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巖,簡稱九頁巖(是指巖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火成巖和沉積巖都能形成九頁巖)、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火成巖和沉積巖都能形成九頁巖,即火成巖和沉積巖都能形成天珠。
九頁巖十八頁天珠是指九頁巖有十八層巖石結構組成的天珠,其上有跟珠身不同顏色的結構線分割,因此,俗稱十八線天珠。
天然九頁巖十八頁天珠(十八線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十八頁結構線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十八頁天珠(十八線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十八頁結構線形狀圖騰的天珠。
十八頁天珠(十八線天珠)有十八羅漢護佑吉祥之寓意。
羅漢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人等,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此果位通於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狹義之解釋,專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廣義言之,則泛指大、上座部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淨,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他們分別是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託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摘自邱承彬《解密天珠》一書)
1.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賞。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又名賓頭盧尊者。跋羅墮閣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賓度羅是名。這位羅漢本來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迴轉做官,他怕國王囉唆,遂遁入深山修行。相傳有一日,皇宮前出現的一名騎鹿和尚,御林軍認得是跋羅墮閣,連忙向優陀延王報告。國王出來接他入宮,說國家仍然虛位以待,問他是否回來做官。他說回來是想導國王出家,他用種種比喻,說明各種慾念之可厭,結果國王就讓位太子,隨他出家做和尚。根據佛經賓頭盧尊者是現在還沒有涅槃還在世間的羅漢。
2. 歡喜羅漢-迦諾迦代蹉尊者
妖魔除盡、玉宇澄清 揚手歡慶、心花怒放。迦諾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佛學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他:「何謂之高慶?」他說:「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他在演說及辯論時,常帶笑容,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故名喜慶羅漢,或歡喜羅漢。
3.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
舉缽羅漢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後,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4.託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託塔羅漢原是佛陀最後一位弟子。因塔是佛的象徵,為紀念和追隨佛祖,他特製一塔隨身攜帶,成道後世人稱其為「託塔羅漢」。
5. 靜坐羅漢-諾炬羅尊者
靜坐羅漢原是一武士,出家後,師父為了讓他摒棄以往粗野的性格,讓他學靜坐。但他靜坐時仍現出大力士的體格,故成道後世人稱他為「靜坐羅漢」。
6.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過江羅漢原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佛祖洗浴事。他的母親在跋陀羅樹(又稱賢樹)下產下他,故名。據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就是因他乘船渡江海而傳播過去的,故世人稱他為「過江羅漢」。
7. 騎象羅漢-迦力迦尊者
騎象羅漢原是一位馴象師。因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是佛法的象徵。故成道後世人稱他為「騎象羅漢」。
8. 笑獅羅漢-佛陀羅尊者
笑獅羅漢原是一位勇猛的獵人,連獅虎也能獵殺。後出家戒殺,將證阿羅漢果時,有兩隻小獅子走到他身邊感激他放下屠刀。成道後,他就將這兩隻小獅子帶在身邊,故人稱「笑獅羅漢」。
9. 開心羅漢-戌博迦尊者
開心羅漢原是中天竺太子,其弟想與他爭奪王位。他對他弟弟說:「我心裡只有佛,而沒有王位。」且打開胸膛,弟弟見他心中果然只有一佛,遂不作亂。成道後世人稱他為「開心羅漢」。
10. 探手羅漢-伴諾迦尊者
探手羅漢原是個「路邊生」的私生子,與第十六羅漢為同胞兄弟。因他打坐時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畢即雙手舉起,長噓一口氣,成道後世人稱其為「探手羅漢」。
11. 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
沉思羅漢原是釋迦佛唯一的親生兒子,隨父出家,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著稱。所謂「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動時能行人所不能行。故世人稱他為「沉思羅漢」。
12. 挖耳羅漢-那迦犀尊者
原是一位理論家,因論「耳根」而聞名於世。所謂「耳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一,六根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器官,要想成佛,必須六根清淨。六根中,耳根是由於覺淨而生認識,故耳根清淨最為第一。因為那迦犀論耳根清淨最為到家,故佛教造像常將他的形象塑畫為挖耳狀,故世人稱其為「挖耳羅漢」。
13. 布袋羅漢-因迦陀尊者
布袋羅漢原是古印度捕蛇人,常攜帶布袋入山捉蛇以免行人被蛇咬傷,又將抓到的蛇拔去毒牙放生於山林,因發善心而證得阿羅漢果位。因他隨身總帶一裝蛇的布袋,故世人稱他為「布袋羅漢」。
14. 芭蕉羅漢-伐那波斯尊者
芭蕉羅漢原是生意人,出生時雨下得正大,後院的芭蕉樹葉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故被取名為伐那波斯(梵文「雨」的意思)。後他出家常在芭蕉樹下用功並因此成道,故世人稱他「芭蕉羅漢」。
15. 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
長眉羅漢原是一個和尚,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因為他前世就是一位修行和尚,修行到老,毛髮都脫落了,只剩下兩條長眉毛,死後投胎轉世,將長眉毛也帶了出來。父親知道他是修行人,故又送他出家,終於修成阿羅漢果,故世人稱他為「長眉羅漢」。
16. 看門羅漢-荼畔吒迦尊者
看門羅漢原是第十羅漢的弟弟,他出家後化緣的辦法是用拳頭拍門叫屋裡的人出來布施。佛認為不妥,就賜他一根錫杖。他化緣時,就用錫杖在人家門前搖動,人家聽見這聲音果然就心生歡喜,開門布施,成道後世人就稱他為看門羅漢。這錫杖(也叫禪杖)後來也就成為和尚出門隨帶的法器。
17.降龍羅漢-慶友尊者
降龍羅漢原是古印度惡魔波旬,他大扇動那竭國人四出殺害僧人,盡毀佛殿佛塔,將所有的佛經都劫到那竭國去。龍王用洪水淹沒了那竭國,將佛經收藏於龍宮。後來,慶友尊者降服龍王,取回佛經,故也人稱他為「降龍羅漢」。
18. 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伏虎羅漢原是僧人,賓頭盧尊者的寺廟外,常有虎嘯。尊者認為是虎餓了,便將自己的飯食分一些給虎吃,久而久之,老虎被他的善心收伏了,故也人稱他為「伏虎羅漢」。
天然九頁巖十八頁天珠
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山下的白灰相間的頁巖(荊玉英攝影)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攝影)
九頁巖十八頁天珠(十八線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平安健康的象徵,是富貴長壽的象徵,是成功的象徵,是高升的象徵,是大慈大悲的象徵,是智慧的象徵,是十八羅漢護佑吉祥的象徵。十八眼天珠的寓意同十八頁天珠(十八線天珠)。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