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時間,妻子緊緊盯著丈夫手中握住的那根棒棒,眼裡滿是饑渴...
「想舔麼?」丈夫溫柔地問道。
妻子點了點頭,接著便迫不及待地伸出了舌頭,一邊舔還一邊對味道讚不絕口。
看到這裡,正直的你們肯定以為她在舔棒棒糖吧?
但其實不是,這根棒棒名叫 Norimaki Synthesizer,是日本明治大學最近研發出的「虛擬美味棒」。
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模擬出各種美食的味道,比如軟糖、壽司、牛排等等。
當然,只能讓你舔,不能讓你吃...
這麼奇葩的功能是咋實現的呢?
相信有些見多識廣的同學已經猜出來了...沒錯,就是電流!
早在2016年初,明治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明出了一種能模擬鹹味的叉子——
只要把它放入口中,叉子產生的電流就會刺激舌頭上的味蕾,使人嘗到虛擬的鹹味。
現在這根美味棒也是同理,只不過它能模擬的味道更多了!
看見棒棒頂部的這5個接觸點沒有?
它們分別是5種不同的電解質凝膠——
紅色的是甘氨酸,能製造甜味;黃色的是檸檬酸,能製造酸味;黑色的是氯化鈉,能製造鹹味;棕色的是氯化鎂,能製造苦味;紫色的是穀氨酸鈉,能製造鮮味;五種基本味道都全了!
不僅如此,這些凝膠還各自連接了一個電阻,通過它們就可以調節電流,控制釋放味道的濃度。
讓其中一些味道變濃,另一些味道變淡,從而組合出更豐富的口味!
簡單地理解,就像我們用三原色也能調出其他的顏色一樣~
這樣一來,當你用舌頭去舔它們時,人體與美味棒之間就會形成完整的迴路,將組合出來的味道傳遞到你大腦中。
這可不是在紙上談味~
明治大學的很多研究者都已經把這根棒棒舔禿嚕皮了!
有的還用海苔把它包起來以加強體驗,舔過的人都表示真的有吃壽司的感覺。
據了解,明治大學之所以要造這根棒棒,是為了以後可以將它與電視結合。
這樣一來,只要美食節目的拍攝現場配備了味覺傳感器,就可以將味道轉換為數字形式傳達到美味棒上,讓你不僅能看到美食,還能真的嘗到它的味道!
除此之外還有個好處——
一些必須限制吃「重口味」食物的人,也能通過舔它來滿足自己的口欲。
既不損失味感愉悅,也不帶來任何健康隱患,無論是病患還是減肥人士都可以不必再忍受平淡無味的飲食要求,美滋滋啊~
尤其是最近幾年
研究這種「帶電餐具」的人越來越多
什麼時候來到我們餐桌上
也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