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分析及檢測基礎知識

2021-01-21 熱加工論壇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屬及其合金內部組織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金屬材料研究領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顯微鏡在專門製備的試樣上放大100~1500倍來研究金屬及合金組織的方法稱為金相顯微分析法,它是研究金屬材料微觀結構最基本的一種實驗技術。顯微分析可以研究金屬及合金的組織與其化學成分的關係;可以確定各類合金材料經過不同的加工及熱處理後的顯微組織;可以判別金屬材料的質量優劣,如各種非金屬夾雜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組織中的數量及分布情況以及金屬晶粒度的大小等。

在現代金相顯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儀器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兩大類。之後會以常用的光學金相顯微鏡為例進行介紹。

一、取樣

(一)取樣部位和磨麵方向的選擇

取樣部位必須與檢驗目的和要求相一致,使所切取的式樣具有代表性。

例如:

上圖中1用於檢驗非金屬夾雜物的數量、大小、形狀;2用於檢驗晶粒的變形程度;3用於檢驗鋼材的帶狀組織消除程度。

(二)取樣方法

1.金相試樣的形狀

①Φ12×12mm的圓柱體。②12×12×12mm的立方體。③其他不規則的形狀。

式樣的稜邊應倒圓,防止在磨製中劃破砂紙和拋光織物。

2.取樣方法

①硬度較低的材料如低碳鋼、中碳鋼、灰口鑄鐵、有色金屬等。

用鋸、車、刨、銑等機械加工。

②硬度較高的材料如白口鑄鐵、硬質合金、淬火後的零件等。

用錘擊法,從擊碎的碎片中選出大小適當者作為試樣。

③韌性較高的材料

用切割機切割。

④大斷面和高錳鋼等

用氧乙炔焰氣割。

二、試樣的熱處理

取下來的試樣有的可直接進行磨製,有的尚需按照相應的標準經熱處理後才能進行磨製,如檢驗鋼的本質晶粒度、非金屬夾雜物、碳化物不均勻等。

1.本質晶粒度試樣的熱處理

(1)滲碳法——用於低碳鋼。

(2)網狀鐵素體法——用於中碳鋼。

(3)網狀屈氏體法——用於共析鋼。

(4)網狀滲碳體法——用於過共析鋼。

(5)氧化法——

1°木炭氧化法 將拋光試樣用木炭覆蓋,加熱至930℃,保溫3h後再將木炭抖掉,在爐膛中氧化5min後水淬。

2°真空氧化法 將拋光試樣在真空中或惰性氣體中加入至930℃,保溫3h後,再通入空氣,經30~60s短時間氧化,最後水淬。

3°熱浸氧化法 將試樣在預先脫氧良好的鹽浴中加熱至930℃,保溫3h,再將試樣移入具有弱氧化作用的鹽浴中浸蝕。浸蝕溫度仍為930℃,浸蝕時間為2~5min,取出後油淬,最後用水清洗、吹乾,置於金相顯微鏡下觀察。

(6)直接浸蝕法——

2、非金屬夾雜物試樣的熱處理

3、碳化物不均勻度試樣的熱處理

二、鑲嵌

1.機械夾持法

適用於表層檢驗,不易產生倒角。

要求:夾具的硬度略高於試樣(低、中碳鋼均可);墊片多用銅或鋁質;墊片的電極電位略高於試樣。

2.塑料鑲嵌法

一種是用環氧樹脂在室溫鑲嵌;一種是在專用的鑲嵌機上進行。

(1)環氧樹脂鑲嵌

要求:材料為環氧樹脂+固化劑+磨料;用於較硬且熱敏感性不高的材料。

(2)鑲嵌機鑲嵌

是在專用的鑲嵌機上進行鑲嵌。鑲嵌機由加熱、加壓、壓模裝置組成。

(3)低熔點合金鑲嵌

配製合金→熔化澆注即可。

上圖為金相試樣冷鑲嵌模具

一、磨光

目的是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

1.粗磨

目的:將取樣形成的粗糙表面和不規則外形休整成形。

要點:

(1)根據檢驗目的確定磨麵方向。

(2)可手工或機械磨製。手工磨製常用於較軟的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採用的工具為銼刀或粗砂紙。機械磨製常用於鋼鐵材料,採用的工具為砂輪。機械磨製時,應注意冷卻試樣,否則發熱易導致金屬內部組織變化。

2.手工細磨

手工細磨是在由粗到細的砂紙上進行。

要點:砂紙平鋪在玻璃板、金屬、塑料或木板上,一手緊壓砂紙,另一手平穩拿住試樣,將磨麵輕壓砂紙,向前推移,然後提起、拉回。拉回時試樣不得基礎砂紙,不可來回磨削,否則易磨成弧形,得不到平整的磨麵。

金相砂紙規格見教材。

手工細磨時應注意:

(1)粗磨後的試樣須清洗、吹乾後進行細磨,直到得到方向一致的磨痕,再更換更細的砂紙,並轉90°後繼續磨製。

(2)磨製時壓力不能過大,否則磨痕過深、發熱嚴重。

(3)磨製軟材料時,應在砂紙上滴潤滑劑。

(4)磨過硬材料的砂紙不得用於軟材料的磨製。

3.機械細磨

常用裝置有預磨機、蠟盤、預磨膏。

(1)預磨機細磨

把由粗到細的水砂紙置於旋轉盤上,加水潤滑兼冷卻,試樣磨麵輕壓在砂紙上,沿徑向移動試樣並與旋轉方向相反轉動,待粗磨痕消失,新磨痕一致即可。

水砂紙與金相砂紙的規格不同。

(2)蠟盤細磨

把石蠟、磨料加熱攪拌均勻,使成糊狀,澆注到預磨機或拋光機上,約5~10mm厚,待冷卻後刮平後即可使用。

二、拋光

金相試樣磨製的最後一道工序。拋光方式有機械拋光、電解拋光、化學拋光、綜合拋光等。

(一)機械拋光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分為粗拋和精拋(拋光粉顆粒大小不同)。較軟的金屬必須粗磨和精磨,對鋼鐵材料僅粗磨即可。

1.機械拋光設備

國產拋光機有單盤P-1和雙盤P-2型,都是由電動機(0.18KW)帶動旋轉盤,轉速為1350r/min。旋轉盤由銅或鋁製成,直徑200~250mm。

2.拋光原理

(1)磨削作用:圖1-15。

(2)滾壓作用:甩出拋光微粉在織物與磨麵間滾動,實現滾壓作用。

3.拋光微粉

4.拋光織物(拋光布)

作用:

1)織物纖維能嵌存拋光粉,能防止磨粉不因離心力而散失。

2)能貯存部分潤滑劑。

3)織物纖維與磨麵間磨削,能使磨麵更加光亮。

5.拋光操作

1)在拋光時,試樣和操作者雙手及拋光用具必須洗淨,以免將粗砂粒帶入拋光碟。

2)拋光微粉懸浮液的濃度一般為5~15%的拋光粉蒸餾水懸浮液,裝在瓶中,使用時搖動,滴入拋光碟中心。

3)拋光碟溼度是以提起試樣,磨麵上的水膜在2~3s自行蒸發乾為宜。

4)拋光時試樣磨麵應平穩輕壓於拋光碟中心附近,沿徑向緩慢往復移動,並逆拋光碟旋轉方向輕微轉動,以防磨麵產生曳尾。

5)極軟極硬金屬的磨製特點

對於銅、鋁、鉛等金屬及其合金,試樣製備時易引起金屬形變層,使金屬擾亂層加厚。常採用手工取樣,手工粗磨,使用新砂紙手工細磨,並在砂紙上滴以潤滑劑。

對於硬質合金試樣,常採用60目軟質碳化矽砂輪粗磨;在主貼盤上灑以200目碳化硼或金剛石粉細磨試樣,並滴入機油潤滑,約2~3min即可;最後在特製的塑料拋光碟上拋光2~3min,拋光時塗以金剛石研磨膏,也可在金屬拋光碟上蒙上尼龍布,再塗金剛石研磨膏進行拋光。

6)鑄鐵及非金屬夾雜物試樣的拋光

鑄鐵中的石墨及金屬中的非金屬夾雜物,在拋光時易拖尾、擴大、剝落,因此多用手工細磨,用肥皂作潤滑劑;也可用蠟盤代替手工細磨,但是必須選用短纖維拋光布。

上圖為機械拋光後的試樣

(二)電解拋光

利用電解方法,以試樣表面作為陽極,逐漸使凹凸不平的磨麵溶解成光滑平整的表面。適用於硬度較低的單相合金、容易產生塑性變形而引起加工硬化的金屬材料,如奧氏體不鏽鋼、高錳鋼、有色金屬和易剝落硬質點的合金等的試樣拋光。

1.電解拋光裝置

包括陽極(試樣)、陰極、攪拌器、電解槽、電解液、電流計等部件。

2.電解拋光原理

電解拋光是電化學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其理論尚不完善。常用薄膜理論來解釋。

電解拋光的進行須依賴於穩定的薄膜,這就需要弄清楚電解拋光特性曲線。

(1)第一類電解拋光特性曲線

(2)第二類電解拋光特性曲線

3.電解拋光介質

電解液液的種類很多,按使用溫度不同分為冷電解拋光液和熱電解拋光液。

4.電解拋光操作

(1)試樣準備 粗磨→細磨至02號金相砂紙;選擇電解液;檢查線路等。

(2)電解拋光參數選擇

(3)電解拋光注意事項

(三)化學拋光

1.化學拋光原理

化學拋光僅使磨麵光滑,並不使磨麵平坦,溶解速度比電解拋光慢,拋光時間較長。

2.化學拋光液及拋光操作

(四)綜合拋光

1.化學機械拋光

把化學拋光液衝淡成1︰2或1︰10,並加入適量拋光粉,在機械拋光碟上進行拋光。

2.電解機械拋光

在化學機械拋光時,在試樣與拋光碟之間接以直流電源,電解液同時起電解液的作用,用電解來加速拋光過程。

上圖為某型號的電解拋光儀

組織的顯示方法很多,可分為化學顯示、電解顯示等

一、化學顯示法(化學浸蝕法)

將拋光好的試樣磨麵浸入化學試劑中或用化學試劑擦拭試樣磨麵,顯示出纖維組織的方法。

(一)化學浸蝕原理

化學浸蝕是一個電化學溶解過程。在金屬中晶粒與晶粒之間、晶粒與晶界之間、各相間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自由能不同,在電解質溶液中則具有不同的電極電位,可組成微電池。較低電位部分是微電池的陽極,溶解較快。溶解的地方則凹陷或沉積反應產物而著色。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光線在晶界處被散射,不能進入物鏡而顯示出黑色晶界,而其它地方呈白色。

1.純金屬及單相合金的浸蝕

2.多相合金的浸蝕

多相合金的浸蝕比較複雜,不僅有選擇性的化學腐蝕作用,同時還有電化學腐蝕作用。

例如片狀珠光體組織中,鐵素體的電極電位低於滲碳體的電極電位,在稀硝酸浸蝕劑中鐵素體為陽極,滲碳體為陰極。當浸蝕時間適當時,鐵素體被均勻地溶去一薄層,但在兩相交界處則被腐蝕較深呈現凹陷,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時,能看到滲碳體周圍有一圈黑線圍繞著,顯示兩相邊界。若降低放大倍數,當物鏡鑑別能力小於滲碳體片層厚度時,只能看出一條條黑線(這些黑線是滲碳體邊緣的兩條邊界線)。若物鏡兼備能力小於珠光體層間距時,則珠光體無法分辨,而呈現黑色塊狀。

(二)化學浸蝕劑

種類繁多,是酸、鹼、鹽類的混合溶液。

(三)浸蝕操作

一般浸蝕操作過程:衝洗拋光試樣→酒精擦洗→浸蝕→衝洗→酒精擦洗→吹乾。

1.浸蝕方式

浸蝕方式有浸入法、擦拭法兩種。

2.浸蝕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1)浸蝕時間及其深淺程度

(2)金屬擾亂層的消除

(3)試樣浸蝕後的清洗和保存

二、電解顯示法

某些貴金屬及其合金,化學穩定性很高,難以用化學浸蝕法顯示組織,可採用電解浸蝕法。如純鋁、純銀、金及其合金,不鏽鋼、耐熱鋼、鈦合金等的浸蝕。

三、其它顯示法

(一)著色顯示的基本原理

首先使試樣拋光表面形成一層程度不等的薄膜,通過薄膜幹涉而增加各相之間的襯度,並使之具有不同的色彩。

(二)著色顯示方法

1.熱染法

將拋光後的試樣在空氣中加熱(<500℃),使拋光面形成厚薄不勻的氧化膜。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由於薄膜的幹涉現象,便呈現不同的色彩。

熱染顯示的步驟:

(1)清洗

(2)氧化

(3)冷卻

2.化學著色法

3.真空鍍膜法(氣相沉積法)

4.恆電位浸蝕法

在恆定的正極電位下,在一定成分的電解液中,經一定時間,只對某一相進行選擇浸蝕的過程,不受另一相的影響,而且也不受相 的相對量多少的影響,都能清晰呈現組織。

5.離子濺射法

離子濺射法是在專用的氣體-離子反應室中進行。

在不允許破壞取樣檢驗,可採用膠膜復型法。該法的優點是:

1.操作迅速簡便,可在現場複製一個可供觀察的薄膜樣品。

2.復型不受工件尺寸和形狀限制。

3.復型顯示的組織清晰,也可拍攝金相照片。

4.復型所需材料、設備簡單,可在金相顯微鏡或生物顯微鏡下觀察。

一、膠膜復型的原理

二、膠膜復型製作技術

(一)試樣表面的磨製和浸蝕

用大型工件金相檢查儀進行粗磨、細磨、電解拋光、深度浸蝕。

(二)膠質溶液的配製

兩種方法:

1.將醋酸纖維或硝酸纖維透明膠片剪碎,用3×10-4~5×10-4kg溶於10ml乙酸乙酯或丙酮中,即成透明膠紙溶液。

2.將去除乳劑的照相膠片3×10-4~5×10-4kg,加入10ml三氯甲烷中,攪拌溶解後成為白色膠紙溶液,再加入2~3ml酒精,攪拌後即成無色透明膠紙溶液。


【宏觀檢驗】用肉眼或放大鏡檢驗金屬表面或斷口的宏觀缺陷的方法,也稱宏觀分析或低倍組織檢驗。

宏觀檢驗的內容:

1.鑄態結晶組織。表層細晶區、柱狀晶區、中心等軸晶區。

2.鑄件凝固時形成的氣孔、縮孔、疏鬆等缺陷。

3.某些元素的宏觀偏析,如鋼中的硫、磷偏析等。

4.壓力加工形成的流線、纖維組織。

5.熱處理件的淬硬層、滲碳層和脫碳層等。

6.各種焊接缺陷以及夾雜物、白點、發紋、斷口等。

一、熱酸浸蝕法

1.試樣製備

酸浸蝕試樣製備時取樣部位及數量按有關標準進行,並嚴防溫度升高而引起組織變化。切取試樣用鋸、剪、氣割和砂輪切割等方式。

2.試劑

3.浸蝕時間

浸蝕時間與鋼材成分、狀態、表面粗糙度、檢驗目的和試劑新舊程度等有關,以低倍組織能清晰呈現為宜,一般為10~40min。

4.清洗

熱水刷洗→鹼水刷洗→熱水刷洗→吹乾。

5.熱酸浸蝕的基本原理

二、硫印實驗法

1.硫印的基本原理

2.硫印操作

(1)配製2~5%硫酸水溶液。

(2)切取略大於試樣表面的印相紙,浸入硫酸水溶液中1~2min。……

(3)經3~5min,取下印相紙,進行水洗、定影、衝洗、上光乾燥。

非金屬夾雜物對鋼材的危害:

1.導致應力集中,引起疲勞斷裂。

2.降低塑性、韌性、焊接性、耐腐蝕性,易發生點蝕。

3.沿晶界分布的硫化物將引起熱脆。

一、非金屬夾雜物的分類

1.按夾雜物的來源分

(1)內在夾雜物

①在鋼冶煉過程中的脫氧產物;②冶煉過程中溶解的硫、氧、氮形成的化合物。③鋼液內的反應產物和冷卻時的析出物。

(2)外來夾雜物

鋼在冶煉過程中,由煉鋼爐、出鋼槽、盛鋼桶等內壁脫落物。

2.按夾雜物的化學成分分

(1)氧化物系

(2)硫化物系

(3)氮化物

3.按夾雜物的塑性分

(1)塑性夾雜物 在壓力加工過程中,成帶狀、斷續條狀、紡錘狀等,如FeS等。

(2)脆性夾雜物 在壓力加工過程中,成破裂串,如AL2O3等。

(3)不變形夾雜物 如SiO2等。

二、非金屬夾雜物的鑑定方法

分為宏觀和微觀兩種方法。

1.宏觀鑑別方法

熱酸浸蝕、冷酸浸蝕、硫印、超聲波、磁粉探傷、斷口分析等。

2.微觀鑑別方法

化學分析、巖相法、金相法、X射線結構分析法、電子顯微鏡觀察法、電子探針法等。

三、非金屬夾雜物的金相鑑定

1.試樣準備

(1)取樣部位和數量按相應標準執行。

(2)磨製前經淬火和低溫回火提高基體硬度,以免磨製時非金屬夾雜物脫落。

(3)輕磨輕拋,短時完成。(拋光布用短纖維、拋光粉用氧化鎂等)

(4)拋光後→洗淨→吹乾→直接觀察。

2.非金屬夾雜物的主要特徵

(1)形狀

①球狀FeO、SiO2→圖6-1。

②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六角形、樹枝狀等圖6-2

(2)夾雜物分布

成群聚集——Cr2O3;孤立分散——矽酸鹽;

排列成串——AL2O3、FeO-MnO;沿晶分布——FeS、FeS-FeO共晶;

鏈狀分布——AL2O3;

(3)夾雜物的透明度與色彩

夾雜物分為:

透明——矽酸鹽、二氧化矽、硫化錳等。在暗場下明亮,色彩鮮明。圖6-4。

半透明——

不透明——氮化物、硫化鐵。在暗場下呈暗黑色、白色兩邊。圖6-5。

(4)在偏振光下的各向異性效應

夾雜物有各向異性、各向同性之分。

各向異性的夾雜物在正交偏振光下,當轉動顯微鏡的載物臺360°時,產生對稱的四次發光和消光現象。

(5)夾雜物的黑十字現象

球狀透明各向同性夾雜物,在正交偏振光下呈現獨特的黑十字現象。

(6)夾雜物的硬度、塑性、拋光性

用纖維硬度計測量,初步判斷。

(7)夾雜物的化學性能

根據夾雜物的抗蝕性不同。

相關焦點

  • 金相分析及檢測基礎知識~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屬及其合金內部組織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金屬材料研究領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顯微鏡在專門製備的試樣上放大100~1500倍來研究金屬及合金組織的方法稱為金相顯微分析法,它是研究金屬材料微觀結構最基本的一種實驗技術。
  • 金相分析及檢測基礎
    無錫市理化無損檢驗協會 錢華新、夏國華緒論: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屬及其合金內部組織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 金屬材料研究領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顯微鏡在專門製備的試樣上放 大 100~1500 倍來研究金屬及合金組織的方法稱為金相顯微分析法,它是研究金 屬材料微觀結構最基本的一種實驗技術。
  • 微觀金相分析技術
    在隨後的10多年時間裡,傳統光學金相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一代高解析度數位相機的問世,取代了繁瑣暗室工作,在圖像記錄處理及測量的同時,配合多種金相應用模塊可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能得到光學相機無可比擬的金相圖片,大大減輕了廣大金相工作者的勞動強度。
  • 金屬材料金相分析標準大全
    金屬材料的微觀組織決定了材料的性能,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屬材料微觀組織和成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 深圳安普檢測-鑄鐵金相檢驗!
    目的:質量檢測-檢查產品金相組織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或圖紙規範;材料研究、改良-更深入的了解金屬材料微觀組織、性能內在關係及形成規律;工藝研究、改良-通過金相分析,有方向的調整最佳熱加工工藝,或者評價熱加工工藝的合理性;故障/失效分析-通過微觀分析,有針對性性排查失效原因。主要檢測項目相關測試圖片
  • PoDFA 金相分析技術
    4.利用金相分析技術對樣品定性、定量地進行夾雜物分析,並出具報告。要取得 PoDFA 金相分析報告,僅需要兩個步驟:步驟1:PoDFA-f 取樣儀器進行取樣制樣步驟2:送樣至加拿大 ABB 金相分析服務部
  • 金相分析知識匯總,理化人員必備!
    計算機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漸成為人們分析研究各種材料,建立材料的顯微組織與各種性能間定量關係
  • 金屬所舉辦「現代金相分析技術理論與實際操作」精品培訓
    金屬研究所副所長張健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他向學員介紹了金屬所金相分析的歷史,以及本次培訓的目的和意義,並希望大家通過此次培訓提高金相專業知識。  本次精品培訓班採用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模式,在理論培訓過程中,金屬所分析測試部主任吳世丁以「郭可信院士之金相學史話」為題介紹了金相學的啟蒙、創建和發展;金屬所研究員蔡桂喜以「無損檢測概論」作為培訓主題,結合金相分析介紹了無損檢測的常用方法、原理及適用範圍;金屬所金相實驗室副研究員蓋秀穎詳細講解了現代金相試驗方法及分析技術,並從典型案例入手
  • 金相分析及檢測基礎(2)
    (二)光源使用方法1.科勒照明2.臨界照明二、垂直照明器及照明方式【垂直照明器】藉助一套專門的裝置,將金相顯微鏡的側向光線垂直轉向的裝置。有平面玻璃反射鏡、全反射稜鏡、暗場用環形反射鏡。照明方式有明場照明、暗場照明。(一)明場照明光路:光源物鏡→試樣表面→反射光→物鏡。
  • 做金相分析的零部件如何取樣?
    高錳鋼鑄造組織——金相圖譜金相制樣的目的制樣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可脈金相拋光機和金相制樣耗材,來避免引起樣品表面浮凸不平(比如因為合金材料中不同成分之間的硬度差異,而造成的表面高度變化不同),這種情況必須降到比較低,否則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將不能很好的聚焦。在樣品的切割,鑲嵌,磨拋,腐蝕每個過程步驟後,都要進行清理清洗烘乾工作,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樣品損傷以及氧化。最後一點就是要選擇最適合的腐蝕液,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對比度清晰的相或者晶界。
  • 金相分析儀器大全,快來看看
    金相分析儀用於鑑別和分析各種金屬和合金材料的組合結構,廣泛應用在工廠或實驗室進行鑄件質量的鑑定;原材料的檢驗或材料處理後的金相組織分析;以及對表面噴塗等一些表面現象進行研究工作。是鋼鐵、有色金屬材料、鑄件、鍍層的金相分析;地質學的巖相分析;以及工業領域對化合物、陶瓷等進行微觀研究的有效手段,是金屬學和材料學研究材料組織結構的必備儀器,也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和教學等領域。
  • 「檢測百科」常用金相檢測標準
    金相檢測常用標準如下:1、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含量的測定(GB/T 10561-2005)2、 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法(GB/T 6394-2002)3、 鋼的顯微組織評定方法(GB/T 13299-1991)
  • 金屬材料金相分析知多少?
    計算機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漸成為人們分析研究各種材料,建立材料的顯微組織與各種性能間定量關係,研究材料組織轉變動力學等的有力工具。採用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測出特徵物的面積百分數、平均尺寸、平均間距、長寬比等各種參數,然後根據這些參數來確定特徵物的三維空間形態、數量、大小及分布,並與材料的機械性能建立內在聯繫,為更科學地評價材料、合理地使用材料提供可靠的數據。
  • 鍍層測量分析顯微鏡——數顯鍍層厚度測量金相顯微鏡
    金相法 2. 庫侖法 3. X-ray 方法。所謂鍍層厚度測試即檢測材料表面的金屬和氧化物覆層的厚度測試。使用金相法測量時鍍層測量分析顯微鏡質量的好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選擇性價比高的鍍層厚度測量金相顯微鏡。
  • 金相分析標準,太全了!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金相分析標準
  • 銅合金金相組織分析
    我們一般做材料的,都需要對金相進行分析,來達到認識材料組織目的,金相可以知道材料微觀組織形貌,可初步確定材料的相關性能,但是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金相組織,a相,r相,B相等等,下面我們分析銅合金相關情況
  • 金相分析標準大全
    2002-01【185】碳化物分布形狀…GB 7216-87【186】碳化物數量…GB 7216-87【187】磷共晶類型…GB 7216-87【188】磷共晶分布形狀…GB 7216-87【189】磷共晶數量…GB 7216-87【190】基本組織特徵…GB 7216-87【235】石墨長度(自動分析
  • 材料小博士:金屬研究的葵花寶典,你了解金相分析嗎?
    金相學過去曾定義為研究金屬及合金的成分組織結構以及它們同性能之間關係的科學,隨著這一學科研究的深入,其領域不斷擴大。利用 X射線衍射或電子衍射等進行的金屬結構分析、利用各種電子光學儀器進行的金屬微區成分分析,有時也包括在金相學所研究的範疇內。鋼熱處理工藝的研究:鋼的熱處理原理是以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相變為依據的,金相技術則是相變研究的重要實驗手段。
  • 材料小博士:金屬研究的葵花寶典,你了解金相分析嗎?
    利用 X射線衍射或電子衍射等進行的金屬結構分析、利用各種電子光學儀器進行的金屬微區成分分析,有時也包括在金相學所研究的範疇內。鋼熱處理工藝的研究:鋼的熱處理原理是以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相變為依據的,金相技術則是相變研究的重要實驗手段。形狀記憶合金的研製:形狀記憶合金也是通過金相分析而發現的。
  • 金相制樣、金相組織與金相檢驗
    這裡的「相」就不僅僅是觀察,又有了依據經驗進行判斷分析,並推測未來發展狀況的意義。金相或金相學所做的工作與前面講的兩個故事是相通的,如同觀察樹的外形,能夠推斷一顆小樹苗將來能結出什麼樣的果實或長成硬質木材還是軟質木材,觀察一匹小馬駒能夠推斷出哪種馬會成為千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