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2020年度廣州基層法治服務力研討發布會」 在南方傳媒大廈舉行。發布會現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法治與基層治理課題組發布《2020年廣州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觀察報告》,並上線全新輕應用「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廣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巡視員廖榮輝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廖榮輝指出,近年來,廣州打造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成效顯著,獲得廣泛關注。研究制定《廣州市公共法律服務促進辦法》,全國首建「廣州公法鏈」「廣州法視通」,全國首創法律服務交易會並成功舉辦2屆,打造天河、白雲、南沙三大法律服務集聚區,高質量打造450個示範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舉辦世界律師大會,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進一步健全調解組織網絡,持續推進人民調解銜接機制建設,積極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大調解」工作格局;打造全國首個市級新媒體「雲普法」團隊,實施民法精神點亮城市地標行動,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面對今年疫情影響,廣州市司法局開發疫情應急法律服務平臺,組織1200多名律師和公證員在線提供法律服務,「廣州普法」抖音號「戰疫說法」節目等融媒體作品閱讀量超20億。獲獎的「網紅」和特色公法站,線下實體平臺工作日開放、線上智能終端24小時「不打烊」,各類法律服務項目專業豐富,隨時隨地提供貼身公法服務。接下來,廣州市司法局將持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廣州基層法治服務力,為群眾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一份地圖
會上,廣州市司法局和南方都市報聯合發布了輕應用: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188個網點一鍵導航!
目前,廣州正著力打造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已建成了市和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站176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聯絡點2754個,實現了四級公共法律服務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型窗口全覆蓋,讓辦事群眾「少跑路」。
在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的同時,廣州還積極運用高科技,推進「智慧司法」升級。
數據輔助治理,技術賦能智媒。為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廣州市司法局聯合南方都市報運用新技術,對公共法律服務網點進行現場數據核查、採集、上傳,並利用共享地圖數據,實現「一鍵導航」。
「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覆蓋了市和區、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網點188個。只要打開這個輕應用,在搜索欄輸入相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點,地理位置、辦理事項、諮詢電話等信息就會顯示。市民點擊任意一個網點,開啟定位,服務地圖就可結合空間距離,提供路線規劃,實現快速精準導航。
「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上線,將進一步推動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服務事項就近辦,提升「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建設質量水平,增強群眾辦事的便利度和獲得感。
據悉,未來「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將根據服務網點的發展情況不斷優化,向民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服務,助力廣州打造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的目標。
現場頒獎
在今年調研過程中,南方都市報和廣州市司法局聯合組織評選出廣州十大「網紅」鎮(街)公法站和四大特色鎮(街)公法站。發布會現場,與會領導為獲獎單位頒獎。
廣州十大「網紅」鎮(街)公法站:◎天河區天河南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白雲區永平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白雲區江高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增城區小樓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海珠區南石頭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越秀區梅花村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從化區良口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荔灣區華林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番禺區石樓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黃埔區綠地智慧廣場公共法律服務(德和衡)工作站
廣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廖榮輝為獲獎單位頒獎。
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戎明昌為獲獎單位頒獎。
廣州四大特色鎮(街)公法站:◎南沙區欖核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增城區永寧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花都區新雅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公共法律服務(廣信君達)工作站
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法治廣東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為獲獎單位頒獎。
報告發布
現場還發布了《2020年廣州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觀察報告》。與去年主要測評市、區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不同,今年報告側重對廣州鎮街一級公共法律服務站進行分析。通過深入11個區,調研176個鎮(街)公法站,《報告》披露目前廣州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已延伸至基層,實現四級平臺全覆蓋。較去年相比,廣州公法服務四級實體平臺建設更加集約規範,服務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多元。「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法服務生態圈已建設完成,並在不斷提升。
【來源:廣州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