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2020-11-11 光明網

「奮鬥者」號(圖源: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俠客島微信公號11月10日消息,10日上午8點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馬裡亞納海溝,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 一 1978年9月,中國改革開放前夜,42歲的同濟大學教師汪品先迎來了人生的巨大轉折——作為當時稀有的海洋地質專業人才,他得以跟隨中國石油地質代表團訪問美國和法國。 這次考察帶給汪品先的震撼不小,「看到了石油界、地質界最前沿的科技都在海洋。」一位法國科學家對汪品先形容「海底世界」的樣子:「漂亮極了,到處都是海百合,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你一定要看看。」 但在1978年的中國,沒有條件讓人潛到深海。 「中國人一定要趕上世界海洋研究的潮流!」從此,「走向深藍」的種子在汪品先心裡發了芽,而中國人的深海探測事業,也即將睜開惺忪的睡眼。 一邊是廣闊的研究前景,一邊是巨大的技術落差——中國的深海研究怎麼搞? 汪品先們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辦法:我們自己沒有手段,能不能通過參加國際合作的方式,研究深海地質? 1985年,「國際大洋鑽探計劃」啟動,中國科學家趕緊組織委員會並上報領導,要求加入這規模空前的深海國際合作。然而,深海研究的計劃是個「富人俱樂部」,要成為成員國,每年得交數百萬美元「會費」。 當年外匯奇缺,這只能是一場空想。 在此之前,國際海洋地質學泰鬥、美國的艾默裡教授到訪中國。汪品先問他:「假如你是中國人,研究海洋地質會選什麼題目?」 艾默裡想了想,回答道:「我會收集中國古代的文獻資料,研究潮汐的變化。」在這位國際泰鬥的眼裡,既無設備又缺經費的中國,只能從故紙堆裡挖掘成果。 汪品先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國家的科研進步,必須以堅實的經濟基礎作為後盾。中國的科學家們,只能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8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過院士和專家反覆呼籲,中國正式加入「國際大洋鑽探計劃」。為爭取對中國鑽探項目的支持,汪品先等中國科學家根據中國自然條件的優勢,建議在南海深水區通過鑽探,檢驗青藏高原隆升造成季風氣候的理論假設。 這份建設書擊中了國際學術界的熱點,在全球競爭中名列第一,立即安排在1999年2至4月實施,汪品先受邀擔任首席科學家——這也是中國人首次擔任深海探測的首席科學家。 從此,中國人擁有了深海探測的項目經驗,學會了怎麼做科研、怎麼用探測器。但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還不夠。 接下來,中國人要自己造一個載人深潛器。

上世紀90年代在大學任教的汪品先(圖源:環球人物網) 二 接力棒從中國科學家手裡,交到了中國工程師手裡。 「7000米載人深海潛水器立項了,我們想來想去,這個總師非你老徐來當不可!」 2002年早春的一個晚上,身在美國、已退休6年的中船重工七〇二所總設計師徐芑南,接到了來自中國的越洋電話。 徐芑南沒有遲疑,毅然放棄在美國頤養天年的優渥生活,帶著老伴回了國。 當時擺在徐芑南面前的是個巨大的難題:國內沒有做這麼大深度的載人潛水器經驗,且國外對載人深潛技術高度封鎖。 整個技術組,只有徐芑南在國外參觀過潛水器,但也沒有參加下潛;其他人更是只從照片上、視頻資料裡看到過這個「黑科技」。於是,許多人只好把《鐵達尼號》中有關潛水器的畫面反覆研究,但真正的潛水器內部是什麼樣,沒人知道。 啥資料都沒有,又想自己幹,那就只能一個字:試。 多年之後,徐芑南回憶說,他們從最基本的壓強公式開始,通過不斷地仿真分析和模型試驗,實現了載人深潛器12個系統的無縫對接。為了解決其中的技術難題,許多經驗豐富的師傅想得頭髮都白了。 又是7年過去了。 終於,2009年,中國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橫空出世,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蛟龍」號。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標誌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但以咱中國人的性格,怎麼會放過那剩下的0.2%呢?

「蛟龍」號(圖源:央視新聞) 三 「蛟龍」雖好,仍有兩個遺憾。 一是最關鍵的零部件不是國產。比如載人球艙的耐壓殼體,中國設計,俄羅斯製造,因為當時的中國工業能力造不出來。 二是仍有0.2%的海域覆蓋不到。這個空白,需要11000米級的載人潛水器才能填補。 為解決第一個問題,中國第二代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應運而生。徐芑南當年的「徒弟」、「蛟龍」號副總設計師、「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這樣回憶:「深海勇士」號的研製期限原本是5年,但僅載人球艙的國產化,就在科研道路上跑了6年。 2018年3月,「深海勇士」在南海投入應用,國產化率達到95%,載人艙、水聲通信、都卜勒測速儀等核心國產設備性能先進,技術狀態穩定。 這也標誌著中國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和裝備製造得到突破性進展——中國自主研發和製造深海載人潛水器的能力,get!

「深海勇士」號(圖源:央視新聞) 「蛟龍」的經驗加上「深海勇士」的技術,才讓中國第三代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有了今天的成果,也就是文首所述—— 2020年11月10清晨5點左右,中國自主研製的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開始進行萬米級海試。8點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在『蛟龍』號立項之初,國內只是加工一個零部件都非常困難,需要千挑萬找才能找到合適的供貨商。但到了『深海勇士』,我想要什麼樣的材料,想要加工成什麼形狀,要求什麼樣的精度和特性,基本上都能實現。到了『奮鬥者』,我們需要什麼材料,需要加工哪些相應的部件和設備,都已經有很多廠家可以自主研發,甚至是直接提供樣品。」胡震說。 可以說,中國深海載人技術的發展,見證了中國工業技術能力的發展和技術突破。這一切,僅僅用了不到20年。 有人問:深海探測有什麼用? 這裡,島叔想借用汪品先院士的話來回答:海底之誘人,就在於人類對它還有太多未知。每一個海底的新發現,都有可能顛覆掉我們目前對國際戰略格局的認知。 比如,最近日本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了稀土資源,據稱其可採儲量超過陸地1000倍。海底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不探索,別人就會探索。 而我們已經從過去的歷史中學到了太多經驗。其中核心的一條就是:永遠把未來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標題:【解局】就在今天上午,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俠客島:就在今天上午,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為爭取對中國鑽探項目的支持,汪品先等中國科學家根據中國自然條件的優勢,建議在南海深水區通過鑽探,檢驗青藏高原隆升造成季風氣候的理論假設。終於,2009年,中國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橫空出世,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蛟龍」號。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標誌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 中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我國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供圖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海上作業。
  • 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原標題: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據來自郭川團隊的消息,在北冰洋東北航道危機四伏的海面上航行9天後,由中國航海家郭川船長駕駛的「中國·青島」號距離衝 過終點線,創造人類歷史上首次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世界紀錄已不到一千海裡了。據專家預計,郭川和他的國際團隊將在15日到達終點,創造人類帆船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 中國兒童製作萬千紙飛機 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兒童製作萬千紙飛機 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2018-09-2021:48: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男子坐在馬桶上將近5天,創造了一項上廁所金氏世界紀錄
    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一項世界紀錄,只要你願意為之付出,你就能在吉尼斯記錄上預訂到一個能讓你銘記史冊的位置,至少比利時人吉米(Jimmy De Frenne)是這麼想的,他通過坐在馬桶上五天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 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
  • 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
  • 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相對有限的資源日益難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宇宙空間,探索和開發外太空的呼聲日益高漲。
  • 杜普蘭蒂斯新紀錄 將自己一周前剛剛創造的室內世界紀錄又提升了1...
    杜普蘭蒂斯新紀錄 將自己一周前剛剛創造的室內世界紀錄又提升了1釐米時間:2020-02-16 12: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杜普蘭蒂斯新紀錄 將自己一周前剛剛創造的室內世界紀錄又提升了1釐米 北京時間15日晚,國際田聯2020室內世界巡迴賽英國格拉斯哥站中,瑞典選手杜普蘭蒂斯以
  • 好奇號利用小型望遠鏡相機創造新馬賽克成像紀錄
    好奇號利用小型望遠鏡相機創造新馬賽克成像紀錄2020-12-22 14: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 NASA的「好奇號」漫遊者在火星上使用小型ChemCam Remote Micro-Imager(RMI)創造了一項新的馬賽克成像運動紀錄
  • 「深海勇士」號返航 創造多項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科考船於去年11月10日前往西南印度洋,歷時121天,航行17000餘海裡,「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複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以一次次下潛,創造了一系列我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書寫了中國載人深潛新歷史。
  • 浙師校友楊學明院士以3.1438億經費創造一項全國紀錄
    浙師校友楊學明院士以3.1438億經費創造一項全國紀錄 2018-05-28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蛟龍號下潛深度 到底有多深呢 創造新紀錄
    蛟龍號創造新紀錄下潛7020米,超過日本最深6527米的紀錄。這個載人深潛器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成熟,也標誌著我國海底勘測能力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中國蛟龍號的成功研製,讓人類離深海又進了一步。
  • 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供圖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海上作業。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逐夢深藍在逐夢深藍的路上,中國人又「潛」進了一大步。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 明星創造的金氏世界紀錄,最後一個簡直是地獄級別!
    在中國有很多明星都是其中某項或多項記錄的保持者。然後我們來看看吧!並刷新了自己14年創下的記錄,鹿晗2016北京演唱會現場,1731名「鹿飯」同時戴鹿角頭飾為偶像加油打氣,為鹿晗創造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多人同時戴鹿角頭飾」。
  • 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珠海上空誕生
    就在今日凌晨3點40分3051架無人機同時升空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珠海上空誕生了今天凌晨3點30分開始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師生的見證下由2020年央視春晚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執行團隊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操控的3051架無人機
  • 雙11十年創造成交新紀錄
    原標題:雙11十年創造成交新紀錄21秒,天貓雙11成交額破10億,比去年快了7秒;2分05秒,破百億,比去年快了1分鐘;1小時48分,破千億,比去年快了7個多小時。2018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突破2135億元,創下十年來的又一個成交新紀錄。當日15時49分,2018天貓雙11成交額超1682億元,超過2017年雙11全天交易額。
  • 探月總師公布喜訊,玉兔2號創造新世界紀錄,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
    過去數月的疫情使得全球上空籠罩著陰雲,如今終於是有了好消息傳來,就在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公布了一則喜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玉兔二號持續傳出各項探測數據,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創造了一個屬於中國的世界紀錄,同時還有月球礦物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