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少年班》,孫紅雷是其中的一名主演,講的是大學老師在教育上另闢門徑,在民間招收了一些天才,在學校專門新開班級「少年班」。記得電影剛出來時,在網上的評論褒貶不一。
天才一直是世人一直關注的一種角色,因為其高智商,高頭腦,高邏輯的特點而被廣大宣傳,以前我一直認為像大學之中的少年班僅僅存在於電影書籍之中,後來才知道原來在現實中也是有其淵源。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曾經就是少年班的一員,他叫尹希,是個名副其實的天才。
天才少年尹希
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父母均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高材生,自小,尹希家中的文化氛圍就相當濃厚,父母對於他也是有著很高的期望。可能是他的父母從未想過自己的孩子會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便想按照傳統的方法培養他。
小的時候,就讓尹希學習畫畫,圍棋,上補習班,還十分注重勞逸結合,但讓父母想不到的是,尹希的腦子很聰明,基本上所有的東西一學就會,這個時候,父母才注意到尹希的不平凡。
尹希的天賦是在上二年級的時候被發掘出來的,那個時候,父母為他安排了很多的活動,可尹希對那些根本懶得看一眼,可對於一本書,尹希卻是看得十分入迷,那是一本大學微積分。父母也發現了尹希對數學的熱愛,知道自己的兒子未來必定不是普通人,便不管尹希,願意看什麼就看什麼。
尹希的腦子也很聰明,對於很多內容一遍之下,便能夠記得八九不離十,因此,尹希從來都不做筆記。有次,老師發現尹希在數學課居然只是聽,卻沒寫過任何筆記,便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媽媽,他媽媽覺得不記筆記肯定不對,便斥責尹希,但尹希卻說自己都記在了腦子裡,他媽媽不信,尹希便親自默寫了一遍,果然和老師講的一模一樣,這下子,直接驚呆了老師。
因為尹希的成績優秀,而且已經很明顯的表現出了智力上的出眾,沒過幾年,當時僅僅九歲半的他便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是全班三十多名學生中年齡倒數第二小的。自此,天才之名,廣泛傳播,基本上提到尹希,便會和天才連到一起。
年輕的哈佛教授
在尹希高考完升學的時候,還發生過一件趣事。當時他的高考成績是572分,之後又通過中國科技大學的層層篩選,學校便希望可以將尹希錄取到學校的少年班中。可他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希望尹希可以去北京讀大學,於是便帶著12歲的他去了北京大學拜訪物理學教授舒幼生。
當時舒老師給了尹希一本書,說這是中學生奧林匹賽的一本書,剛剛出版不久,在書裡面有一道題錯了,問他能否找出來。結果沒過一個小時,尹希就準確地找到了錯的那道題。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插曲,尹希最後還是希望可以去中國科技大學讀書,他媽媽也只好遵從他的意見。尹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的是物理,學制是5年,每一年,尹希都能夠以優異的成績,良好的品格獲得學校的獎學金。
2001年,尹希完成了大學的全部學習,本著接觸更高層次的領域,認識更高層次的專家,學習更多知識的初心,他希望自己可以出國,到哈佛深造。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像學校的老師一樣,等有朝一日自己學成歸來,可以為祖國,為人民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導師們對於他的決定十分的尊重和支持,並親自為尹希聯繫美國方面的機構,很快,尹希就以出色的成績成功進入了哈佛大學,同時也拿到了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然後便赴美國讀書。接著沒過多久,可能因為學校政策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尹希轉為了美國國籍。
在美國讀書期間,尹希仍然不忘刻苦努力,等到2006年博士畢業的時候,哈佛大學打破了三百多年的慣例,懇請尹希可以留校研究,可以說這個消息一經發表便引起了轟動。尹希也選擇了繼續留在美國,並在同年的5月之後,開始讀博士後。
在前幾年,哈佛大學突然發布消息,年僅31歲的尹希成為了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如此年輕便成為哈佛的正教授,這在歷史上雖然有,卻也是很少的。尹希此時也算到了他人生的一個高峰,無數名譽撲面而來,而他,也確實不負天才之名。
究竟回不回國
因為尹希曾經說過,希望自己可以學成回國,可如今既然已經享譽海外,為何卻遲遲不墾回國呢。
很多記者在採訪尹希的時候都會問到這個問題,而且,留學生回國這個話題也在如今這個時代受到了廣泛的議論。尹希如今也已經在美國結了婚,妻子是一名外國人,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尹希心裡並沒有想要回國。在有一次採訪時他也確實表明自己沒想過要回國發展。
於是,網友們便對尹希開始了全面的攻擊,一傳十,十傳百,各種說法層出不窮,雖然也有人維護他,可卻擋不住轟轟烈烈的網友大軍。一開始,尹希並不想理會這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只有問心無愧便可,何故要管他人說什麼。
可在之後的一次採訪中,他還是道明了緣由,尹希說自己之所以不回國發展,是因為國內的科研環境雖然已經好了許多,可還是無法和國外相比,他想要充分利用國外的設備和研究室,再者,他肯定會回國的,不過不會是他一個人回去,他要帶著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國。
此番發言一下子堵住了所有網友的嘴,尹希還是那個剛出國的小夥子,意氣風發,報效祖國的誓言並不違背。當今在中國,有些人呼籲不要出國留學,覺得出國留學的人中,大部分都留在了國外,回國為國家做貢獻的卻少之又少。
可我們終究沒有評價別人的權利,回國也好,不回國也罷,這是別人的選擇,其他人無權幹涉。而且還是應該相信他們心裡是有祖國的,不回國不等於不愛國,可能確實有些品格不端,一時之間自認為中國給其帶來了侮辱,可我還是寧願相信,祖國的河山,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