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裡,誰都不願意在太陽下久留。這也為許多有車族開車找到藉口。事實上,不光是眼下的高溫,即便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絕大部分有車族也習慣依賴車子。
我們在19樓空間的「拉風大本營」發起「有車後,你最多願意走多遠的路?」的小型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網友對車子的依賴性很強。「自從俺有了車,打個醬油吃個面都不高興走路了。」網友「三少爺」說。
過半車主最大步行距離是1公裡
共有三十多位車主參與了此項調查,其中一半以上(52%)將「1公裡」作為不開車的最大步行距離。更有甚者,500米開外的地方就要勞駕汽車了。另外,有近30%的投票網友表示,最大步行距離是「3公裡」,16%的投票網友選擇了「5公裡」。
「都說車子買來是代步的,現在我還真是能開車就不走路,開車已經完完全全取代了走路」,車主範小姐有一輛POLO車,有次,幾個同事說去公司附近的一家菜館聚餐。其實,那家菜館與公司位於同一條馬路上,相距不過七八百米。但範小姐還是執意要把車子開出來。結果,到了菜館後,範小姐找泊車位、停車的時間還花了10分鐘。同事們開玩笑:這點時間,走路過來都夠了。
有三年駕齡的車主金先生自打買車後,也逐步縮小了步行範圍。在他心中有個明確的「步行區域」:以公司為中心,1公裡以外的地方就不肯走路。他的公司位於慶春路與中河路的交界口,有次去中河路上的國美家電賣場,他也是開車過去的。當然,每次出發前他都會先研究一下目的地附近的停車點,「有些地方不好停車,那就只好走路了。」
與金先生一樣,很多網友認為,停車是否便利是開不開車的先決條件。「如果停車方便,那麼1公裡的路也開車。」一位網友說。
賴車族並非少數
有些人給這些依賴車子的車主取了個名字叫「賴車族」。事實上,依賴車子的人並非少數。天津市就曾對私家車主展開過調查,結果顯示,天津市至少8成以上私家車主存在「開車依賴症」,一旦選擇開車出行,再改用其他交通方式出行,就會覺得有些不適應。而且賴車族們表示:步行超過1公裡以上,會覺得累;打車出行不如開車舒適,開車出行感覺好,自主性強。
不少人對車子的依賴並非一天就養成的。網友「伊亞」說,剛買車那陣覺得開車不能想停就停,不及電動車方便,但方向盤握久了,卻覺得不開車有很多麻煩。「一腳油門就能到的地方,走路要五六分鐘」,他說,還有些隨身物品往車上一放就是了,拿在手裡走路反而覺得礙事。當然,眼下開車能夠躲避高溫,更成為賴車的理由。
過分賴車導致腰肌勞損和肥胖
「開車時,要保持身體上半部分的直立。有的人開車老喜歡用同一種姿勢,時間長了,造成腰部肌肉一邊鬆弛,另一邊則負荷太重。」浙江省針灸推拿醫院保健中心主任倪鋒說,例如踩剎車用右腿,頻繁使用的右側腰肌就很容易勞損,而左側的腰肌則因缺乏鍛鍊變得松松垮垮,「摸上去像棉花一樣」,兩邊肌肉強度不均衡,腰肌協調性不好,就很容易導致急性腰扭傷。醫院的推拿科室中經常有到這樣的開車族光顧。
而且,長時間開車對頸椎的壓迫最厲害,疲勞的頸椎會造成腦動脈供血不足,久而久之頭部、肩部、上肢等出現疼痛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大腦反應還是腳下反應,都會失去一定的自控能力,不聽使喚。「這裡所
說的『長時間』並不特指某段時間,而是泛指長期依賴開車。」倪鋒主任補充說。
另外,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出行時太依賴汽車,導致患肥胖症的美國人越來越多。據美聯社報導,美國亞特蘭大市的喬治亞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該市10.5萬名市民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人們開車的時間越長,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具體說,在車上每多呆30分鐘,開車或乘車人患肥胖症的機率就增加3%。大約91%的被調查者說,他們基本上不走路,很多人每天最少開1個小時的車。
「想要避免賴車後遺症,最好辦法就是少開車多運動。」倪鋒主任建議有車族們最好能讓自己多運動,每周至少有一天不開車,路較近的可步行,或騎自行車;路較遠的可坐公交車。除此以外,每天開車之餘,一定要抽出30分鐘以上的時間做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做操、遊泳、爬山等,在這些運動當中,要使心率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提倡健康運動,同時注意補充營養素。「我本人周末基本就不開車,經常騎車鍛鍊。」倪鋒主任說。
學學19樓「拉風夜爬」
「車給人們的雙腳帶來了延伸,使我們有機會到更遠的地方,同時,車又使我們雙腳逐漸萎縮,最終變成大肚皮細腿的『蛤蟆』……」網友「潛水鳥」的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她坦言,每天上班單位離家只有1公裡的路程,按理說為上班代步買車確無必要,但喜愛車的人們,是把它作為提高生活質量、休閒享受的工具。堅持用車,但不依賴車,她每次駕車外出回來,將車停於單位車庫,堅持步行回家,有時還要環城步行5公裡鍛鍊,「車需要經常地動動,人也需要經常走走,健康是享受的基礎」。
其實,早有一些拉風車友們為擺脫「賴車」率先行動起來了。四年前,「範特西」等拉風車友發現,夜走西湖、登山運動特別適合天天開車而缺少鍛鍊的人群,於是就和「無網名」及其他19樓車友組織夜爬活動,每周一次。據介紹:四年來,除了長假或者雨天,每周四的活動從未停過,拉風車友的夜爬活動就這樣周復一周地持續了四年。
參加拉風夜爬的人群有一半「常住人口」,一半「流動人口」,「常住人口」周周爬,不來也會在論壇上事先「請假」;而「流動人口」一直不斷更新,拉風夜爬人群始終保持在10到30人,規模不大不小。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到19樓空間的「拉風活動營」關注他們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