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哥白尼的遺體和陵墓

2020-11-29 網易
哥白尼頭像復原圖
哥白尼頭像復原圖

網易探索11月21日訊,據國外媒體報導,波蘭研究人員11月20日表示通過比較來自遺骨和這位16世紀天文學家書籍中找到的頭髮的DNA,他們已經確認了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的遺體。此發現將終結有關哥白尼陵墓的各種猜測。這位波蘭天文學家提出地球及其它行星繞太陽運動的日心說,推翻了託勒密的地心學理論。

波蘭考古學與人類學學院的考古學家澤茲·加索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他的工作小組於2005年在波蘭弗龍堡的天主教大教堂發現了一個顱骨,這個顱骨沒有了下頜,科學家憑藉此顱骨,通過電腦復原了其頭像,結果發現此復原頭像和現存哥白尼的肖像非常相似。此復原頭像顯示一個鷹勾鼻子和其它特徵都酷似哥白尼的自畫像,而且顱骨左眼上方留有一道刀傷,這與哥白尼自畫像上的一道疤痕相符。此外,此顱骨屬於一位大約70歲高齡的老頭,而哥白尼於1543年去世,享年就是這個歲數。「在我們的觀點中,我們的工作導致我們發現了哥白尼的遺體,這毫無疑問,」加索斯基說。

於是,瑞典遺傳專家瑪麗·艾倫接下來分析了來自椎骨、牙齒和大腿骨的DNA,並和這位16世紀的波蘭天文學家自己書籍中所找到的二根頭髮的DNA進行了比較。這二根頭髮收藏在艾倫所工作的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圖書館中,艾倫說:「我們一共收集了四根頭髮,其中二根頭髮的DNA和這些遺骨的DNA是來自同一個人。」

加索斯基說,哥白尼的最後寢宮一直是一個謎,波蘭、法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為此苦苦尋找了二個世紀,以求發現他的陵墓。如今,這一謎底終於揭開了。

哥白尼簡介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維斯杜拉河畔的託倫市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時就讀于波蘭舊都的克萊考大學,學習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徳·諾瓦拉(de Novara,1454-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後來在費拉拉大學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由於醫術高明而被人們譽名為「神醫」。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哥白尼並不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業餘時間完成的。

在義大利期間,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紀)的學說,確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轉這個日心說是正確的。他大約在40歲時開始在朋友中散發一份簡短的手稿,初步闡述了他自己有關日心說的看法。哥白尼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終於完成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他在《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觀測計算所得數值的精確度是驚人的。例如,他得到恆星年的時間為365天6小時9分40秒,比現在的精確值約多30秒,誤差只有百萬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和現在的60.27倍相比,誤差只有萬分之五。

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提出了他的學說的要點,並未遭到教皇的反對。但是他卻害怕教會會反對,甚至在他的書完稿後,還是遲遲不敢發表。直到在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尼特)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列寧遺體被保存至今,完好部分僅剩頭部,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對全世界的影響極其深遠,是一位革命家,就是因為他的偉大,在列寧死後,遺體被保存在水晶棺中,被世人瞻仰,但是為什麼列寧的遺體部分僅僅剩頭部是完整的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金字塔真的僅是法老的陵墓?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了奇怪的東西
    有關於金字塔隱藏的很多神秘未知的東西,非常的令科學家執迷。興許解開了金字塔隱藏的謎題,能對人類文明科技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尤其是人類一直渴望尋找外星高等文明的足跡,哪怕不能和他們近距離的接觸,但至少確定他們真實存在過。
  • 他們反對哥白尼,但他們都是好科學家
    研究人員在測定中微子飛行時間時發現,不知為何中微子的速度似乎超過了真空中的光速。科學界對這一驚人結果有何反應呢?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放棄確立已久的愛因斯坦學說(即任何物體的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他們認為一定是研究人員的測量結果出了問題(事實證明的確如此)。現在,想像我們處於400年以後的未來,那時愛因斯坦的觀念已經被取代;科學家早已用實驗證實,中微子的確能夠超光速運動。
  • 金字塔是法老陵墓?科學家在金字塔內發現一樣東西,用途讓人後怕
    對於金字塔的了解也只是處在皮毛上,比如金字塔是埃及曆任法老的陵墓。但是和我國歷史上往生的人去世後被葬入到地下不同的是,埃及法老們的陵墓非常的張揚,他們沒有將自己的陵墓埋葬在地下,反而大方露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並且前來祭拜。如果僅僅只是普通人的陵墓也就罷了。
  • 金字塔是法老陵墓?科學家在金字塔內發現一樣東西,用途讓人後怕
    對於金字塔的了解也只是處在皮毛上,比如金字塔是埃及曆任法老的陵墓。但是和我國歷史上往生的人去世後被葬入到地下不同的是,埃及法老們的陵墓非常的張揚,他們沒有將自己的陵墓埋葬在地下,反而大方露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並且前來祭拜。如果僅僅只是普通人的陵墓也就罷了。
  • 阿拉伯的陵墓建築別具一格,這個陵墓耗資巨大,成為世界奇蹟
    大家都知道阿拉伯的寺廟和宮殿十分的漂亮美麗,那是阿拉伯人在長期的擴張當中,從各個民族的建築商學習到的精華,然後運用到自己的建築身上,從而形成了自己最具特色的風格。其實除了寺廟和宮殿,陵墓建築也是阿拉伯建築的一個重要內容。
  • 人類工程的奇蹟第九期:全球10大陵墓,文明的瑰寶
    當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徵服波斯帝國時,他參觀了居魯士的陵墓,並命令他的一個戰士進入遺蹟。這個戰士在遺蹟內發現了一張金色的床、一張擺放著飲水器皿的桌子、一具金棺、一些鑲嵌著寶石的裝飾品和墓碑上的銘文,銘文的內容非常霸氣:「路人,我是給了波斯人一個帝國的居魯士大帝,是亞洲的國王。」 遺憾的是,直到現代也沒有留下任何此類銘文的痕跡。
  • 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發電站!竟然還有傳送裝置,顛覆了世界觀!
    但是隨著我們對於古代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跳出了一個讓我們不得不深思的問題。也許曾經的我們是坐井觀天,古人的科技有些方面比我們現在還要發達。在金字塔中所有的房間也是非常樸素的沒有任何的隨葬物品和奢華器物,這也和帝王陵墓不相稱。
  • 伽利略手指牙齒再現 崇拜者從遺體上切割而來(圖)
    天文學家伽利略的手指,將在義大利博物館展出據國外媒體報導,義大利佛羅倫斯科學史博物館近日表示,一位藝術收藏家發現了於17世紀去世的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兩根手指和一顆牙齒,不久將向公眾展示。這顆牙齒和這兩根手指,連同另一根手指和一段脊椎,是在1737,也就是伽利略去世95年後的葬禮上,被他的崇拜者從伽利略的遺體上切割下來。後來,伽利略的遺體被埋葬於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位於米開朗琪羅的墓地對面。不久之後,三根手指中的其中一根被收回,收藏於佛羅倫斯科學史博物館裡。脊椎則一直保存在帕多瓦大學,伽利略曾在那裡任教多年。佛羅倫斯科學史博物館館長保羅?
  • 科學家的4個發現,曾被人懷疑是外星文明,引起了巨大討論!
    通過考古學家的研究,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輝煌燦爛的年代,在考古過程中,科學家曾發現很多神奇的事物,有些甚至顛覆人類想像,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爭議。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4個發現,便曾經在科學界引起過大肆討論。圖坦卡蒙的匕首。在歷史中還流傳著圖坦卡蒙的詛咒。傳說中,如果人類幹擾了圖坦卡蒙在陵墓中的睡眠,人類將會受到詛咒。
  • 金字塔到底是不是陵墓?
    一直以來,考古學家認為金字塔就是一個巨大的陵墓。但是近些年來,考古學家漸漸的覺得他們的推測可能有問題。首先,在任何金字塔裡都沒有發現法老的木乃伊。不單是法老木乃伊,和皇室有些關係的木乃伊都沒有。第二,陵墓一般都是建造在地下的,在地上建造這麼大的陵墓就顯得很不自然。第三,考古學家推測,金字塔是兩三萬人建造了二十年才建成的。
  • 德科學家建議用哥白尼命名第112號化學元素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14日宣布,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他們已建議將第 112號化學元素命名為「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
  • 羅布泊發現乾屍 可能是彭加木遺體(組圖)
    ,懷疑是26年前失蹤的、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的遺體。4月14日,一支探險隊在甘肅敦煌集結,向彭加木失蹤區域進發,準備確認乾屍是否為彭加木的遺體。  彭加木曾經發起並且組織大規模羅布泊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進入羅布泊次數最多的中國沙漠研究專家夏訓誠是彭加木生前的科研夥伴,他說:「發現那具遺體的地理位置,距離當時彭加木失蹤的地點不遠。我們將對發現的乾屍進行採樣,通過DNA測定,比對彭加木親屬的DNA信息,確認遺體身份。
  • 哥白尼與日心說
    1525年,哥白尼原來的女管家安娜衷心愛上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她不顧別人的流言蜚語,來到了被教會剝奪了結婚權利的哥白尼身邊。由於她的精心照顧和幫助,才使得《天體運行論》一書的寫作得以順利進行。  1543年5月24日,偉大的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病逝。
  • 【名人信仰】-哥白尼
    哥白尼(15-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牧師),參伽利略條哥白尼出身於神父家庭。他是日心說的創立人,他的日心說和牛頓(參牛頓條)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基礎。他的日心說觀點,得到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和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參克卜勒條)從實際觀察中得到的數據的有力支持,推翻了1000多年前古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提出的地心說。他把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參畢達哥拉斯條)揣測的論點加以證實。日心說給人們的宇宙觀帶來了一次革新,開創了天文學的新起點,也是現代科學的起點。當時羅馬天主教廷錯誤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
  • 把遺體放進液氮中,數分鐘碎成粉末,「冰葬」技術你能接受嗎
    而在古代,君王相信人死後靈魂還會回歸人間,因此他們的葬禮都無比盛大,一些君王的陵墓甚至堪比生前住過的宮殿,甚至,還出現了所謂「陪葬」這種可怕的習俗。而在古埃及,最高統治者法老的下葬方式則是將人做成木乃伊,這樣一來,人體就能保存幾千年也不會腐化,這也是為什麼考古學家發現的木乃伊都是完整的原因。
  • 科普故事 | 哥白尼和日心說
    小朋友知道太陽,月亮和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麼運動的嗎?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大家都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 可是小朋友們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之前,人們認識的都是錯的。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認同的是一種叫「地心說」的觀點。大家都相信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和星星都在圍繞地球轉動。
  • 考古學家發現3500年前古希臘「神話時代」皇家陵墓
    據美聯社18日報導,美國考古學家在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區(Peloponnese)一座邁錫尼時期的大宮殿附近,發現了2座大約3500年前的皇家陵墓。希臘文化部聲明表示,這2座皇家陵墓位於希臘皮洛斯(Pylos)一座青銅時代的宮殿的附近,圓頂屋頂已經坍塌,內部充滿塵土與瓦礫,以致於盜墓者無法闖入掠奪。希臘文化部表示,從這2個陵墓中發現了一個金戒指和一個古埃及女神的金色護身符,這些發現凸顯了青銅時期的貿易與文化交流。文化部還表示,這一發現特別重要,因為它揭示了希臘邁錫尼文明的早期階段。
  • 泰姬陵最初是作為陵墓建造的,它象徵著永恆的愛,值得一遊!
    如上所述,泰姬陵最初是作為陵墓建造的。今天,它不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是世界上8個人造奇蹟之一。這種建築傑作通常簡稱為泰姬陵,位於印度阿格拉。幸運的是,阿格拉與該國的主要城市,包括首都新德裡有著良好的關係。您可以選擇從德裡飛往阿格拉或乘坐巴士或火車服務。
  • 哥白尼的遺憾——水星
    哥白尼的遺憾——水星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清心談科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就是有關於水星的故事。相傳,傑出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臨終的時候,眼睛直瞪瞪地望著窗外。他的夫人問他:「您是放心不下《天體運行論》的出版?」哥白尼搖了搖頭,還是瞪著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