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錄10909米,深海探測有什麼用?

2021-02-08 大道隨筆

導語: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海探測有什麼用?其實每一個海底的新發現,都有可能顛覆掉我們目前對國際戰略格局的認知。海底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不探索,別人就會探索。

在雙十一的轟鳴之下,默默發生了一件大事。10號上午8點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令人振奮。

借用汪品先院士的話來回答:每一個海底的新發現,都有可能顛覆掉我們目前對國際戰略格局的認知。比如,最近日本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了稀土資源,據稱其可採儲量超過陸地1000倍。海底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不探索,別人就會探索。

而我們已經從過去的歷史中學到了太多經驗。其中核心的一條就是:永遠把未來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作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奮鬥者」號此次成功深潛,說明中國深潛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深潛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勘探海底資源,比如幾年前中國民間呼籲禁售日本稀土的呼聲很高,日本就聲稱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了稀土資源,據稱其可採儲量超過陸地1000倍。雖然這消息不一定真實,而且即使真實,目前恐怕也還沒有開採能力。

其實中國歷來是未雨綢繆,1980年前後就秘密在世界各個公海經過拉網式勘探,選定了4大片礦藏最豐富的區域,2004年通過聯合國特許高價獲得礦產開採權,雙方寫下永久性專屬合同,當時日本媒體還直言嘲諷我國說,我們花了10億買了一堆「廢紙」。因為那時候大家都認為水下採礦就根本實現不了。

但是現在看來,真佩服我國的先見之明,當日本看到我國這臺採礦船時徹底傻眼了,他們也知道中國所購買的那幾大片海底蘊藏有80億噸稀土、10億噸鈷、3億噸珍貴有色金屬等,但無奈一沒有深海開採船,二更沒有開採權。所以他們希望我國能將這張「廢紙」轉賣給他們。然後租用我國的設備,可是中國沒那麼傻。

地球上70%的面積是海洋,而人類其實對海洋的探索很有限。你很難想像,人類對近在咫尺,觸手可及,時不時度個假都能去遊一圈的海洋的了解非常有限,並不比我們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去探索的宇宙強多少。

數萬米深的海底,到底有什麼新的物種?新的地質形態?一切新的發現都能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地球的環境,生物和地質的演化。如果這些太,嗯,遙遠而不實用的話,那麼從實用主義角度講。深海探測,有可能發現新的物質、資源,或許就能從中找到新材料、新能量,對國家發展,和技術進步,也有著非常現實的戰略意義。再加上,海洋,始終是所有地球生物的家園,走上陸地的我們,如果泯滅了對所來之地的好奇和探索,那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幾個月前,天問往外走,去往人類極為可能的未來,火星。現在,奮鬥者往內走,去往人類肯定的過去,海洋。希望腳步不要停,這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正是星辰和大海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潛水器抵達深海10909米,一舉打破新紀錄
    據了解,我國載人的潛水器成功抵達深海10909米,一舉打破我國最深紀錄。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海底會是什麼樣呢?有什麼奇怪生物嗎?因此各國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也在研發一些潛近海底的工具。蛟龍號的出現給我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但在近期我國有一個新型的載人潛水器成功出現。如今,我國的「奮鬥號」已經成功抵達深海10909米,這樣的深度也是打破了我國之前創下的紀錄。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逐夢深藍在逐夢深藍的路上,中國人又「潛」進了一大步。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今天(11月1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這意味著我國深海載人潛水更進一步,10909米,這一數字造就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成功挑戰"世界第四極"。
  • 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創紀錄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工作圖片 新華社發新華社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10909米!「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聽82歲高齡仍深潛南海的院士「淺說深海」
    米,刷新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有的能適應高溫高壓,有的能在缺氧環境下繁盛,有的具備非人類尺度的長壽能力,提供這些特殊功能的基因就是無價之寶。深部生物圈、熱液與冷泉、大洋鑽探、海底地震與火山、深海礦物與生物資源……總之,深海是地球系統中關鍵而又缺乏了解的部分。從20世紀後期起,人類開始進入海洋內部,對於深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認識。
  • 中國人做了件大事,10909米創歷史新紀錄
    說到人類最愛探索的領域,莫過於太空和海洋,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國早已邁入了世界前列,而在海洋探索領域,我國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成果,並刷新了我國的載人深潛歷史新紀錄。7062米,創造了當時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的紀錄,而在2017年,我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4500米型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正式投入使用,其國產自主率超過了95%。
  • 10909米!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北京時間11月10日17時左右,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浮出水面,之後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雖然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它掀開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篇章。在載人潛水器方面,我國先後研製了「蛟龍」號、「深海勇士」號,此外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無人潛水器。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海底一萬米到底有什麼?
    28日上午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記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10909!驕傲
    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
  • 地球最深處10909米,奮鬥者號深海歸來,深海處發現了什麼?
    早在「冷戰」期間,地球上的人類就已經飛出了地球,外太空的樣貌被人類探知,地球的最高處有人類的足跡,那地球的最深處人類去過嗎?目前地球的最深處有10909米,前不久奮鬥者號深海歸來,在深海它發現了什麼?我國的奮鬥者號此次下潛的深度就是10909米,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在建造奮鬥者號用料的過程中也是煞費苦心,因為10米一個水壓,那10909
  • 地球最深處10909米,奮鬥者號深海歸來,深海處發現了什麼?
    早在「冷戰」期間,地球上的人類就已經飛出了地球,外太空的樣貌被人類探知,地球的最高處有人類的足跡,那地球的最深處人類去過嗎?目前地球的最深處有10909米,前不久奮鬥者號深海歸來,在深海它發現了什麼?
  • 「奮鬥者」號潛水器用它做外殼,10909米水下,外殼「完好無損」
    人類對深海充滿好奇,更想一探究竟。人類想進入深海探險,困難重重。人沒有魚鰓,進入水下是無法長時間呼吸。人在水下,身體更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壓力,每加深10m,就增加一個大氣壓。雖然,人類深海探險,困難重重。但是,人類不會放棄對大海探險的夢想。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而在「地球第四極」探險,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承受這麼大的海水壓力。缺少好的潛水器,那是事倍功半。
  • 10909米!刷新歷史!中國載人深潛「奮鬥者」徵服馬裡亞納海溝
    10909米!刷新歷史! 刷新至10909米 「奮鬥者」本次任務的圓滿完成 不但刷新了多項潛水器深潛紀錄 也意味著中國製造的潛水器
  • 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 一 1978年9月,中國改革開放前夜,42歲的同濟大學教師汪品先迎來了人生的巨大轉折——作為當時稀有的海洋地質專業人才,他得以跟隨中國石油地質代表團訪問美國和法國。
  • 深度10909米
    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今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與「探索一號」「探索二號」母船一起,從海南三亞啟程開展萬米級海試。10月27日,「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還差7米就破美國10916米紀錄,"奮鬥者"號為何沒再潛幾米
    最近,我國的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再次突破了我國載人潛水器下潛紀錄,這一數字紀錄達到了10909米,並且在海溝底部持續開展科研工作6個小時,並且和"滄海號"一起完成"世界第四機"的直播和自拍,看到它們從容自如在海床上工作
  • 「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我們為什麼要做深海探索?
    1960年,經過改進的「的裡雅斯特號」承載兩個人深潛到馬裡亞納海溝的10916米處,停留了20分鐘,一舉打破深潛的最高紀錄。由於六十年代固體浮力材料的出現,美國的阿爾文號、法國鸚鵡螺號、俄羅斯和平一號和二號、日本深海6500等陸續製造出來,這些潛水器被稱為是第二代載人潛水器。
  • 中國"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對海洋探索有何實際意義?
    ,這件大事讓日本十分豔羨,據媒體報導,中國的深海潛航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那麼這對海洋探索有何實際意義呢?圖為深海潛航器奮鬥者號成功潛入海底10909米,對中國未來的海洋開發可謂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