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馭執行董事韓澤:從產業鏈視角,看極地戶外的投資

2020-12-01 美通社

北京2017年9月28日電 /美通社/ -- 左馭執行董事韓澤近日在《中國極地旅遊論壇暨高端旅遊資源洽談會》上,從資源、產品、渠道、營銷全產業鏈視角,發表了對極地戶外投資的看法,並提出廣義的極地旅遊「極旅遊」概念,「極旅遊」是稀缺自然環境下的旅遊形態,強調極致體驗性以及精神層面的自我認知,是對於原有特種旅遊產品內容的升級。以下為全文內容:

一、極地旅遊的廣義和狹義理解

首先,解讀一下極地旅遊的概念。上午分享嘉賓也在講「極」這個字會有不同的含義,除了極致體驗、地域本身概念,還有極限的意思。我對於「極地旅遊」的理解更多地是從極致體驗和地域概念兩個維度出發,即極地旅遊可以解讀為以極地為代表的特定地域和特定自然環境下的極致體驗活動。

之前分享的專家也提到了極地旅遊市場增長迅速,10年前中國每年僅99人去南極旅遊,現在增長到每年有4000多人,客單價也保持在人均10-20萬人民幣。雖然市場增長快、客單價高,但我們要看到整體市場的天花板比較低,還屬於非常細分、小眾的市場。除了極地產品之外,是否還有類似品類的產品可以歸入這個類別?我們先就狹義和廣義概念的「極地旅遊」概念進行探討。

極地旅遊廣義和狹義的理解

狹義的極地旅遊被限定為南北極旅行,具備時間、空間以及專業服務三個特徵。具體來說,時間上,北極旅行只能在6月到7月份,北半球的夏季才可行。南極旅行較好的季節是11月到12月份、1月到2月;空間上,地域限制在南北極;專業服務上,體現在行程設計、活動安排,以及了解極地成因、物種生態等知識和在環保要求、旅行安全等方面。

廣義上的極地旅遊是由狹義的南北極旅遊延伸至的極地、海洋、沙漠、山地等稀缺自然環境下的旅遊形態,強調極致體驗性以及精神層面的自我認知,是對於原有特種旅遊產品內容的升級。

從場景上來說擴展到極地之外的海洋、沙漠、山地等稀缺資源;內容也從單純的觀光、度假到輕探險、研學、徒步、露營等等,同時呈現出了更強烈的精神需求,即自我認知和敬畏自然、重視環境的理念;因為客單價高,極地旅遊目前來講屬於輕奢屬性產品;優質的極地旅遊產品非常稀缺,處於供不應求階段。從上述分析可知,極地旅遊不單純是去南北極旅遊。為了區別廣義的極地旅遊和狹義的極地旅遊,下面將廣義的極地旅遊稱為「極旅遊」。

極旅遊:場景即內容

今年旅遊投資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一些內容玩法在反哺一些目的地,海灘、草原、沙漠、賽事、景區一些傳統目的地需要優質內容幫助他們做升級,例如輕探險、騎馬、漂流、篝火晚會、皮划艇、潛水等體驗式活動,以及基於體驗式活動之上的新玩法,比如說COSPLAY、撕名牌、轟趴。

但是極旅遊卻呈現出相反特點,極旅遊場景就是內容,因為本身資源非常稀缺,景觀差異性巨大,極旅遊從資源本身來看很難找到替代性資源、類似資源稟賦的目的地。那麼從極地旅遊場景當中衍生的系列活動,例如南極的登島探險、極地徒步、船上BBQ都是基於這個環境下特殊的體驗,都無法代替。

二、極旅遊與常規旅遊對比

在服務性消費的領域,左馭關注的四個細分賽道是旅遊、體育、教育、文娛,並會把每個領域的產業鏈切分成資源、產品、渠道、營銷四個環節。比如:旅遊產業鏈在頂端資源上有酒店、航空公司、景區、主題樂園等;產品上有自由行、跟團遊、半自助遊等形態;渠道上有OTA、旅行社;營銷包括平面媒體、電視媒介等。

基於以上的邏輯,我們從產業鏈的維度將極旅遊和常規旅行做一個對比分析。

極旅行和常規旅行的區別

資源端來看,極旅遊資源具備稀缺性、不可替代、開發程度低等特點,很多地區受到嚴格的環境保護法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非常欠缺,甚至不允許有任何的開發和建設;而常規旅遊資源具有可替代性、開發程度高、度假基礎設施齊全的特點。

產品維度來看,極旅遊產品場景即是內容,所以差異化巨大,個性化、定製化屬性強,正是由於資源端稀缺、不可替代、開發程度又低,所以能夠實現高體驗性的產品形式一定是定製旅遊;而常規旅遊產品因為資源的相似性,一定程度的同質屬性使旅遊產品可替代性強。常規旅遊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雖然旅遊供應鏈比較長,很難標準化),所以相對來說易於平臺化。

渠道端來看,極旅遊有自己特定的營銷渠道,像高端俱樂部、品牌自身的號召力,包括通過KOL的影響力等等。例如南北極知名探險家身邊的朋友願意跟隨他們去探險;常規旅遊產品的流量當下主要以OTA為主,其次是旅行社同行分發。

營銷層面來看,極旅遊更多重視圈層營銷和內容營銷,通過獨特的產品特性來打動人,但因為客單價高、預訂周期長、專業性要求高,所以消費者購買決策較為謹慎,決策時間較長;而常規旅遊產品的營銷手段目前以價格為槓桿的促銷為主,且產品較標準化,所以消費者決策相對容易。

在從產業鏈角度看下2017年的旅遊市場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資源端來看,優質的旅遊資產持續帶來高毛利,但成長性處於較低水平,因為基本上收益模型固化了,因此資源端對於內容非常饑渴。

產品端來看,旅遊產品形態從觀光過度到度假旅遊再到生活方式的消費。旅遊產品標品數據化程度在2017年有了進一步飛躍。例如酒店、機票、門票逐漸完成全球化採購和數據化打通;體驗式產品大行其道,例如:潛水、滑雪、戶外;旅遊產品當中開始滲透更多人的因素,很多KOL的服務和分享成為了產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戶從原來關注到哪去玩,到現在關注該怎麼玩,隨之旅遊產品目錄也從以目的地的維度遷移到了場景的維度。

渠道端來看,區別於傳統OTA渠道,生活服務類平臺崛起。新生代們把旅遊等同於生活方式,因此生活方式類平臺給OTA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另外流量平臺比如微信、微博等都有非常好的引流效果。行業內傳統的B2B分銷,如果客群不精準,效果會大打折扣,反觀在覆蓋精準人群的公眾號上面的廣告投放轉化率卻非常高;線下渠道價值被重視,線下渠道包括線下俱樂部、分享會、沙龍甚至一些咖啡館都成為有效的分銷渠道。

營銷層面看,回歸商業本質,更重視口碑傳播;基於產品內容本身的營銷;一些創業者基於微信平臺做了營銷小程序,嘗試利用代理營銷;KOL圈層營銷。在營銷層面,有一個現象就是產品生產者藉助自媒體營銷,跨過原有渠道直接抵達用戶。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跨越渠道貌似會節省成本,但渠道本身會起到中間篩選和效率優化作用,所以創業者業者們要正確評估渠道的成本。

  • 極旅遊怎麼破局?了解了市場的一些新情況,再看極旅遊怎麼破局?

資源端來講,在運營維度上,獲取獨佔資源,例如目的地的民宿、營地、人造熱點、小交通資源;籤訂一些獨家合作權益,優惠採購條款等;在技術的維度上,完善自有採購平臺,打通重要的數據接口。

產品端來看,在運營的維度上,首先要豐富SKU,不光是做極地產品,要拓展到海洋、沙漠、徒步等等給旅遊者帶來極致體驗的一系列產品;其次,體驗為王,形式多樣。跟團遊還是自助遊,形式上不拘一格,要因地制宜,核心還是強調極致體驗;再次,充分利用KOL的能量,提升產品專業性以及服務水平;最後,要保證產品的高毛利,極旅遊的產品,毛利正常水平應該在40%以上。在技術維度上,打造維度完善、清晰的產品資料庫,並且結構化、模塊化產品信息,另外建立CRM資料庫,用戶特徵、偏好標籤化,根據提煉的維度在後臺做分析,做產品匹配。

渠道上來看,在運營的維度上,重視社群、用戶運營,重視線下分享會等活動,開展準確的跨界品牌合作;在技術的維度上,打通必要的渠道數據接口;確保流量平臺中的報名入口。

最後營銷層面,以內容營銷為主導,重視視頻運營,尤其是體現產品的特質PGC短視頻,或優質的UGC視頻。重視自媒體以及社交媒體的圈層營銷。

極旅行的破局維度

三、投資極旅行項目的判斷維度

最後分享一下從投資角度來看待極旅行類公司的一些維度。

第一,合理的股權結構和明確的激勵方案。合理的股權比例以及清晰的股權/期權激勵方案非常重要。極旅遊公司很多都是傳統旅行社轉型,所以內部股權設計可能存在一些歷史問題,所以在這裡提一下。

第二,商業模式分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商業模式的壁壘在哪裡?極旅行項目需要資源和服務兩手抓,包括在產品、運營、渠道等方面核心的優勢在哪裡?是不是有足夠的行業積累和經驗?

第三,成長性分析。投資還是要看增長,不能以某一時刻的靜態數據去做投資判斷,尤其是極旅遊這個相對小眾的領域,到底公司可以成長到多大體量?天花板在哪裡?什麼時間點可以形成退出的可能性?這是投資方非常看重的。

第四,財務指標。財務數據非常關鍵,客單價、毛利率這是非常硬的指標,相較營收而言,淨利潤更值得關注。復購率在極旅遊公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本身旅遊就是相對低頻的活動,極旅遊又是低頻中的低頻,如果沒有好的復購率,和相應的購買頻次做支撐,極旅遊公司是很難走出來的,這和商業模式與成長性也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戶外品牌--極地(ONEPOLAR)
    )  產地:中國  網址:http://www.onepolar.com  極地是英國極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在歐洲,極地(ONEPOLAR)自1990年起就一直為熱愛戶外運動、戶外露營及旅遊人仕提供最好的背囊、服飾及裝備。  在中國,極地(ONEPOLAR)從1999年開始在大陸生產、銷售,其中主導產品---背囊以其優良的品質深深地吸引著大批極地(ONEPOLAR)的忠實顧客。
  • 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鄭松興一行到訪中建鋼構
    摘要:11月8日,華南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鄭松興一行到訪中建鋼構。中建鋼構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宏,副總經理葉國新,副總經理徐重良出席活動   11月8日,華南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鄭松興一行到訪中建鋼構。
  • 馭星速訊 | 中國電科54所與航天馭星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2020年5月26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與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在航天馭星測控大廳舉行了商業遙感測控衛星地面站天線合同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中國電科54所副所長張旺、產業發展部副部長許向陽、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常務副總裁董瑋等雙方領導共11人出席了籤約儀式。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首先對中國電科54所張旺副所長及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接著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等,並表示希望雙方可以藉此機會在商業航天上下遊產業鏈上有更廣泛深入的合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順利執行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測控任務
    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為搭載該火箭升空的九天微星「瓢蟲系列」衛星中的6顆衛星提供了商業測控服務,其中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至此,航天馭星2018年提供測控服務的衛星數量達到15顆,最近已連續2次為百公斤級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
  • 黃文信辭任力豐(集團)(00387)執行董事
    原標題:黃文信辭任力豐(集團)(00387)執行董事   力豐(集團)(00387)發布
  • 顏偉會見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董事長汪群斌
    10月29日,區委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兼)顏偉會見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董事長汪群斌一行。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復星創富董事長唐斌,區領導魏小紅、黃紅、陳炯,重慶經開區領導張進參加。顏偉代表區委、區政府、重慶經開區對汪群斌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負債千萬,曾是一公司執行董事
    泉州晉江一公司執行董事江某 尋找財富風口 盲目擴張商業版圖 結果欠下千萬巨債無力償還
  • 馭星速訊 | 逆勢開花 蓄勢啟航——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2020年3月17日,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作為航天馭星在西北地區的分支機構,西安研發中心承擔著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的重要任務,是航天馭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陝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在航天運載動力方面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
  • 康健國際醫療(03886):蔡加怡提呈辭任執行董事
    公告 康健國際醫療(03886):蔡加怡提呈辭任執行董事 2019年11月12日 21:07:36 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康健國際醫療(03886)發布公告,於2019年11月12日,蔡加怡提呈辭任執行董事;許家驊提呈辭任執行董事;李植悅提呈辭任執行董事;陳永樂提呈辭任執行董事;房海燕提呈辭任非執行董事; 陳錦浩提呈辭任非執行董事;何國華提呈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 原國家電網副總會計師李榮華出任中國移動執行董事、財務總監
    原標題:原國家電網副總會計師李榮華出任中國移動執行董事、財務總監    近日,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成立三周年特別報導
    如今的中衛市,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氣候環境,已實現換道超車,發展成為與貴州齊名的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商業航天的必爭之地,成為航天馭星發展規劃的關鍵環節。2017年5月27日,作為國內第一個為衛星提供商業測控服務的民營企業,航天馭星在中衛市設立了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馭星),在商業航天的路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
  • 獲數千萬Pre-A輪投資,馭能科技繼續打造新型軟磁材料技術平臺
    在已經進入的智慧型手機和智能穿戴設備市場之外,馭能科技會開發5G通信用電磁兼容(EMC)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用電磁兼容(EMC)材料兩條新的產品線。最終,馭能科技希望成為一家以新型軟磁材料技術服務不同行業的平臺型企業。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驚豔亮相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作為我國商業衛星測控領域的開拓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馭星」)受邀參展,驚豔亮相,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航天科技領域同仁和航天愛好者的圍觀。航天馭星的測控系統可服務從3U立方體衛星到數百公斤級的遙感、通信業務衛星,覆蓋了U、V、S、X、L等多個頻段,滿足了商業衛星靈活、便捷、可靠的測控和數據收發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馭星在本次展會上用PC端展示了空間碰撞預警及碎片監測項目(SatHD-RMCS),該項目基於航天馭星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優勢合作,可對外提供衛星測定軌、空間碎片監測、衛星碰撞預警、衛星離軌監測、衛星應急管理等服務。
  • 邱斌獲任為中國再生醫學(08158)執行董事
    原標題:邱斌獲任為中國再生醫學執行董事。中國再生醫學公布,邱斌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自2020年5月20日起生效。 ......
  • 王明析接替王明澈獲任通達集團執行董事
    王明析接替王明澈獲任通達集團執行董事 2020-01-06 18:28:58 來源: 智通財經
  • 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科研團隊在馬兜鈴酸導致肝癌...
    7月20日,肝病領域國際權威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在線發表上海交大韓澤廣團隊最新研究成果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Mouse and Human Liver Cancers,該研究進一步深層揭示了馬兜鈴酸暴露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是人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 馭光科技完成億元B輪投資,加強微納光學器件與深度算法布局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1月2日,馭光科技完成B輪億元投資,清控銀杏領投,凱輝汽車基金、啟迪之星、中關村啟航基金跟投,順為資本、百度風投等老股東繼續跟投。天眼查顯示,馭光科技在2016年5月9日完成千萬級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真格基金聯想之星。2017年11月1日,馭光科技完成A輪6000萬元投資,順為資本、百度風投領投,真格基金跟投。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商業航天30強」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秉航天之夢,問未來之旅。航天馭星將持續發揮馭星力量,探索航天測控的無限可能,助力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 【視頻】肖亞非會見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謝承潤一行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張忻珏 李振華 林寶琨)9月8日下午,在東莞全球先進位造招商大會開始前,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會見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承潤一行下來,也將出臺相關的產業配套政策,推動這一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熱誠歡迎廣大生物醫藥企業來東莞投資興業。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2017年7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長徵商業發射用戶大會,本次大會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門、航天系統內衛星研製單位、多家民營航天企業、研究所、大學和金融投資機構等參加,200餘位業內及相關人士齊聚北京,共商商業航天的未來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