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副校長周建華

2021-01-08 吉安新聞網

原標題:有優質的教師才有優質的課程 教師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商亮 王琦)「科學教育要從基本知識和技能開始,但是又不能止步於此,因為科學素養培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日前,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圍繞「怎樣讓家長、學生關注科學素養的培養?」,強調了「科學素質教育」作為立德樹人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和必要性,同時,作為一名長期以來關注創新人才培養,關注學生科學素養提升的教育工作者,周建華也圍繞「學校如何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等話題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科學教育要從基本知識和技能開始 但不能止步於此

根據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秋季開學起,小學科學課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起始年級延伸到小學一年級。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

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科學家走進了中小學,如何進一步讓家長、學生重視科學素養的培養?周建華在採訪中表示:「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每一位公民的科學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的未來靠創新。創新的源頭在科學素質教育,科學素質教育的基礎在中小學。」

他強調,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解決兩個根本問題:一是教育要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要培育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以應對未來社會的高度的不確定性。「這兩方面,都需要學生有很好的科學素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科學素質教育是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教育要從基本知識和技能開始,但是又不能止步於此,因為科學素養培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

周建華認為,我國當代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培育主要面臨以下困難:一是在思想上,對科學素養培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二是在課程上,培育科學素養的課程體系尚未有效建構;三是在課堂教學方法上,以知識為主,以教師教授為主仍佔主導地位;四是科學素養培育的資源,如場地、實驗材料、中小學與大學科研院所的聯合培養、社區資源等較為匱乏;五是科學教師隊伍嚴重不足,不能適應當今科學素養培育的要求。

周建華認為,未來,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需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二是以課程為統領,切實加強科學素養培育;三是將探究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四是注重科學素養培育的綜合性。既注重不同學習領域的綜合,又注重不同能力培養的綜合,還要注重在語文、數學、英語等諸多學科的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會四能」是一名「專家教師」成長道路上的最重要階梯

對於教師的成長階梯,周建華有清晰的判斷和理解,他眼中的教師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手中有書」,這種教師自己能準確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這是基本合格的教師水平」;第二種是「胸中有法」,老師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習得教材中的知識和技能,培育學科核心素養。在周建華看來,「這是骨幹教師水平」;第三種老師是「目中有人」,他們能高效地教書育人,這才是周建華心中「專家教師」的水平。

「人大附中對教師提出了『四會四能』。第一,會做,能上課;第二,會說,能交流;第三,會寫,能研究;第四,會帶,能引領。這『四會四能』是一名教師從基本合格教師,成長為專家教師的四個最重要的階梯。」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偉大時代的教育,必然呼喚一流教師培養造就一流的新時代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影響非常大,科學素養培育也是如此。」他用自己學校一名老師的例子生動的闡釋了「沒有優秀的師資,無法培養拔尖的學生」這個論點。

周建華介紹說,這名老師是北大的生物博士,本身對食蟲植物非常感興趣,促成學校建成了食蟲植物大棚和高端實驗室。這名老師開設了食蟲植物選修課,引發學生研究興趣,讓學生們進行科學研究,發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時,這名老師還與美術老師聯手,開設植物繪畫插圖選修課,這樣既培育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又培育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兩者珠聯璧合。而老師自己,通過在高端實驗室裡研究不同的植物特性,也出版了自己的專著《食蟲植物》,「科學素養培育有兩方面的任務,一是普及,另一個是提高。這名老師在這兩方面做得都非常出色,特別是在提高方面。」

有優質的教師才有優質的課程 教師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需要搭建諸多平臺,藉助諸多資源,讓學生去嘗試,「在嘗試中發現興趣,在興趣中發展素養,在長期的堅持中培育創新人才。」在周建華看來,經歷是一種財富。學生的成長經歷是非常重要的成長財富。「豐富的經歷將帶來豐富的成長。因此,學校要帶給學生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學校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主要靠教師去設計和實施。」

「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是創新人才的一體兩翼。如果一翼長一翼短,則創新人才很難騰飛;即便勉強起飛,也只能在原地『打轉轉』。」因此,周建華認為,「既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又要注重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兩者不可偏廢。」

周建華指出,學校至少應該從四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一是課程,這是培育科學素養的載體,要建構好學校科學素養培育的課程體系;二是課堂,這是培育科學素養的陣地,重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典型的探究過程,掌握典型的科學方法,積澱獨特的科學體驗,發展科學素養;三是資源,這是培育科學素養的保障,如科學名家報告,高端實驗室建設,社區科學教育基地建設,與大學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等等;四是教師,這是培育科學素養的關鍵。周建華強調:有優秀的教師,才會有優質的課程。「況且,教師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相關焦點

  •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首次迎來初一新生,未來將創建高中航天特色實驗班
    今天,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迎來了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同時也是新校址正式啟用的儀式。這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自2017年建校以來的一個歷史性時刻。今年該校迎來了首批初一新生。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以《初心點亮「人航」》為題致辭。周建華校長分享了人航的初心,即初心點亮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初心點亮同學們的人生航程。
  • 人大附中:海澱教育的旗幟與豐碑
    從站著不走的市長到4700多所聯盟校2019年6月,拉薩市政府與人大附中聯合總校、人大附中簽訂協議,共同創建人大附中拉薩幸福學校。這已是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的第27所成員校。 這所學校校長由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副校長舒大軍擔任。
  • 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舉辦暑期教職員工崗位培訓會
    日前,在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舉辦的「2019暑期教職員工崗位培訓會」上,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人大附中名譽校長劉彭芝結合自身經歷勉勵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長、教師、專家學者和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各成員校的教職工時說。
  • 北京市回應「人大附中一家長感染肺炎去世」
    北京市回應「人大附中一家長感染肺炎去世」:相關人員已居家隔離,未有家長和師生染病現象。人大附中,資料圖1月27日,北京衛健委發布消息稱,當日出現一例感染者死亡的情況。該男子50歲,1月8日前往武漢,15日返京後出現發熱症狀,21日到醫院就診,22日確診,27日病情惡化,因呼吸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 高中生寫房價調查報告 人大附中研究性學習展風採
    17日,記者在人大附中校園內被一塊展板吸引過去,幾位高二學生正在推介他們的「課題」:《中關村中小學分布對其周圍房價的影響》,電腦裡還有一份一萬多字的調查報告,記者幾乎不敢相信這齣自她們之手。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展示只是人大附中年度研究性學習展評的一個縮影。
  • 人大附中同學常說:「少壯不努力,高考去隔壁!」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北京人大附中流傳甚久的一個段子。一定程度上,它是人大附中的「民間版校訓」。這個「民間版校訓」的意思不難理解:作為人大附中的學生,如果上學不好好努力,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可能就只有去隔壁的那所大學讀書了。可是,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有個疑惑,人大附中隔壁的大學,到底有多不好?才會被同學們如此「埋汰」。
  • 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到蘆山縣調研人大工作
    12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興品、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羅強一行來我縣召開人大工作專題調研座談會。縣委書記周建華,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高永洪參加會議。會上,高永洪對我縣人大工作和建設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匯報,相關人員和各鄉鎮(街道)就人大工作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言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李伊林對我縣人大工作和建設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
  • 周建華:數字時代,我們如何促進教育變革?
    12月26日,在中國日報社·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共同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學校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做出如上表述。
  • 人大附中公開課 高一地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視頻
    人大附中公開課 高一地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視頻 http://gaozhong.eol.cn/  來源:  作者:  2010-12-29  字體:大 中 小 2009-2010年度上學期11月19日人大附中公開課, 高一地理
  • 人大附中「網紅」物理老師李永樂的理想與現實
    現實生活中,生於1983年的李永樂是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師,循規蹈矩地上課、下課,為學生構建物理世界,和學生一起「開黑」,還因為遊戲玩得不錯被稱為「人大附中第一蔡文姬」。這天,他在黑色衛衣外套了一件墨綠色衝鋒衣,往返於視頻裡和講臺上,也往返於「網紅」和「李老師」之間。
  • 人大附中公開課 高一通用技術《三視圖及其畫法》視頻
    人大附中公開課 高一通用技術《三視圖及其畫法》視頻 http://gaozhong.eol.cn/  來源:  作者:  2010-12-29  字體:大 中 小 2009-2010年度上學期11月20日人大附中公開課,高一通用技術
  • 北京經開區棒壘球聯賽落幕 人大附中分校包攬冠亞軍
    比賽經過七周十四天的角逐,最終,由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的「象隊」和「虎隊」分獲學生棒壘球聯賽冠亞軍;企業職工聯賽分別由「人大附中經開實驗學校家長鷹隊」、「東南國際旅行社隊」和「京東方」奪得比賽冠、亞、季軍。
  • 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的網紅之路
    直到2019年4月,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在西瓜視頻上擁有了295萬粉絲,被大眾稱為「科普網紅」。3月,他參加了央視《sk極智少年強》節目錄製,在一塊黑板前講解知識點。但李永樂知道自己並非網友所說的「無所不知」。前後畢業於北大和清華,本科時的李永樂卻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入職於人大附中成為一個普通教師和競賽教練,六年適應期帶來的壓力讓他至今難忘。
  • 2020全國百強中學出爐,不出意外,人大附中第一,衡水中學第二
    2020全國百強中學出爐,不出意外,人大附中第一,衡水中學第二。可以看出來,人大附中和衡水中學在我國高中的地位還是處於超然狀態。尤其是衡水中學,常年壟斷河北優秀生源,造就了河北上重大學的考生幾乎一半都來自衡水中學。
  • 人大附中校本課程-《趣味物理實驗與電子製作》-(10/11)
    人大附中校本課程《趣味物理實驗與電子製作》由吳月江、王玉麗老師授課。本課程主要包括趣味性物理實驗和趣味電子製作兩部分,以實踐動手為主,同時穿插相關的理論知識介紹。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趣味性物理探究實驗和電子製作,增強初中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 人大附中只招名校碩博是浪費?美德普通中小學教師碩士是標配!
    一、人大附中只招名校碩士博士是浪費嗎?人大附中在國內中學屆是一個傳奇,流傳著「高中不努力,大學上隔壁」(隔壁為人民大學)的民諺,而在人民大學裡也流傳著「大學要努力,為了孩子上隔壁」的勵志語。正是這樣一個高中,曾經多次因為招教師只收名校碩士博士而遭到質疑,認為是人才浪費。
  • 2020年全國重點中學排行榜,衡水中學佔據榜首,人大附中排名第10
    人大附中這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在此次排名中僅排名第10,不過這也與人大附中學生的個人規劃有關。在2019年共獲得35名數學一等獎、23名物理一等獎、10名化學一等獎、5名生物一等獎,共計73名省一等獎。
  • 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積累近千萬粉絲也想撕掉「網紅「標籤
    視頻錄製間是人大附中用來給學生做競賽培訓的教室。因為使用頻率不高,李永樂會趁著沒人時過來錄課。當學生走出校園,李永樂就開始了「小作坊」式的生產——從前期策劃、錄製到後期剪輯、上傳都是他一個人。3月26日這一天,李永樂準備談一個腦洞有點大的話題——朝天開槍,子彈掉下來會打中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