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彈:電的傳導與富蘭克林

2021-01-15 蘇州A佳培優


美國的富蘭克林是真正以科學實驗在尋求答案的科學家。富蘭克林自幼勤奮好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於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只上了兩年公立小學和一年私立小學之後便停學了,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十二歲時,他到哥哥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夥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範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閱讀的範圍。

           


讀書為他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電學史上,富蘭克林是第一個正確闡述電的性質的人,堪稱是電學的先驅。同時,他在光學、化學、熱學、植物學以及文學等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歷史上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是他著名的風箏與雷電實驗,將天空中的雷電通過溼麻繩和銅鑰匙傳導到地面,揭示了電的危險性,並由此發明了避雷針,在未來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請看視頻:




一般來說,常見的金屬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水等液體(電解液)都是能傳導電的。在我們家家戶戶都會有電線,這就是專門用於傳導電的家用設施,電線是由一根或幾根柔軟的金屬導線組成,外面包以輕軟的絕緣護層。

我們平時日用生活中的水具有弱導電性的,因為這些水中含有雜質離子,而蒸餾水是不能導電的. 純淨的蒸餾水不能導電,但自來水和井水等其中有其它可電離的雜質,可微弱導電。


上期答案:

在海邊,白天陽光照射的時候,地面受熱溫度上升較快,地面上比海面溫度高,地面上空氣受熱膨脹上升,海面的空氣就補充過來,形成了吹向陸地的風。夜晚的時候,地面溫度也降低的更快,低於海面,和白天的情況相反,形成了吹向大海的風。



 我們知道了一般金屬和常見的水等液體都是可以導電的,那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不導電的呢?



加入微信群聊:新初二物理啟蒙交流群。點擊群聊裡的打卡連結,直接回答問題或者拍照上傳均可,PS:請備註學生姓名。


加群請先加何老師微信:


相關焦點

  • 天電與地電的統一者——富蘭克林
    哦你們不喜歡看,那就想了解的自行搜索不過我們還是良心的準備了不能複製的連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C%E6%9D%B0%E6%98%8E%C2%B7%E5%AF%8C%E5%85%B0%E5%85%8B%E6%9E%97/980777?
  • 富蘭克林、電和避雷針
    科學家們用電進行了實驗,但是關於電的科學思想在數百年中並沒有太大改變。電的「用途」依舊停留在探索和娛樂階段。兩百多年前,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對電很感興趣。作為一個好奇而富有創造力的思想家,富蘭克林想知道的不僅僅流行的把戲。他一直在思考電的問題,並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想法。
  • 富蘭克林,第一個把電分為正電和負電來解釋實驗的人
    富蘭克林是第一個把電分為正電和負電來解釋實驗的人。富蘭克林閱讀著他可能搞到手的一切有關電的資料,做著他那簡陋的設備所能提供的實驗。他甚至把鹽缸、醋瓶也當做儀器。這就無怪他的妻子在做飯時經常會發現,那些裝調味品的瓶瓶罐罐不翼而飛了。
  • 富蘭克林放風箏發現電?完全是假的!
    子虛烏有的放風箏事件美國的每個學齡兒童都知道這個故事,班傑明·富蘭克林通過在雷雨中放飛一隻線上系有鑰匙的風箏發現了電,但是這種說法合理嗎?富蘭克林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操控風箏而又未被燒焦的呢?所謂的風箏事件有沒有可能完全是子虛烏有?
  • 盤點富蘭克林的幾大發明,原來電是他發現的
    富蘭克林是華盛頓一生最佩服的人,富蘭克林的十大偉大發明中最突出的就是電是誰發明的,電並不是富蘭克林發明的,而是他發現的。
  • 班傑明·富蘭克林真是用風箏發現的電嗎
    麻薩諸塞出生的班傑明·富蘭克林集發明家、作家、出版商、哲學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此外他還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創立者之一。
  • 「電力革命」07富蘭克林與電荷守恆
    富蘭克林在十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五,由於經濟原因,他只在8歲到10歲之間短暫的上過拉丁語學校。但他依靠強大的自控能力,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新聞出版12歲時,在哥哥詹姆斯的帶領下進入印刷出版業,並時常以不同筆名在報紙上發表一些抨擊時政的文章。
  • 富蘭克林為了證明閃電是電,真的在雷雨天放風箏了嗎?
    富蘭克林為了證明閃電是電,真的在雷雨天放風箏了嗎?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海海,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要講的是弗蘭克林真的會放風箏嗎?富蘭克林覺得手指有點麻,於是伸出手指靠近那把銅鑰匙,就聽啪的一聲,銅鑰匙上瞬間就發出了一串電光,直接打到了他的手上。富蘭克林痛的大叫一聲,趕緊把手甩開,遠離了銅鑰匙,與此同時他興奮的大聲的喊和自己一起來做實驗的兒子,我受到電擊了,閃電果然就是電。這個實驗可真的是很厲害,因為按照這個實驗,它就成了第一個證明天空中的閃電就是電的科學家。
  • 書摘|勇敢者&惡作劇:富蘭克林可曾用風箏捕捉雷電?
    富蘭克林通過實驗證明,把閃電視為與電力等同的一種作用力,是對閃電的最合理解釋。富蘭克林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這種觀點的人,但他是成功提出這種觀點並激勵人們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的第一人。1750年7月,富蘭克林在一封寫給柯林森的信中提出了「崗亭實驗」。首先,準備一個密閉崗亭,可以容納一個人站在裡面的絕緣體上。其次,在崗亭頂部安裝一根指向天空的鐵棒,長度為20~30英尺a。
  • 都知道富蘭克林發現了電的存在,那麼是誰將電力應用於生活的呢?
    而我們這次要說的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是電,我們平常使用的電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發現利用的。這次工業革命又是能源,不過因為電力的發現,還給我們帶來了其他方面的東西,比如通訊,通信方面迅速得到發展。你可能會覺得電力發現的時候和我們離得非常遠,其實電力的使用只是過了200多年而已。
  • 電學史上的富蘭克林
    在東西方的傳統文化中,天上的雷電總會被賦予某些神聖意義,例如神靈的懲罰,富蘭克林的實驗的確對這類傳統迷信給予了打擊。不過,這件事情之所以可能,前提在於,人們已然認為「地上的電」並不神秘。如果人們對「地上的電」毫無了解,或者以為是巫術,那麼引下天雷的人頂多會被理解為「大法師」,並不會破除人們對天雷的迷信。
  • 富蘭克林: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
    -- 富蘭克林   人物百科: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 美元上的富蘭克林
    新版100美元上的富蘭克林時常划過天空中的閃電和轟隆的雷鳴顯示著大自然的力量直到一位勇敢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的出現,才把閃電從神的位置拉下來。1752年富蘭克林(1706年—1790年)做了一個很危險的實驗, 他在雷雨天氣中通風箏將天空中的雷電引下來,從而證明雷電與萊頓瓶中的電是相同的, 揭開了雷電的秘密。
  • 富蘭克林和那隻風箏
    班傑明·富蘭克林通過在雷雨中放飛一隻線上系有鑰匙的風箏發現了電。當他們再大一點,這些學生就禁不住想:「這種說法合理嗎?」班傑明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操控風箏而又未被燒焦的呢?然後就是課間休息時間,這個疑問又被拋之腦後了。對那些偶爾還在思索的人,我可以給他們提供答案。所謂的風箏事件其實可能完全子虛烏有。  這並不等於否認班傑明·富蘭克林是電場領域的先驅。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33本·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本書講述富蘭克林從一位貧困家庭的孩子在經歷種種磨難後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長經歷。班傑明·富蘭克林先生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正如傑斐遜這樣說,班傑明·富蘭克林是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 科學家的故事---富蘭克林的故事
    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裡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
  • 1790年4月17日 電學奠基人富蘭克林逝世
    1790年4月17日 電學奠基人富蘭克林逝世  人們日常用的電燈、電話、電報、電車,直至尖端技術的發明和利用,都與電密不可分。然而在大約250多年前,人們對於電還茫然無知。當時西方人把雷電叫作「上帝的火」。
  • 富蘭克林:享受發明的同時也應用自己的發明服務他人
    人物百科: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 新民晚報數字報-富蘭克林與雷電傳奇
    這並不等於否認班傑明·富蘭克林是電場領域的先驅。1746年的他作為印刷商和《窮查理曆書》的出版商相當富裕。《窮查理曆書》常常挖苦同時期其他曆書提出的天文和氣象迷信。一天,富蘭克林看到蘇格蘭雜耍藝人亞當·斯賓塞醫生——也稱「思朋斯醫生」——表演的一個被稱為「電吻」的社交把戲。
  • GB/T 21437.1英文版/翻譯/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ChinaAutoRegs|GB/T 21437.1英文版/English/翻譯/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規定 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conduction and coupling —Part 1: Definitions and 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