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一下瓶底就結冰
瓶裝星巴克咖啡真有這神奇?
《快報時間》捕捉液體變固體的奇妙瞬間
記者 鄭建芳
這段時間,有條關於星巴克咖啡的微博很火,內容大致是這樣:「喝星巴克瓶裝星冰樂Frappuccino(冰凍的卡布奇諾咖啡)之前,先冷藏到0℃,再擰開瓶蓋,輕敲瓶子底部,會『咻』的一聲整瓶結冰,這就是售價20元的價值所在。」
液體咖啡變固體,在肉眼下瞬間轉變,這樣的「傳說」引起網友很大關注,有人力挺,補充說:「咖啡只有放在冰箱的冷凍區,時間控制在2至3個小時才會有那樣的效果」;也有人質疑:「如果微博的喝法是正確的話,那麼,咖啡瓶身應該會有說明,或者有示意圖標註。」
去超市看了一下,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星巴克瓶裝咖啡主要有兩種:香草味和摩卡味的,都是281毫升,外包裝也差不多,只是咖啡的顏色深淺有所不同。瓶身是全英文的,除了印有Frappuccino的字樣、營養成分和配料表之外,整個瓶身沒有任何圖示,更沒有提到微博中的這種喝法。
為了驗證消息的準確性,我們買來了一些瓶裝咖啡,做了一個小實驗:
第一次,把它放在冰櫃的冷凍區,溫度一直控制在零下10℃左右。2個小時以後,拿出咖啡,在瓶底使勁敲了幾下,咖啡形態沒有任何變化。
第二次,我們把冷凍時間延長到5個小時後,剛開始咖啡還是液體狀態,在瓶底敲上幾下以後,瓶子內的咖啡迅速結冰,把它倒出來可以看到裡面大部分都已經成了沙冰。
液體瞬間變固體,已經成為事實。難道,星巴克的瓶裝咖啡真是這么喝的嗎?昨天是周末,我們沒法聯繫到星巴克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但杭州的一位經銷商說:「我還不知道這個事情,沒有人告訴我這個喝法。」
這會不會是個普遍的現象?於是,我們又用可樂、礦泉水、功能性飲料做了同樣的實驗,發現實驗結果幾乎和星巴克咖啡一模一樣——剛從冷凍區拿出來是液體狀態,敲上幾下,或者晃動一下,液體迅速結了冰。星巴克咖啡的冰凍現象既然不是個例,那也就不存在獨特喝法一說了。
疑惑的是,這些飲料在長時間冰凍以後,為什麼要敲一下或者晃幾下才會結冰呢?
「水的凝固點是 0℃,但並不是水在 0℃以下就會結冰。」杭州一所省重點高中的高級物理教師說,水凝結成冰其實一種結晶的過程,如果水質純淨,容器又光滑,冰晶會因為沒有附著點而無法結晶,這時就算瓶中水溫低於0℃,也沒有辦法結冰,水以「過冷水」的形態存在,這種情況叫做過冷現象。這時,如果要想結冰,還要有凝結核,比如瓶中的空氣、雜質等,當我們搖晃這瓶已經過冷的液體,水分子遇到凝結核後產生冰晶,其他水分子就會找到附著點也跟著結晶,我們也就能看到液體到固體的瞬間轉化,這也就是為什麼雜質多的髒水比純淨水容易結冰的原因。
想看液體變固體的奇妙瞬間,可以登陸快豹寬頻(www.dskb.cn)點擊收看,《快報時間》新浪官方微博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