左滌江天文臺、敬文學生活動中心……
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記錄著南大下一個百年的輝煌燦爛
春天,萬物生長,清潔明淨
夏天,晴空萬裡,綠樹青蔥
秋天,丹桂飄香,繽紛絢爛
冬天,寒風朔朔,雨滴翩翩
金陵四季美景全都濃縮在南京大學裡
你一定要來看看
關於南大的一切都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
這十個理由說服你了嗎
九月後
讓我們在南京大學校園裡相遇吧!
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大學官網、官微,南大招生小藍鯨官微,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中國青年網,最佳大學,軟科,青塔
美編 | 胡志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