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人類發射探測器最多的太陽系行星,也被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是人類將來移民外星球的首選行星。如果人類住在火星,會有哪些奇妙體驗呢?
下面我們來結合火星的各種探測數據,來看看相比在地球生活,人類將會經歷哪些神奇的事?
1、沙漠與戈壁灘的世界
火星表面非常的乾燥,放眼望去幾乎都是類似地球的沙漠或者戈壁的景象。只有火星南北兩極,有水冰和乾冰構成的白色冰蓋。
奇妙體驗:
看不到液態水的海洋、湖泊,出門還是自己多帶點水吧。
颶風或者暴風引發的火星沙塵暴,可以席捲整顆火星,並且持續幾個月。遇到沙塵暴了,可能不是在家避一兩天就能過去的。
2、兩個月亮
火星有兩個衛星,當然就是火衛一和火衛二了。這兩顆衛星可以算是火星的「月亮」了。火衛一西升東落、火衛二東升西洛。
火衛一不規則,而且不怎麼反射太陽光,火衛一大概27公裡長、22公裡寬、18公裡高。它在離火星地核9235.6—9518.8與火星的距離是23,460千米公裡,距離火星表面大概6000公裡,每0.319天繞火星一周。
火衛二平均半徑為6.2千米,與火星的距離是23460千米,大概30個小時環繞火星一周。
奇妙體驗:
有月亮,卻欣賞不到地球月亮那麼大的塊頭。但火衛一和火衛二在火星的夜空中還是比較顯眼,比較亮的。李白要是在火星上月下獨酌,恐怕就不會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般浪漫的詩句誕生了。
火衛一上的逃逸速度很低,如果住在火星的人類登陸火衛一,用腿彈跳或許就可以將自己發射出去,而離開火衛一表面。這還不是最震撼的,在火衛一上抬頭看火星,整個天空的三分之一都被火星佔著,可能會讓很多人都產生恐怖的壓抑感吧。
3、火星表面重力約為0.377 g
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1%,表面重力也只有0.377g。雖然表面重力比地球小很多,人類目前的技術,還是很難在登陸火星之後,乘坐火箭返回地球。
奇妙體驗:
在火星上長大的小孩,可能會長的比地球上的孩子高。
表面行走可以健步如飛,可以輕鬆打破很多奧運會世界紀錄。
火星的山很多都很高,最高峰奧林匹斯峰高度達到21229米,是珠峰的近3倍高,因為沒有地質運動、雨水冰川侵蝕,奧林匹斯峰相比珠峰山體,更加寬闊平緩。
4、無活躍的板塊運動
火星缺乏活躍的板塊運動,看不到其表面的火山有活動的跡象;
奇妙體驗:
讓人類可以不用面對地震災難。
5、大氣稀薄,只有地球大氣的不到 1%
火星大氣是出了名的稀薄,科學家認為是火星失去了磁場保護,太陽風不斷的吹襲,導致火星大氣變的今天這般稀薄。火星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95.3%,所以雖然大氣稀薄,火星也會有溫室效應,火星溫室效應大概可以讓其表面溫度提升5攝氏度。
奇妙體驗:
地球上的飛機、直升機、無人機都不能在火星上正常使用,要單獨根據稀薄的火星大氣重新設計建造。
雖然大氣稀薄,但是火星風速高的驚人,相比地球上的颱風,風速每秒60m,火星上的風速可以輕鬆達到每秒180m以上。看來《火星救援》裡恐怖的火星沙塵暴,是真的實實在在發生在火星上的。
看到的太陽是藍色的,火星大氣吸收了太陽光的紅色光譜,使得火星的太陽比地球藍。而地球大氣則恰恰相反,吸收藍色光譜,剩下紅色色調。所以,在火星上,不是夕陽紅,而是夕陽藍!
5、火星軌道是橢圓的,偏心率比地球大
軌道偏心率比地球大,那就意味著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溫差比較大。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距離太陽分別是:1.471億千米和1.521億千米。而火星近日點和遠日點距離太陽分別是:2.066億千米和2.492億千米。
奇妙體驗:
想從火星返回地球,也有最佳返回周期,為兩年零兩個月左右。火星跟地球比較近時,看地球,會比遠時大4-5倍。
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溫差比地球的近遠日點溫差大,這個溫差大概是160攝氏度。
火星上的冬天零下133攝氏度,夏天可以到27攝氏度。
改造火星,為人類開闢一個備份生存的空間,是天文學家們一直所追求的。如果人類能夠登陸火星,帶著地球物種在火星繁衍,將讓人類和地球其他物種避免6500萬年前類似的劫難,也將是人類立足太空的第一步,意義重大。殖民火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