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龍的發現讓我們對當時的一種微生物有了新的認識,鐮刀龍是獸腳亞目恐龍,是暴龍的近親,幾乎所有這一支都是食肉的,而鐮刀龍科卻是食草的。起初主流認為它們是和暴龍競爭中失敗而改吃素了。
最新研究推測,暴龍可能是一種速度很慢的以食腐肉為主的恐龍,然而諸多化石表明,暴龍經常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原來暴龍的食腐習性容易使它們感染肉毒菌Clostridium botulinum,被感染的暴龍身體麻木無法行動,從而引起其它暴龍的垂涎同類相食,而這種恐怖的細菌自然會傳染給吃它們的同類,於是最終導致區域內全部暴龍死亡。而近親鐮刀龍正是因為出家吃素反而躲過一劫,所以鐮刀龍不但不是競爭中的失敗者而是勝利者。
順便一提,肉毒菌也被廣泛運用在人類美容行業當中,被注射肉毒菌的肌肉會變得放鬆而沒有皺紋,但缺點和那些億年前的倒黴暴龍一樣,麻木到無法動彈(如果你是喪屍,千萬別吃打了大量肉毒菌的明星哦)
順便我來說一下不太為人知的暴龍
暴龍真的不能奔跑!(我說暴龍是一種緩慢行走的食腐動物,很多朋友不爽了,今天我來解釋一下)
曼徹斯特大學一項精密的電腦模擬實驗表明(下圖),限制暴龍行動能力的不是它們的肌肉,而是它們的骨骼,眾所周知骨骼受力橫截面是以平方數增長的,而身體重量是以立方數增長的,當體積越大其骨骼平均受力壓強越大,暴龍如果和人一樣雙腳離地奔跑骨骼將會立馬散架。(可以參考大象,即便擁有四個粗象腿也只能快速行走),實驗結論暴龍的速度最快不超過20km/H。
不過暴龍依舊可以伏擊更緩慢的大型食草恐龍,但結合它們大鼻孔(高嗅覺)來判斷,暴龍更偏向於一種食腐動物,食腐動物其實比單純靠獵殺的肉食動物更需要力量,它們需要用蠻力守住食物,暴龍的頭骨結構極度適合咬碎屍體的大骨頭,快速進食以免被另一條暴龍搶走。
我們常常有個一個錯誤觀點,好像食腐動物是Loser,要明白動物屍體是難能可貴的香饃饃,在暴龍趕到之前經常會有小盜龍捷足先登,幾乎一口肉都不留下,這和現代非洲的腐肉爭奪是大同小異的。
2018年,我們的【檸檬動物園】開啟了,屆時我們會經常更新不同的神奇動物,以及各種線下互動活動,其中在微信公眾號上,我們會每周刊登獨家內容,謝謝關注!
如果你也喜歡上面的生物,歡迎把它們介紹給你身邊的朋友哦~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