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2020-08-31 前沿時刻

據《環球網》援引國家航天局的消息,2020年8月25日10時46分,「玉兔2號」已完成第21個月晝的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期。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

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相對有限的資源日益難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宇宙空間,探索和開發外太空的呼聲日益高漲。

相對來說,距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是目前各國最有希望開發甚至是移居的天體。根據科學家推算,月球目前已知擁有鈦、鐵、釷、鎳等10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5種地球上完全找不到。僅月海玄武巖層中的鈦礦石就達100億噸。最為重要的是月球上至少擁有一百萬噸氦-3資源,該物質將成為未來可控核聚變的首選燃料,一噸售價50億美元。

為了子孫後代的將來,中國也必須佔領這一未來的技術制高點。「嫦娥4號」和「玉兔2號」就為我國的載人登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利用「玉兔2號」搭載的各種科學儀器,我國科學家在4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其一通過巡視月背地貌和分析月球深部物質組成,中國專家對月球背面尤其是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歷史以及月壤的形成與演化有了全新認識,為後續的登陸月球南極和巡視探測選址提供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其二通過對月背淺表層的深入研究,中方專家在月背表面地質變化史上有了新的發現。其三通過對月球表面高能粒子和中性粒子的研究,中方專家可以為後期太空人登月活動中避免受到過量輻射威脅和防輻射裝備的設計提供技術參考。最後通過「嫦娥四號」攜帶的低頻射電頻譜儀,中國專家初步獲取40MHz頻率以下的月背著陸區電磁環境本底頻譜和低頻射電三分量時變波形數據,對研究太陽低頻射電特徵和月表低頻射電環境具有重要科學意義。這些成就都令人歡欣鼓舞,感謝科學家和更多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相關焦點

  • 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
  • 38萬公裡外傳來好消息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四大成就引全球關注
    這也標誌著「玉兔2號」在月面累計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紀錄。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玉兔2號」就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之久的紀錄,成為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久的月球車,這也體現出中國航天的實力。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相對有限的資源日益難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宇宙空間,探索和開發外太空的呼聲日益高漲。
  • 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奮鬥者」號(圖源: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俠客島微信公號11月10日消息,10日上午8點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馬裡亞納海溝,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
  • 俠客島:就在今天上午,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終於,2009年,中國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橫空出世,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蛟龍」號。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標誌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 中國要在地球軌道建電站?距地面38萬公裡,隔空輸電創全球首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在距地地面超過38萬公裡的地球軌道上,中國要在這裡建造發電站?
  • 中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我國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供圖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海上作業。
  • 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原標題: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據來自郭川團隊的消息,在北冰洋東北航道危機四伏的海面上航行9天後,由中國航海家郭川船長駕駛的「中國·青島」號距離衝 過終點線,創造人類歷史上首次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世界紀錄已不到一千海裡了。據專家預計,郭川和他的國際團隊將在15日到達終點,創造人類帆船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 這位世界迷宮設計大師,38年間在全球創造了700多個超燒腦迷宮
    英國一位叫阿德裡安費雪的迷宮設計師,自1979年以來在32個國家創造了700多個迷宮,更是將迷宮設計水平帶到了新高度。一.38年來,他在32國創造了700多個迷宮阿德裡安費雪是世界領先的迷宮設計師,在英國西南部多塞特開了一個工作室,自1979年以來在32個國家創造了700多個迷宮。38年來,阿德裡安費雪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迷宮。
  • 中國要在地球軌道建電站?距地面38萬公裡,隔空輸電全球首例
    在距地地面超過38萬公裡的地球軌道上,中國要在這裡建造發電站?這樣的隔空輸電絕對是全球首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我國的空間技術研究所正在進行一項研究我國計劃把這座發電站建立在地球軌道上,在離地面38萬公裡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可以不停的獲取太陽能,並且獲取的太能量能量更高,對於發電將會起到巨大的效果,基本相當於讓太陽在為我們免費打工。
  • 全球關注疫情之際,我國月球上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對於疫情的關註上,可是即便疫情讓各國經濟嚴重下滑,這也讓民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但各國也始終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沒有停止過。近期,在全球關注疫情之際,我國的月球上就傳來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根據相關報導顯示,最近一段時間,我國正在月球上的嫦娥4號,著陸器以及玉兔2號月球車都有了好消息傳來。嫦娥4號著陸器在11月10日三時12分結束了月夜休眠,而玉兔2號月球車也在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了月夜休眠,並且在受到光照的同時自主喚醒,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它們在月球上的第24月晝。
  • 明星創造的金氏世界紀錄,最後一個簡直是地獄級別!
    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起源於英國,被公認為全球紀錄認證的權威機構。在中國有很多明星都是其中某項或多項記錄的保持者。然後我們來看看吧!並刷新了自己14年創下的記錄,鹿晗2016北京演唱會現場,1731名「鹿飯」同時戴鹿角頭飾為偶像加油打氣,為鹿晗創造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多人同時戴鹿角頭飾」。
  • Pitney Bowes:2019年全球快遞包裹數量創造新的紀錄突破1000億...
    DoNews 10月15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據德國《焦點》周刊14日報導,美國快遞技術公司必能寶(Pitney Bowes)13日公布的年度全球快遞包裹指數顯示,2019年全球快遞包裹數量創造新的紀錄突破1000億。此外,必能寶預測稱,未來六年內,全球包裹的數量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
  • 北極圈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8月5日,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發布最新一期高溫黃色預警,這是今年入夏以來,該臺連續第23天發布高溫預警。預警顯示,我國東北多地高溫已突破歷史紀錄。  環球同此涼熱。
  • 中國兒童製作萬千紙飛機 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兒童製作萬千紙飛機 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2018-09-2021:48: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量子態隱形傳輸達到143公裡 創造最遠距離紀錄
    核心提示: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5日報導,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實驗向基於衛星的量子通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量子態隱形傳輸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要素。
  • 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駁斥「新冠陰謀論」 引全球關注
    CGTN專訪武漢病毒所所長駁斥新冠病毒陰謀論 引全球主流媒體關注)截至北京時間5月26日0時4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53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34萬例。世界各國本應在這個特殊時期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卻一再宣稱,他們懷疑新冠病毒是以某種方式從研究所的實驗室洩漏出來的。關於病毒起源、疫情蔓延的陰謀論層出不窮,不斷擾亂大家共同抗疫的陣線。
  • 天問一號飛了8650萬公裡,離地球僅只有927萬公裡,為何?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近狀怎麼樣了,又以怎樣的雄姿在遠離我們,距離有多遠了,這可能是國人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一條關於它的好消息來了,「天問一號」在8月23日12時已經來到927萬公裡遠的地火轉移軌道中,如果按每天遠離地球約30萬公裡速度來計算,那麼預計在8月26日與地球距離將突破1000萬公裡,刷新我國航天紀錄。
  • 中國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美媒說出了大實話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美國一直是太空領域的領頭羊,每次太空進展都能引起全球廣泛的關注,而隨著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這次終於輪到美國和西方眼紅了。早前,在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工作準備期間,美國《科學》雜誌如此評價到:「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將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探索的領導者。而隨著中國航天接二連三傳出好消息,美媒的預測正在成為現實。
  • 中國在量子領域上有什麼新的成績
    從去年開始,人工智慧、量子霸權等技術名稱就頻繁出現網絡中,而近日,全球知名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發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後,中國在其中一項技術上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美國不希望發生的事,未來將變成現實。
  • 全球第一!中國量子衛星實現上千公裡密鑰分發,好消息讓人猝不及防
    6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研究團隊傳出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通過「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首次在國際上完成了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意味著量子衛星通信實用化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