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 風眼視頻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探測器將繞地飛行200多天並進入火星軌道,明年4月份,一臺火星車將被降落到火星表面,並工作90天。

去火星,需要哪些硬性條件?本文從時機、運載工具、飛行過程等角度為大家解讀。

首先是時機。

選擇此時在海南文昌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說是天時地利。

今年6月到8月,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探測器飛行起來省時間還省燃料。

下個這樣的窗口期要等兩年多。

所以今年有3個國家都要探測火星,周一,阿聯在日本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接下來是美國。

而文昌發射中心的地理緯度低、離赤道近,探測器發射後變軌簡單,還能省下不少燃料。

第二是要有火力夠猛、實力夠強的運輸工具——火箭。

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熟悉的「胖五」,這個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00多噸的大力士,能載重25噸,相當於能把16輛汽車送入太空,而 「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才5噸。

全球火箭性能排名,胖五能位列第三,所以說運載工具不是問題。

第三是精準無誤的軌道運算——探測器前往火星只能通過「霍曼軌道轉移」。

探測器先繞著地球飛行,然後瞬間加速進入一個橢圓形的轉移軌道,在橢圓形的近供點加速進入火星軌道,等接近火星軌道時,探測器要「剎車」降低速度,讓自己被火星捕獲。

這種軌道變化的方法,就被稱為「霍曼轉移」,耗時6個月到11個月不等,轉移過程的幹擾因素非常多,包括其它天體幹擾、太陽風、空間輻射等。

從1961年至今,全球火星探測活動達40多次,但是成功變軌進入火星軌道的只有19次,可見其中的難度有多高。

第四,探測器的各部分要足夠皮實、自主能力強。

一般火星探測有四種方式:飛掠、環繞、降落、巡視。

「天問一號」的任務是要一次挑戰「繞、落、巡」,所以此次的探測器包括三部分——環繞器、著陸器和火星車。

而進入火星軌道後,一大難關就是要將著陸器和火星車送到地表,他們需要在7分鐘內,將時速從兩萬千米降低到零。

這個過程也被稱為「恐怖7分鐘」,人類現有的44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只有9次安然度過「恐怖7分鐘」。火星幾乎是著陸器的「墳場」。

再加上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信有44分鐘延遲,著陸器相當於「盲降」,必須自主完成超過1000多個降落動作,對著陸器的要求極高。

當著陸器順利將火星車送到了火星地表,真正的任務才剛開始。

火星雖然被稱為太陽系中跟地球最相似的天體:

有地殼、地幔、地核,直徑是地球的一半,表面積約等於地球的陸地面積,表層有高山、平原和峽谷,甚至還有河流的痕跡;

一天有24小時37分左右,也有四季交替、五帶劃分,南北極被冰川覆蓋;

空氣中有少量的氧氣、氮氣、氬氣和水蒸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但火星上的天氣非常極端,從龍捲風到全球性沙塵現象經常發生,有時沙塵暴還會持續數月,破壞力是地球12級颱風的6倍,從天空望去全是土。

「天問一號」的火星車需要在極端條件下,在90天內完成5項任務——探查火星地貌和地質構造;分析火星土壤特徵,尋找水冰分布;分析火星表面物質成分;調查火星大氣與氣候;探測火星電磁場、重力場等物理場。

要完成這些任務,對探測器的要求極高。

其實從17世紀望遠鏡發明以來,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在1840年就有了首張火星地圖;60年代,美蘇爭霸期間,就有12顆探測器被爭相送往火星,蘇聯在1971年首次將探測器落到火星表面。

而中國直到1970年「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才拉開我國航天活動的大幕,50年間一路追趕,本來在2011年和俄羅斯合作,發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2013年,我國專家組就確定要自己探索火星,並且制定了「兩步走」方案,先在2020年實現「繞、落、巡」,然後在2030年前實現火星取樣返回。

加上最近阿聯和中國,全球總共有46次探火活動,包括美國21次,蘇聯和俄羅斯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阿聯1次、中國1次。

現在仍在火星軌道環繞的有美國、歐洲、印度的探測器,在火星地表工作的有美國的「洞察號」和「好奇號「、歐洲和俄羅斯的「火星生物學」、歐洲的「火星快車」。

最後,這次「天問一號」只是發射任務的代號,是2013年向網友徵集了3萬多個名字,經過300多萬票才敲定的,「天問」源於屈原長詩,寓意為探求徵途漫漫。

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 iFeng科技

相關焦點

  • 點火升空視頻!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點火升空視頻!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星即將迎來中國的問候
    剛看到西瓜視頻的直播,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有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經過幾個月的長途奔襲,它將抵達火星,帶來來自中國的問候,留下中國的痕跡。你好火星,中國來了。 當我得知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的時候,不禁拍案叫絕,航天系統取名字的功力真是厲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飽含中國文化內涵。《天問》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傑作,堪稱奇文,與天文相關的幾句我摘抄出來: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在?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如此宏大的世界觀,如此宏大的世界架構,如此徜徉恣肆的精神觸覺,堪稱奇絕。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遙三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熟悉的「胖五」,這個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00多噸的大力士,能載重25噸,相當於能把16輛汽車送入太空,而 「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才5噸。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點火升空視頻!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發射深空探測器,需要運載火箭提供足夠的發射能量,使探測器獲得足夠大的初始速度。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升空
    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長徵五號火箭將在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天問一號。據推測,發射升空時間將定於7月23日,即發射窗口的開啟時間。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人民日報客戶端 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日報7月23日文昌電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7月23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將於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來了
    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天問一號」將承載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在火星表面完成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科學數據,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由於我國之前並未發射過環繞火星的探測設備,這次任務將完成多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 出徵火星!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航天產業鏈要嗨?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周四午間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了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此前計劃於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內(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實施發射。美國和阿聯也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 由長徵五號發射升空
    雷帝網 樂天 7月23日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剛剛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又稱「胖五」)發射升空。,阿聯的「希望」最先啟程,當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7月底是美國的「毅力」發射,歐空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因為疫情被耽擱了。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從早前公布的消息來看,世界範圍內有4個火星專案計劃正在開發和製造的最後階段,擬在2020年發射前往火星。這其中包括歐洲空間局和俄羅斯的ExoMarsRosalind Franklin rover、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發射任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Hope Mars 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