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清潔工——蜣螂

2020-12-03 葉斌談科技

說到蜣螂可能許多人都不熟悉,但是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屎殼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蜣螂類昆蟲的相關信息,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蜣螂頭部前端扁平呈鏟狀,觸角鰓葉狀,鰓葉部分多細毛,複眼大而突出,鞘翅能將全部腹部遮蓋住。前足挖掘式,脛節外側具銳利的齒狀構造,其位置靠後,著生在身體的後部,其脛節末端有一個端距。

1、蜣螂類中的金龜甲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入藥的蜣螂類中的金龜甲,藥名為大將軍。全蟲含蜣螂毒素,有毒成分約佔1%。用小白鼠做試驗,注射蜣螂素後,引起煩躁不安,數十分鐘後會痙攣死亡。經白兔試用,能引起一時性血壓下降,呼吸振幅加大,節律變快。有鎮驚、化瘀、止痛、攻毒、通便等功能,

2、採集與飼養

金龜甲(食糞類)的藥用部分為乾燥成蟲,以雄性全蟲為佳品。夏秋季是金龜甲的盛發期,利用其趨光性誘捕成蟲,或在路旁、草地的牛糞堆下(先鏟去糞,見地面有洞孔處)挖掘。採到成蟲後,按形態特徵分種,清水洗淨,沸水速燙至死,撈出控水、曬乾、炭火烘於,或放入40℃烘箱內烘於,乾燥後儲於防蟲、防鼠、乾燥通風處保存備用。食糞金龜的飼養,遠比食植性種類困難。

其原因有三:一是,食糞金龜成蟲的活動能力強。為尋找適宜的人畜糞便及配偶,常作遠距離飛翔,在小範圍飼養,難以改變其習性;二是,成蟲選偶交配後,則互助以糞作球,並推滾糞球尋找適宜場所或挖洞埋球、產卵。一雌要產卵數十粒,就要作球、推球、挖洞、埋球許多次,在人為控制飼養條件下,很難滿足此種行為及其習性;三是,一個糞球恰好是一隻幼蟲的生活室及全發育階段的飼料,並在球中(土繭或土室)化蛹,直至羽化為成蟲。更由於生活周期長,至少1年以上完成1代,佔有的時間長、空間大,即使較大的飼養坑池,年收穫量也極有限。從人力、物力及投資等經濟效益考慮,飼養不如到野外捕捉採收方便,但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角度著想,則應有節制地捕捉,如滿足不了藥用需求量,則應捕養結合。

飼養糞金龜的飼養坑(池)面積要大些、深些,坑或池的底部要填入50釐米深的半砂壤土,並適當壓實,上部要留有50釐米高的坑池圍牆。土表的一頭堆上尚未腐熟的人畜糞便(牛糞為主),另一頭裸露出土面,作為成蟲倒糞和滾動糞便成球的空間。坑或池口用窗紗和木材做成框蓋罩住。

將野外採來的成蟲,雄雌按l:2之比,施放於坑池內。在飼養過程中的適宜溫度為20℃~25℃,土壤含水量以15%~20%為宜,但放有糞便的一頭,溼度要偏高些,使堆糞上幹下溼成稠糊狀,有利於成蟲取食和便於使糞能搓揉成球狀。如溼度達不到要求時,要灑水增溼或用青草覆蓋。在人為控制下飼養,因空間有限,常見有雄爭雌和搶奪糞料而互相格鬥或追逐的現象,要在坑池中放置起阻隔作用的磚石塊。

坑池做好後,可在盛夏炎熱的中午到放牛的牧場去採收成蟲,1平方米中投放10隻雄蟲、20雌蟲為好。在自然條件下,成蟲產卵於其搓揉成的球形糞團中,但在飼養密度較大的情況下,成蟲也產卵於糞堆下的淺土中,卵孵化後的幼蟲,也有用身體將糞便擠壓成糞塊,並在其中生活和取食,但因受到蟲體之間互相干擾,發育緩慢,成熟後的體型也較小。

飼養糞金龜的坑和池,要設置在距居室較遠處,並準備防雨設備。

糞金龜無論成蟲或幼蟲均喜食新鮮糞便,因此,一次投人的飼糞厚度不能超過10釐米,待其取食或翻動成蜂窩狀時,可適量灑些清水,將糞便稀釋後仍可維持一段時間,當發現灑水後也無漿狀物質滲出.只剩有粗糙纖維和未消化的殘渣時,就應將上層約5釐米的幹糞渣輕輕取出(過深會傷害卵和尚未穩定下來的幼蟲),並及時補充新鮮糞便至原來的厚度。如將新鮮人畜糞便稀釋成粘液狀,定期均勻地潑澆在粗糙的纖維和殘渣上,也可免去更換舊物之勞。

糞金龜的藥材成分,為完整的乾燥成蟲,因此,當成蟲繁殖完後代,經過20餘日而自然死亡後,可撿起曬乾入藥。氣溫下降到15℃下時,過冬的幼蟲便逐漸向深土層轉移,停止取食,進入冬眠狀態。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應在池內的糞堆上鋪撒麥、糠、碎麥秸、稻草等既保溫又透氣的物質,保護其安全度過冬天。翌年當氣溫回升到10℃以上時,要撤掉覆蓋物,視乾燥程度,適當灑些水,促使過冬幼蟲早日復甦,取食發育。

由於糞金龜需1~2年才完成一個生活周期,要想較大量地飼養,應設置兩個以上坑、池,隔年交替投放或採收成蟲,才不會因翻動土層而幹擾幼蟲正常生活。

有關蜣螂的介紹就到這裡了,蜣螂的價值很高,可謂集眾多價值於一身,如對自然生態價值,對人類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等等。各位朋友覺得蜣螂還有哪些價值呢?

相關焦點

  • 蜣螂——屎殼郎
    世界上約有 2300 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鑽進牛糞裡的蟲類,可以將糞便滾動成球狀,推行向前。主要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又名「莫多昇」。型為略扁的 橢圓形,體長 5~30 毫米。體色大多為略帶光澤的黑色,也有褐色的。頭扁平,前肢矯健,雄性頭部有角,是一種 完全變態昆蟲。
  • 這位清潔工有點萌 | 昆蟲記之《蜣螂》
    蜣螂第一次被人們談到,是在六七千年以前。古埃及的農民,在春天灌溉農田的時候,常常看見一種肥肥的黑色的昆蟲從他們身邊經過,忙碌地向後推著一個圓球似的東西。古埃及人認為蜣螂的動作與天上星球的運轉相合。他們以為這種甲蟲具有天文學知識,因而是很神聖的,所以他們叫它"聖甲蟲"。他們又認為,甲蟲滾的球體,裡面裝的是卵子,小甲蟲是從那裡出來的。
  • 自然界清道夫:蜣螂,重任在身的真·勞模
    這種靈巧滑稽的小昆蟲,就是通常所說的蜣螂或屎殼郎,也有稱它為糞金龜或牛屎龜的。孵出的幼蟲以現成的糞球為食,直到發育為成年蜣螂才破卵而出。 而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小小蜣螂的身上,它們不辭勞苦不怕髒和氣味的衝擊,兢兢業業清理糞便,為大家帶來煥然一新的環境,是大自然中的真·勞模啊。 蜣螂的視網膜對月光的偏振極為敏感,能夠依靠月光偏振進行較為精確的定位,從而能夠在外出「覓食」時不會迷路。
  • 蜣螂
    蜣螂【偽品】某些糞金龜蜣螂藥性:【本經下品 蜣螂 味鹹寒。主小兒驚癇瘈瘲,腹脹寒熱,大人癲疾 狂易。 吉(蟲旁)螂。】味鹹,微寒,入足厥陰肝經。善破癥瘕,能開燥結。(《本事方》推車散)④治小便血淋:蜣螂研水服。(《鮑氏小兒方》)⑤治疳:蜣螂裹燒熟,與兒食。(《韓氏醫通》)⑥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洩瀉:黑牛兒燒研,每服半錢或一錢,燒酒調服。小兒以黃灑服。(李延壽)⑦治痔漏出水:蜣螂一枚。陰乾,入冰片少許,為細末,紙捻蘸末入孔內,漸漸生肉,藥自退出。(《綱目》)又方:用蜣螂焙乾,研為末,先以礬湯洗過,再加藥末敷貼。
  • 蜣螂 - 蜣螂報價_行情_供求-中藥材天地網
    品       名:蜣螂 別       名:蛣蜣,天社,轉丸,弄丸,推丸,胡蜣螂,推車客,天水牛,推屎蟲,黑牛兒,鐵甲將軍,大烏殼硬蟲,夜遊將軍,屎蜣螂,滾屎蟲,車屎客,牛屎蟲,推車蟲,大將軍
  • 埃及人把蜣螂當護身符
    蜣螂,俗稱屎殼郎。在埃及,蜣螂的造型非常之多,壁畫上有,雕塑裡有,甚至婦女佩戴項鍊的掛墜也有許多是蜣螂的造型,而不少人手上的大戒指,乍一看,整個兒就是一隻活脫脫的大蜣螂。    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埃及人怎麼如此喜歡蜣螂,這玩意兒到底象徵著什麼。現在,置身開羅,天天與埃及人接觸,又翻閱了大量阿拉伯書籍報刊,總算弄明白了其中之所以然。
  • 科學百匯 | 蜣螂——自然界的清道夫
    蜣螂,又稱糞金龜、屎殼郎,分布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廣闊大陸上。
  • 科學網—蜣螂的「銀河定位導航系統」
    大象後面跟隨著蜣螂大軍。成千上萬隻蜣螂從地下鑽出來,巨蜣螂是蜣螂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大象糞便在它的食譜上佔據重要位置。也正是由於它們的「勞動」使得土地肥沃起來,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巨蜣螂在其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
  • Scarabaeus&Kheper屬蜣螂簡介
    該類蜣螂最大的特點是頭部以及前肢上的巨大耙狀凸起。Kheper主要分布於非洲,而Scarabaeus從非洲到我國新疆地區都有成員分布,是較常見的蜣螂物種。他們全數以糞便為食,也是經典的會滾糞球的蜣螂,部分研究表明該類蜣螂能通過夜晚的星空導航以便確定自己的前進方向。
  • 蜣螂:非洲獨特的文化符號(環球走筆)
    南非世界盃開幕式給人印象十分深刻,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第四章《非洲血脈》中那隻龐大的「蜣螂」了。南非著名女歌手馬茲瓦伊與碩大的蜣螂同登舞臺,反映出非洲獨特的文化審美習俗和博大深邃的文化內涵。在非洲人的觀念中,蜣螂有三個美好的寓意和象徵:一是象徵生生不息和旺盛的生命力。古埃及人認為蜣螂是生命輪迴的標誌,將蜣螂尊稱為「聖甲蟲」。
  • 蜣螂- 專區 - 生物谷
    蜣螂(《本經》)【異名】蛣蜣(《爾雅》),天社(《廣雅》),轉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車客(《本事方》),推屎蟲(《孫天仁集效方》),黑牛兒、鐵甲將軍(李延壽),大烏殼硬蟲(《普濟方》),夜遊將軍(《綱目》),屎蜣螂(《本草原始》),滾屎蟲、車屎客(《醫林纂要》),牛屎蟲(《蘇州本產藥材》),推車蟲(《藥材資料彙編
  • 方舟:被稱為屎殼郎的蜣螂崛起了,出行都要帶一群小弟
    它的名字為Prime Dung Beetle(優異的蜣螂,吃激素長大的,下文簡稱為大蜣螂),大蜣螂的體型很大,至於有多大,我們往下看。小蜣螂我們可以把它捧在手上,而大蜣螂,我們只有它的一半高,捧在手心有點難度啊。大蜣螂明顯長得更呆萌,可是小編是這麼膚淺的人嗎?小編喜歡大蜣螂,是因為它視糞土如金錢。
  • 科學家培育出三眼蜣螂:看起來好怪異
    三隻眼睛的蜣螂(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聽起來似乎像恐怖電影裡的某種生物,但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培育這種昆蟲的方法,目的是為研究動物性狀的演化提供線索。研究結果顯示,新的性狀可能通過「徵用」現有基因演化而來,即使這些基因已經用在了其他功能上。
  • 屎殼郎的前世今生 方舟手機版蜣螂馴服與屬性
    在遊戲方舟生存進化中蜣螂可以分解翔來產出油和化肥,一般生存在洞穴之中,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吃翔小能手蜣螂的屬性與分布介紹吧!
  • 古埃及的聖蟲竟是蜣螂,首飾經過它的裝飾,原來會這麼美
    說起這護身符,不得不說一下蜣螂,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當太陽的第一縷光芒照射到大地上,它們就會從土裡爬出來,因此蜣螂也是太陽的化身,代表著永生和復活,在古埃及的壁畫和首飾中經常可以看到蜣螂的存在。壁畫上的蜣螂有3對足,共30節,代表了一個月30天,而它們滾屎球的運動則是星體運動的象徵,因此在他們的眼中,蜣螂是神聖的。
  • 【蟲譜大觀】「守株待糞」:蜣螂的一種覓食策略(鞘翅目Coleoptera金龜科Scarabaeidae)
    蜣螂是金龜科Scarabaeidae蜣螂亞科Scarabaeinae的統稱,是非常為人熟知的一類甲蟲,它們在生態系統能流、物流以及人類文明發展中扮演著與眾不同的角色
  • 陪娃刷動畫片,看到愛攀比的蜣螂、囤積癖松鼠和害羞猞猁…
    蜣螂:因為「圓糞」而相遇比如第2集中登場的蜣螂:除了腦袋的形狀稍微有點「不對頭」之外,還原度還不錯的蜣螂 | 《萌雞小隊》劇照這位帥氣的蜣螂叔叔踩著一個褐色的、表面粗糙的球體登場。如果我們仔細看蜣螂的手的話,就能看出第一對和第二對有明顯的區別:第一對手看起來沒有「手掌」的部分,還長著幾根尖刺狀的物體——這正是蜣螂的第一對足區別於其他昆蟲的一個顯著的特徵。蜣螂的第一對足的「前臂」部分(脛節)特化成了一個兼具釘耙和挖掘鏟功能的形態,而最前面「手掌」部分的跗節則退化了。
  • 聖甲蟲,拯救者,銀河引領者:一本味道之書道盡糞便與蜣螂的秘密
    糞便,聽起來比較讓人心理不適,但是糞便在自然生態的循環與平衡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就連昆蟲學家法布爾也曾經深入地觀察過蜣螂這種生物,並將之寫進了《昆蟲記》。在這本書中,第一篇就是關於蜣螂的,法布爾稱之為「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