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會期間的一個環節,主持人展示了用手機相機來檢測LED燈頻閃問題,引發許多用戶好奇,不少用戶都用手機測試了自家燈泡。
那麼什麼是頻閃呢?理論上來說,每個燈都有頻閃現象,只分頻率多少。因為LED燈可以發出從紅外光到紫外光任意顏色的光,其發光顏色和發光效率與製作LED的材料和製程有關,目前廣泛使用的有紅、綠、藍三種。這些光有不同的頻率,一般頻率在100HZ以下人的眼睛能夠感受到,100~500HZ眼睛感受不到,但是對人的視覺神經是有不好影響的,過了500HZ以上就沒什麼影響。
因此,只要LED燈的頻閃在500HZ以上就不會有問題。然而許多LED燈生產廠商為了節省成本,燈具不合格因此頻閃就很低,長期使用就會造成視覺疲勞,甚至頭痛。
事實上,只要是交流電驅動的燈具都有頻閃,包括白熾燈。只是因為白熾燈的發熱原理決定其有熱惰性,因而可以掩蓋頻閃問題。而LED採取固態發光器件,所以電源頻率對頻閃表現影響更明顯。
因此我們需要檢測的是低於500HZ、對人眼有負面影響的頻閃。一般而言,手機相機的取樣頻率會超過燈的閃爍頻率,因此就能看到頻閃。在購買LED燈時儘量選購品牌產品,同時可用手機相機檢測,還可儘量選用具有數字調光系統的燈具,保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