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站著不走的市長到4700多所聯盟校
2019年6月,拉薩市政府與人大附中聯合總校、人大附中簽訂協議,共同創建人大附中拉薩幸福學校。這已是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的第27所成員校。
這所學校校長由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副校長舒大軍擔任。舒大軍曾外派,擔任過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校長6年,曾去西藏支教,擔任拉薩中學副校長2年,他是人大附中教育幫扶外派的70多名優秀幹部、教師中的一位。
人大附中教育幫扶的探索之路,得從一個站在校園裡不走的市長講起。2002年,人大附中校園裡來了一位市長。這位河南某地級市的市長參觀完人大附中後,覺得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教育環境、師資隊伍太好了,提出「能不能把人大附中搬到我們那裡去,讓我們的孩子也享受名校的教育?」
劉校長笑著對這位市長說:「我們要先練內功,還真沒有這個計劃。」
市長的回答也很乾脆:「您要是不答應我就站在你們學校不走了。」這位市長還真是說到做到。第二天,校辦工作人員向校長匯報說:「那位市長還在校園裡轉呢。」
這讓劉校長和人大附中的領導們深受觸動。這位市長的請求就是邊遠地區孩子和家長的心聲啊!就這樣,從2002年開始,人大附中先後與河南新密、延慶永寧、貴州畢節、寧夏六盤山等中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合作辦學。
劉彭芝說:「一所學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蘊含在自己的校園內,大生命則體現在整個教育事業中」此後十幾年間,人大附中先後幫扶了20多所學校。為了實現對這些學校的統籌管理,為優質教育資源的持續輻射和共享提供機制、體制上的保障,2012年9月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成立。
為了實現人大附中社會責任的最大化,讓更多邊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2005年,人大附中發起成立「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依靠這個公益性網絡平臺,把加入聯盟的各地名校的優質課程上網,供更多的學生、教師學習分享。「聯盟」成立後,迅速輻射到全國32個省市區,目前已發展聯盟校4775所,惠及全國90多萬師生。2013年8月,人大附中又開展了「雙師教學」實驗,將校內優質課程同步播放給邊遠地區的農村學校。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的200多所鄉村學校進行推廣。
從最早的工農速成中學到中國基礎教育的NO.1,人大附中,海澱教育的旗幟與豐碑,70年鑄就的榮耀與輝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