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分析

2020-11-22 機經網

  1   引言

  工業網際網路是第4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5G是新一代ICT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二者都是實現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5G+工業網際網路」有利於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實現融合發展,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兩年來,隨著產業界探索利用5G技術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熱情不斷提高,中央及地方因時出臺各項政策舉措,對引導「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意義重大。

  2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整體分析

  2.1   國家層面:由引導內容到針對性政策向縱深拓展

  2017年年底,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1],提出「在5G研究中開展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網絡技術試驗,協同推進5G在工業企業的應用部署」。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針對性政策文件《「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2],首次提出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提鍊形成至少20個大典型應用場景,引導產業界提升網絡關鍵技術產業能力、創新應用能力和資源供給能力。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 發展的512工程在2020年《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3]《關於加快推動5G發展的通知》[4]兩個文件中也再次被強調。為更進一步引導重點行業領域的融合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有色金屬行業智能礦山建設指南(試行)》《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冶煉工廠建設指南(試行)》《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加工工廠建設指南(試行)》,引導露天/地下礦山無人駕駛、遠程協作、移動裝備的互聯互通等「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

  2.2   地方層面:全國形成「兩區三帶多點」格局

  各省(市、區)因地制宜,相繼出臺地方產業政策。其中長三角地區最為活躍,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均有針對性政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較突出,廣東、深圳都將5G與工業融合應用作為產業規劃重點;魯豫一帶、川渝一帶、湘鄂一帶各有特色,遼寧、福建、山西、寧夏等多省(市、區)結合自身特點出臺相關政策。近20個地方政策中引導「5G+工業網際網路」 發展,其中北京、山西、遼寧、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寧夏9個地區政策文件中明確「5G+工業網際網路」專欄政策。北京積極推進設立「 北京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投資基金」,上海統籌5G基金、工業網際網路基金相關方向對「5G+工業網際網路」給予支持。山西、天津、安徽、湖南、廣東、重慶等地區利用現有工業網際網路、單項冠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等對政策進行支持、引導,山東、遼寧、江西等地區通過5G產業投資基金等進行支持。總體來看,伴隨著產業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政策逐步完善,並正在向垂直行業、重點領域延伸。

  3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的推進規律

  3.1   支持一批試點示範項目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中,10個「5G+工業網際網路」方向試點示範項目落地重慶、廣東等地。在各地產業政策中,60%以上地區通過應用示範工程推進融合發展。例如,浙江省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遼寧省鼓勵工業企業、電信運營商、5G通信設備供應商和科研院所等共同開展面向製造業的「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示範應用。

  3.2   建設一批重點產業園區

  全國近半數省(市、區)在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時強調園區建設,提出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行業龍頭企業及重點產業集聚區等區域加強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探索。例如,廣東省支持「產業聯合體」面向垂直行業和具體園區的需求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安徽省推動省級(含)以上產業園區加快實現5G信號高質量覆蓋,鼓勵有條件的產業園區、行業龍頭企業建設5G產業園,並給予相應獎勵和補償;江西省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園區建設5G產業基地,優先保障基地內用地等基礎設施配套。

  3.3   培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5G大帶寬特性標準相對成熟、優勢明顯,且能滿足絕大部分非核心環節工業場景的時延要求,基於該特性的高清視頻應用等場景正向縱深拓展,其他特性的應用場景也在探索中。為引導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全國40%以上地區提出重點培育典型應用場景目標。例如,重慶推動5G在工業高清視覺質檢、工業VR/AR、雲化機器人等方面的應用;江西引導在典型工業製造場景推廣工業生態傳感器、生產設備實時監控、物流與庫存監控、資產跟蹤、物流車和工業機器人等應用。

  4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的未來走向

  通過對近兩年關於「5G+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向央地協同、產業合作、重點突破等方面轉變。具體而言,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地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或將出現以下幾種趨勢。

  4.1   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探索合作將成為發力點

  「5G+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典型體現,需要既懂工業又懂網絡且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方案落地。在「5G+工業網際網路」的進程中,三大運營商和龍頭工業企業均將發揮較大作用;中興、愛立信、華為等5G設備商在產業生態構建中也有關鍵作用;各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產業主體可參與建網用網商業模式探索,引導產業各大主體的合作將成為各地政策的發力點。

  4.2   建設5G園區網絡將成為重點關注方向

  受5G建網用網價格貴影響,當前企業探索應用成本較高,影響其深入探索和部署應用的積極性。通過在重點產業基地、園區、產業聚集地等建設高質量園區網絡,探索「統籌規劃」「集中建設」「共建共享」等建網模式及商業模式,可分攤企業用網探索成本。未來產業政策或將繼續加大對園區網絡的引導力度。

  4.3   構建科學的評估體系將成為指揮棒

  隨著產業界「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探索的不斷推進,如何評估發展現狀、成效,從而制定更加精準的產業政策將成為中央和地方的關注點。學術機構、第三方產業機構也將開展評測相關研究,為全方位、多角度的整體評估提供參考。

  5   對地方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的政策建議

  一是加強總體規劃設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前提下,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建議把「5G+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發展融入到地方「十四五規劃」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的總體規劃中,從招商引資、人才培育、減稅降費等各方面設置更多有力政策。

  二是加大專項資金支持。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總體部署,立足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遴選重點行業和典型場景,培育解決方案提供商。設立「5G+工業網際網路」專項資金,探索產業基金、社會資本等多元化投資渠道,為技術突破、應用落地和產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三是加快園區網絡建設。按照「兩新一重」 (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戰略部署,把5G、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行業重大工程項目結合起來,進一步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加快建設高質量園區網絡,探索建設融合應用先導區,通過網絡共建共享,降低企業建網用網成本,為中小企業提供「先用後建」甚至「只用不建」的探索條件。

  6   結束語

  本文在系統梳理了「5G+工業網際網路」國家層面、地方層面的產業政策情況後,為進一步促進「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培育,加快融合應用快速落地,結合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的實際情況,對我國各省(市、區)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提出了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 關於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Z], 2017.

  [2] 工業和信息化部. 「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Z], 2019.

  [3] 工業和信息化部. 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Z], 2020.

  [4]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Z], 2020.

  作者簡介

   黃 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部主任工程師,長期從事「5G+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信息模型等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化工作。

   於青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部工程師,長期從事「5G+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等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化工作,通訊作者。

   朱 瓔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部工程師,長期從事「5G+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等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化工作。

   李 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部工程師,長期從事工業網際網路等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化工作。

  論文引用格式:

  黃穎,於青民,朱瓔,等.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分析[J]. 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2020(7):69-71.

  本文刊於《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0年第7期

相關焦點

  • 2021-2026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區域分布 21第四章 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產業結構分析 22第一節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結構分析 22一、市場細分充分程度分析 22二、各細分市場領先企業排名 22三、各細分市場佔總市場的結構比例 27四、領先企業的結構分析 27第二節 產業價值鏈條的結構分析及產業鏈條的整體競爭優勢分析
  • 產業網際網路與工業網際網路的差異
    自從參加了產業網際網路白皮書的編寫組,就一直有一個問題:產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網際網路有什麼差異?如果從產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來源看,都是從Industry Internet翻譯而來,從字面理解上,這兩個概念應該是相同的。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廣泛徵求地方、產業、專家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並印發《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6個方面20項具體舉措。
  • 專家熱議5G+工業網際網路趨勢與方向
    周濟表示,今後十五年,是「5G+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製造工業應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推進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製造業產業模式和產業形態的根本性轉變,實現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根本性轉變,完成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優勢力量打一場戰略決戰,實現戰略性的重點突破、重點跨越,實現中國製造工業的跨越發展。
  • 5G+工業網際網路步入落地期,中國創新步伐提速
    其中,作為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網際網路與5G聯袂呈現眾多「5G+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本次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的典型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是5G產業應用的主陣地。,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5G+工業網際網路」標杆項目。
  • 【政策解讀】《廣州市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
    針對五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的現實需求,立足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一方面,加快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步伐,助力集群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降低數位化轉型門檻,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模式,提升企業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支持本地工業網際網路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跨行業跨領域平臺企業等抱團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做大作強我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
  • 「5G﹢工業網際網路」釋放疊加倍增效應
    mMTC和uRLLC兩大場景是5G更大的魅力體現,意味著5G更多瞄準產業應用,適應工業場景對泛在互聯、高可靠性能的要求,與工業網際網路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特性十分契合。根據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最新調研數據,目前「5G﹢工業網際網路」案例超1000個,主要應用場景集中在設備信息採集、超高清視頻監測、產品質量檢測、AGV小車、遠程控制、AR輔助診斷等,提質增效成果初顯。
  • 為何說「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有可為?
    5G+工業網際網路方面的應用現處於標杆打造階段。一方面,5G+工業網際網路與現存製造廠商自有網絡融合難度較高;另一方面,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尚未成熟,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仍需要完善,現有5G+工業網際網路網絡部署成本相對較高,工廠客戶建設負擔大。   值此背景之下,物聯網智庫開展了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水平評估,通過向工業企業調研,採集信息和數據,形成評估結果。
  • 「5G+工業網際網路」在雲南會碰撞出什麼火花?事關玉溪!
    聚焦菸草、冶金化工、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先進裝備製造等特色優勢行業及新興產業,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形成10個以上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工業示範應用並在全省範圍大力推廣,培育5G與工業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服務保障體系同步運行。建成至少1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內網建設改造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一批應用推廣中心。
  • 工業網際網路, 「大白鯊」初現
    經濟學家周其仁曾用「水大魚大」形容企業順應時代潮流而選擇的商業方向,往往會誕生出一些高市值的企業。當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在為傳統產業加速賦能的同時,行業中湧現出一批既具備技術,又深入產業的創業型企業。尤其對於工業網際網路來講,更是如此。
  • 從內部應用到對外輸出:長飛「5G+光」發力工業網際網路
    作為「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首個國家級大會,本屆大會吸引了通信行業和各個垂直行業的龍頭企業參與,探討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前景。「5G+工業」等論壇的火爆人氣,顯示出工業網際網路經過幾年來蓄勢,在今年「新基建」的催化下,已經得到產業界越來越大的關注。選擇在武漢舉辦,原因之一是武漢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關專家來校調研工業網際網路工作
    西工大新聞網3月27日電(葉晨光)3月26日上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和工業科技研究所副所長張義忠到我校調研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屈馬英首先代表學校向楊春立主任一行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航海學院何軍紅教授對我校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科研工作進行了總體匯報;楊春麗主任對工信部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所進行的整體布局
  • 「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能升級 中國製造迎歷史機遇
    中新網武漢11月22日電 (記者 劉育英)首個國家級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21日在武漢閉幕。大會展示了「5G+工業網際網路」在中國的最新進展、發展前景和政策走向。與會專家認為,對於中國製造來說,「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賦能新型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是中國製造實現跨越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 新時代製造業乘風破浪的「新船槳」——工業網際網路
    圖片智能製造網訊 我國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布局,幾年前就已開始。早在2017年,國家、省、市相繼出臺工業網際網路的相關政策,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前謀劃、搶先布局。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其布局速度加快是必然趨勢。例如,中央企業工業網際網路融通平臺為促進中央企業資源共享和產業鏈生態建設提供支撐,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正在成為長三角產業合作的核心和智能製造的驅動器。8月19日,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發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
  • 長沙經開區探索「5G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路子
    近日,湖南省「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建設推進會召開,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沙經開區」)被授予湖南省首個「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牌匾,鐵建重工「5G 人工智慧」變革傳統隧道的施工模式也首次被公開展示。
  • 「5G+工業網際網路」或將引發蝴蝶效應
    在10月29日舉行的中國移動5G+工業網際網路推進大會上,工信部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介紹,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過800個,投資超過34億元,應用於工業網際網路的5G基站總數超過3.2萬個。
  • 我國工業網際網路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
    3、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抓手我國較早提出了兩化融合的政策,將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更是將兩化融合、工業網際網路等作為應對工業發展挑戰、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抓手。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其本質是以機器、零部件、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為基礎,通過對工業數據的深度感知、傳輸交換、計算處理和高級分析,實現從單個機器到生產線、車間乃至整個工廠的智能決策和動態優化。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智能化的基礎支撐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階段。
  • 2020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政策+技術推動產業加速...
    自1979年恢復廣告經營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傳媒機構沿著產業化路徑不斷前進,逐漸成長為一個龐大產業。目前我國傳媒產業在技術和政策的引導下加速融合發展,傳統媒體在競爭中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網絡媒體佔比不斷提高。
  • 「5G+工業網際網路」讓製造變智造
    為新興通用傳動公司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是在2019智博會上落地北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憑藉這個項目的成功實施,該中心獲得了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賽冠軍殊榮。「我們一方面和中冶賽迪、長安汽車等市級龍頭企業強強聯合,開展行業內的技術推廣,另一方面,針對中小型企業,『輸入』我們在大型企業取得的經驗、技術,進行智能化應用普及和工業大數據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項目經理李瑩告訴記者,該中心已為4000多家企業提供上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