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廣州市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

2020-11-23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一、起草情況

  (一)編制背景及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集群(以下簡稱「五大產業集群」)是我市傳統特色產業集群,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明顯。據統計,2019年,五大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2700億元,佔我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4%。但是,這些產業的產業鏈現代化程度較低,整體效率低下,疫情期間更是受到了嚴重衝擊,企業數位化改造迫在眉睫。針對五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的現實需求,立足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一方面,加快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步伐,助力集群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降低數位化轉型門檻,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模式,提升企業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支持本地工業網際網路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跨行業跨領域平臺企業等抱團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做大作強我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

  (二)起草文件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以及我市特色產業集群進行調研走訪的基礎上,徵求了市有關部門、各區政府、企業和專家意見,牽頭起草了《廣州市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二、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包括四部分內容。

   (一)主要目標

  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總體要求,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定製之都」建設為牽引,聚焦五大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集群向數位化特色產業集群轉型,生產方式向規模化個性定製發展。到2022年,形成5個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100家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建成1個「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帶動1萬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培養10萬名數位化轉型產業人才,為傳統產業集群向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躍升貢獻數字力量。

  (二)主要任務,即實施「3大行動,9項任務」

  1.實施產業集群「數造」行動。

  ①建設五大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針對5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共性需求,遴選、組建5個「1+2+N」供應商聯合體,共同建設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形成集群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形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標準,打造「雲」上產業鏈和虛擬產業園。

  ②打造百家數位化轉型企業標杆。推動「1+2+N」數位化解決方案落地應用,每個集群內打造20家數位化轉型方案應用企業標杆。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數位化轉型貸款的支持,提供「數字轉型貸」,精準支持標杆培育企業數位化轉型。

  ③推動萬家企業「上雲上平臺」。編制產業集群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指引,形成指導集群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應用產品目錄、規範和流程。組織供應商聯合體與集群內企業開展對接。落實廣東省「上雲上平臺」服務券獎補政策,引導、支持企業加快「上雲上平臺」進程。

  2.推進融合消費體驗行動。

  ④建設「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推動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與「定製之都」建設工作相結合,建設全球「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定製服裝、定製皮具、定製家居、定製化妝品等主題消費體驗館。

  ⑤推動「網紅定製」模式發展。推動直播機構與產業集群對接,擴展產業集群線上銷售渠道,推出具有廣州特色的「網紅定製」服務。

  3.數位化轉型發展生態提升行動。

  ⑥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本地工業網際網路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跨行業跨領域平臺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⑦加強人才培育。鼓勵建設面向產業集群的高水平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實訓基地。支持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建設,打造區域工業網際網路人才資料庫,支持工業網際網路人才標準體系建設。

  ⑧推動集群供應鏈金融發展。推動針對產業集群企業訂單、倉單、預付款、應收帳款的供應鏈金融產品開發,合理利用產業集群數據資源,為金融風控提供精準依據,擴大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⑨推動技術創新和工業大數據發展。支持工業軟體、數字孿生、邊緣計算、工業智能、工業知識圖譜等數位化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創建國家工業軟體適配中心,推動工業軟體園建設。推動集群工業大數據應用。

  (三)主要措施

  1.支持數位化產業集群建設。

  ①對符合條件的「1+2+N」供應商聯合體建設項目,採取項目事後補助的形式,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聯合體項目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②對集群標杆培育企業數位化改造項目提供「數字轉型貸」產生的本金損失,金融機構可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申請本金損失補償。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單個企業貸款本金損失補貼不超過100萬元,單個集群貸款本金損失補貼不超過1500萬元。

  ③鼓勵各相關區政府對成功實施數位化轉型的標杆企業和利用數位化轉型方案「上雲上平臺」的企業予以補助或獎勵。

  2.支持「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

  ④對符合條件的「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⑤對標杆企業及品牌商家入駐體驗中心建設的主題消費體驗館,符合條件的給予租金補貼,其中,第一年補貼當年租金的50%,第二年補貼當年租金的40%,第三年補貼當年租金的30%。單個企業每年租金補貼不超過50萬元。

  3.支持數位化轉型發展生態建設。

  ⑥對集群工業大數據展示體驗中心建設及人才培訓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

  ⑦對基於產業集群依託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研發的工業軟體建設項目,採取項目事後補助的形式,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⑧將工業網際網路技能人才培訓納入我市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並按規定給予補貼。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組織保障。健全各部門和各相關區政府間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五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的各項工作。

  (二)擴大宣傳影響。加強新聞宣傳,營造良好輿論。

  三、關鍵詞詮釋

   (一)工業網際網路:是指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其本質是以機器、原材料、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為基礎,通過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傳輸交換、快速計算處理和高級建模分析,實現智能控制、運營優化和生產組織方式變革。

  (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指面向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於海量數據採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載體。其在雲計算平臺的基礎上疊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實現海量異構數據匯聚與建模分析、工業經驗知識軟體化與模塊化、新型工業軟體開發與運行,從而支撐生產智能決策、業務模式創新、資源優化配置、產業生態培育。

  (三)工業大數據:指在工業領域中,圍繞典型智能製造模式,從客戶需求到銷售、訂單、計劃、研發、設計、工藝、製造、採購、供應、庫存、發貨和交付、售後服務、運維、報廢或回收再製造等整個產品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所產生的各類數據及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總稱。

  (四)數位化轉型: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數據採集、傳輸、儲存、處理和反饋的閉環,打通不同層級與不同行業間的數據壁壘的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行業整體的運行效率,構建全新的數字經濟體系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 央視網 發表於 2021-01-15 10:11:3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5G
  • 「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能升級 中國製造迎歷史機遇
    中新網武漢11月22日電 (記者 劉育英)首個國家級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21日在武漢閉幕。大會展示了「5G+工業網際網路」在中國的最新進展、發展前景和政策走向。與會專家認為,對於中國製造來說,「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賦能新型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是中國製造實現跨越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
    安全技術監測體系指為應對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面臨的系統性、複雜性和交互性等問題,統籌布局建設的體系化技術手段,具備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整體態勢感知、信息共享和應急協同的一體化能力。目前,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的安全技術監測體系基本建成,全國21個省已建設了省級安全監測平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擴面、提質、賦能」三個方面持續完善監測能力。
  • 工業網際網路精彩故事天天講|解碼卡奧斯②:無邊界生態賦能「百業」
    據滇雲蜜語測算,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讓蜂事綜合管理效率提升20%,損失減少14%。僅2019年籤約當年,實際帶動蜂農7566人,戶均增收4716元,預計繳稅將突破100萬元。跨行業、跨領域賦能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大勢所趨,也是時代機遇。從工業到農業,卡奧斯賦能的步子邁得雖大,落得也實。
  • 賦能·融通·創新為新工業革命築基
    (宜欣)中國聯通副總經理梁寶俊:八大行動進一步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中國聯通致力於成為數字基礎設施提供者、5G﹢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服務者,特制定了5G﹢工業網際網路八大行動,以進一步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分析
    2   「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政策整體分析  2.1   國家層面:由引導內容到針對性政策向縱深拓展  2017年年底,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1],提出「在5G研究中開展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網絡技術試驗,協同推進
  • 2021-2026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國家頂級節點是整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核心環節,是支撐工業萬物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按照工信部統一規劃和部署,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落戶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五大城市。2172.邊緣數據分析從簡單規則向複雜分析延伸 2183.通用it軟硬體架構向邊緣側下沉,為邊緣應用創新提供更好載體和環境 218二、模型的沉澱、集成與管理成平臺工業賦能的核心能力 2191.信息模型規範統一成為平臺提升工業要素管理水平的關鍵 2192.機理模型、數據模型、業務模型加速沉澱,工業服務能力不斷強化
  • 數字賦能,一場反向於網際網路的本質變革
    當我們站在數字賦能的全新風口,真正應該去思考的並不僅僅只是如何用數字賦能的方式來抵消網際網路落幕帶來的尷尬,而是應該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數字賦能新視角下的全新發展之道。我們找到了屬於數字賦能獨特的模式,當我們將數字賦能帶離了流量賦能的泥潭,所謂的數字賦能才算是有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和意義,它同樣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變成了一個有了自己特色的全新存在。
  • 航天雲網的工業網際網路實踐
    自2015年6月15日成立以來,航天雲網迅速發展壯大,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支撐治理能力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打造了一批行業標準,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在此背景下,航天雲網在開闢中國特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道路上進行了積極探索,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
  • 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怎麼建?如何賦能傳統工業?中科院院士...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以《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為題作主旨報告。「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主要包括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什麼是工業網際網路?
  • ...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平臺……未來3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要幹這些大事...
    《計劃》明確,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範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其中,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計劃》提出: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
  • 工業網際網路, 「大白鯊」初現
    經濟學家周其仁曾用「水大魚大」形容企業順應時代潮流而選擇的商業方向,往往會誕生出一些高市值的企業。當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在為傳統產業加速賦能的同時,行業中湧現出一批既具備技術,又深入產業的創業型企業。尤其對於工業網際網路來講,更是如此。
  • 工信部解讀《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管理辦法》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對人、機、物的全面連接,不斷改變傳統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為實體經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實現途徑。國家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 工信部: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全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支撐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統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和安全,提升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服務能力,拓展融合創新應用,深化商用密碼應用,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壯大技術產業創新生態,實現工業網際網路整體發展階段性躍升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對「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進行了全面解讀,表示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與安全生產融合發展,有助於加快提升工業安全生產水平,全面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
    原標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據劉多介紹,近年來,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加速推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指導推進,從技術產業、創新應用、資源供給方面推動提升了5G+工業網際網路的網絡關鍵技術產業能力、創新應用能力和資源供給能力。其次,5G垂直行業應用加速落地,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5G垂直行業應用的主賽道。
  • 土巴兔的「創業經」:五大引擎賦能,推進產業數字生長
    12月22日,第六屆土巴兔生態大會在深圳召開,發布上,土巴兔創始人兼CEO王國彬提出「創業者引擎計劃」,表示要為平臺生態夥伴們提供史上最強力度的扶持政策。這一計劃的賦能主體是土巴兔平臺上的裝企,但是最終惠及的還是市場終端的每一位消費者。
  • 雨前對話|工業網際網路:從世界鏡像到進化
    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評價方法》,2019年3月,工業網際網路被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今年4月,國家更是將工業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範疇。一邊是企業扎堆聚集,一邊是政策不斷加碼,工業網際網路的熱度持續升溫。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驅動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儘管超強寒潮影響下上海電網故障報修量有所增加,但電力部門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下及時完成搶修,數位化轉型的作用正在各行各業顯現。  昨天舉行的2021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促經濟數位化轉型大會,打響了2021年上海經濟數位化轉型的「發令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