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20-11-2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5月30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與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邢臺)清潔能源供暖峰會」在邢臺召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國際能源署太陽能供熱製冷委員會副主席何濤作了題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北極星電力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直播。直播會議合作,請聯繫手機/微信:13693626116。

何濤:各位領導專家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和大家匯報一下我的一些思考《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主要是分四個部分,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概述,太陽能熱利用,建築光伏一體化及應用。

河北是全國走在前列的推廣超低、近零能耗建築,我們的需求原來在100現在剩下25%,需求大大的下降,能量秘密沒有那麼高,產能沒有那麼大,以前產生不了那麼大的作用,經過我們這一段時間的研究實踐,可以得出來一個初步的結論在超低能量的建築中主要的來自太陽能,在推廣中咱們太陽能,尤其是太陽能光熱光伏已經成為建築能源需求的主要的,建築應用的一個想法。

我們國家的建築應用從06年財政部和建設部主導的叫可再生能源利用開始。當時邢臺的有一個太陽能公司也獲得了補貼,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從那個時候開始已經大力的推了,當時主要在推廣太陽能、熱水、光伏、地然熱泵,採暖沒有那麼多,一些技術儲備項目儲備經驗積累打下了基礎。

簡單的回顧一下,太陽能熱利用,王志峰老師介紹的是中高溫熱發電,我們回顧一下中低溫的發展,這兩年的亮點,生產廠家在中溫太陽能集熱方面採取了巨大,比方說工業的熱力加熱,這個需求非常大,還有採暖,再一個比較明顯的亮點高效能平板器,今天徐總也來了,他們也在合作合資生產產品,推廣產品的應用在西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看到了四個大型平板集熱器,指標要好很多,無論是熱損還是效率都非常好。

再一個到了工程,我這個信息比較舊了,應該說我們道榮和河北省的企業這兩年很多工程,我不細說了。

再一個太陽能空調,由於技術成本相對比較高,一直沒有特別好的推廣,但是現在前面兩個產品,高性能的集熱產品做鋪墊,可以系統的提高整個系統的COP,原來只有20%幾現在到30%幾製冷的效率,相對非常的可觀了。中美能源的示範就用了太陽能的空調,採用了單效的吸收式,也是項目不錯。

既然說機遇和挑戰,我們看看其他的技術門類,建築光伏一體化,看著非常複雜的圖但是非常簡單,按照年代的時間軸看,是一直在穩步提升的,尤其在2010年以後斜率比較大,代表不同的類別,發展還是很快的。我特別要說的強調的是另外一個,是這個。

光伏發電的效率在不斷提升的同時,成本下降多少,在十幾年之內,據統計下降了90%,引起了我們一個思考,效率不斷的提升成本的不斷下降,這個是很值得思考。現在2017年底我開會的時候,當時一個很大的爭論,供暖到底是電力化還是熱力化,已經提出來這麼一個命題了,所以我們感到壓力。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BITV,成立一個建築專委會,要求我們參與,是來勢洶洶,光伏行業也是全力進入到我們建築行業,不只是建築電力也要做。

這張圖在瑞典的,他們多餘的氣光比較嚴重用來制氫,一個是存儲另外一個還要供暖,也是非常的有新意。

再一個蒸發冷卻,本身和我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大量的用在機房空調裡,其中有一個再生的時候,室外的空氣被加熱以後,轉輪除溼以後可以來自太陽能。

再一個熱泵,感受到發展的潛力和速度,他們個光伏類似,技術大幅度的提升,成本也在下降,如果熱泵的系統COP是2,一份能源能產生3份的熱量,應該達到66.66%,才能夠打贏,這也是對我們非常大的挑戰。但是熱泵本身也有問題,比方說在低溫的時候的問題,尤其在南部邢臺一帶,冬天的時候相對溼度沒有那麼低比較高,這種高溼低溫的情況下容易結霜,這時候可以和其他能源互補,保證供熱的效率,所以也在延慶做了驗證和示範,太陽能和熱泵的系統,看上去比較高,但是如果和比較好的熱泵系統相比,不一定能打贏,這個事也是需要我們思考。

這是一些研究方面的進展,我不多說了。

再一個日出東方徐總來了,我們合作作為藏區和新十三五計劃研發的工程,太陽能保證率,實際上太陽能的熱已經超過了需求,但是不能保證率110%,不合適,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不一定那麼多的集熱提高經濟性,這也是國際上國際能源署力推的方式,成本也下降。

最後簡單的總結一下,三個方面。一個是面向互補用,今天這個會上,道榮和其他廠家說的比較多的,面向互補,很重要的,傻瓜式的操作方式,讓老百姓感覺不到是什麼能源的供熱系統,另外一個區域供熱。第三塊,大能源,熱電聯動協同,這個在美國丹麥已經在用了,用於聚熱供熱取得很多的效果。

就匯報這些,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現狀
    中國太陽能五大領域熱利用技術發展現狀        1.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商業化程度最高、推廣應用最普遍的技術之一。1998年世界太陽能熱水器的總保有量約5400萬平方米。
  • 太陽能熱利用進入技術專業時代
    2012年將是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開始發生顛覆性變化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太陽能行業將會走向技術創新型專業化時代,並開始構建太陽能熱水器的全新體系。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協會秘書長霍志臣認為,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同質化、多元化是從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大趨勢說的,具體到企業來說,還是要實現多元化背景下的技術專業化。從一定的意義上說,2012年首先是太陽能專業化發展。任何行業都會在激烈競爭中衍生出行業的專業品牌,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會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使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步入技術型專業化時代。
  • 山東省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技術升級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末誕生至今,經過30餘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熱利用生產和應用大國,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國太陽能熱利用依然停留在低溫熱水應用階段,工作溫度在100℃以下,太陽能在中高溫領域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進一步的發展。  從長遠來看,太陽能熱利用中高溫應用技術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 十年技術革新成就太陽能熱利用
    從熱水到熱能,從民用到工業,從散亂到一體化,這是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經歷的三次技術革命。力諾瑞特10年技術革新之路,也剛好見證並參與了這一技術發展歷程。 近年來,中國太陽能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大批太陽能企業湧現並一度陷入跑馬圈地、低價競爭的行業循環中,造成在中溫技術之前,太陽能應用全都止步於熱水利用的層面。
  • 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守望先鋒
    ——季傑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形勢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太陽能熱利用作為可再生能源之一,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新形勢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要如何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作為高校老師,要如何培養行業人才?
  • 中科院「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精品培訓班舉辦---中國科學院
    6月24日至30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資助,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承辦的中科院「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精品培訓班在張家口舉辦,來自全國42個單位70餘位從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
  • 周大地: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性、經濟性有待提高
    2014年,我國太陽能集熱系統保有量達到4.14億平方米,提前完成「十二五」發展目標。  近期,一組來自2014年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的數據,把行業的焦點再次聚集到太陽能利用的另一個領域———光熱利用。  與光伏相比,太陽能熱利用多年來更像一個沒有戶口的孩子游離在 「政策」之外自尋生路。
  • 太陽能熱利用!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
    中國清潔供熱平臺訊:日前,江蘇省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發展目標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到2025年,全省生物天然氣利用規模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太陽能熱利用規模進一步提高。文件要求,大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 「基於鹽湖資源的高性能儲熱介質在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的應用與...
    針對基於鹽湖鉀、鈉、鎂等無機礦產資源的儲熱介質的開發和青藏高原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和工程化難點,設計、開發高容量、低成本鹽湖相變儲能材料、輕質鎂水泥建材關鍵材料和工程應用技術,突破相變材料-太陽能光熱建築耦合一體化核心技術,並進行系統集成,設計、建設青藏地區特色相變材料
  • 工程科學學院葛新石教授榮獲2020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2021年2月1日,受國家光熱聯盟理事長聯席會的委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發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季傑教授代表國家光熱聯盟向葛新石先生頒發了「2020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證書以及10萬元獎金。國家光熱聯盟北京辦公室與在安徽合肥的葛新石先生視頻連線共享這一高光時刻。
  • 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有更大發展和應用
    8月26日上午,2020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宿遷正式開幕,大會為期兩天,共設置50餘場演講報告,一大批太陽能熱發電領域的專家齊聚宿遷,共同探討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新機遇、新思路、新技術、新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如何突破瓶頸?發展之路向何處走?怎麼走?
  • 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發展需突破技術制約
    隨著全球能源供應問題日顯突出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積極推行,加之光伏行業發展遇冷,太陽能中高溫技術的開發應用再次引起國內外眾多企業的關注。雖然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使用國,而且太陽能的核心技術已居世界**水平,但是,國內太陽能利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低溫利用的初級階段。
  • 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隨著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競爭態勢的日趨激烈,有長遠發展眼光的太陽能企業開始將創新放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無論是在核心技術還是外觀形象,無論是集熱技術、保溫技術還是高能效技術、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技術,都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進步。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傳統零售渠道的太陽能熱水器銷售額約為410億元,同比下滑23%。
  • 我國太陽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專家人士表示,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太陽能行業結構不斷調整,創新技術的突破以及推廣的應用,我國太陽能對於熱利用中,供熱水、供暖和供冷三系統連供可大大境地成本,並可實現商業化開拓。《中國可再生能源2050發展路線圖》指出,2020年前,我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仍將是主流應用方式,約60%建築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同時,太陽能採暖、製冷系統應用快速發展,1%左右的總建築面積將應用太陽能採暖、製冷系統。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速度的加快,「十三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採暖、製冷應用等市場潛力巨大。
  •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經濟參考報》:當世界各國都意識到新的技術和科技領域將出現新的變革力量,並且有所行動之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不能置身事外,我國政府也需要對這種新情況和新趨勢以及對未來可能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加以評估和判斷,那麼根據您的研究和判斷,這一輪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機遇大於挑戰還是挑戰大於機遇?將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太陽能光熱產業不能只做熱水器 未來呈現三大走勢
    太陽能光熱產業路在何方?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四季沐歌集團總裁李駿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將呈現三大走勢:從農村走向城市、從民用走向工商業、從單一能源走向複合能源。    胡潤青、李駿等是在7月下旬於北京舉辦的2015國際太陽能供熱製冷技術峰會上做上述表示的。會上,業內多位專家齊聚一堂,為在太陽能光熱利用行業突圍尋找增長動力。
  • 科幻作家何濤: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其中不乏反思,比如對我們通常寄予美好期望的科技,何濤卻對其中可能出現的某些負面影響提出警示。至於中國科幻文學,看上去浪潮洶湧,但身處其中的何濤認為,方興未艾,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也許你們早就意識到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滿足。但是,假如我們更改人類的生物屬性呢?如果人類不再依靠其他生物來獲取營養,不再需要其他生物來維持生命,而是像植物一樣直接獲取太陽能,人類還會這麼貪婪嗎?
  • 太陽能熱水器新技術應用
    「全面保溫」時代來臨  為了解決真空管結冰、凍裂等使用問題,皇明太陽能集團專門選定由「世界鍍膜王」章其初博士帶領的30餘位具有國際水平的專家,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潛心鑽研和實驗,終於在解決真空管散熱問題上取得突破,成功研製出利用UTLE(超低發射)技術打造的極地超寒管,這從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研發方面來講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針對當前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一、太陽能資源開發進入規模實用階段    二、我國太陽能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一    三、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居世界第一    四、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世界領先    五、中國太陽能利用邁入工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