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叫做「人不可貌相」。
其實這句話也完全適用於野生動物。
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至今,動物們個個都非等閒之輩。
即便是外表看起來呆裡呆氣的狐獴,原來也是個厲害角色啊!
因為它們的食物,是蠍子!
1.「狐獴是真的萌!」
大部分獴科動物的長相實在有點不敢恭維。
怎麼說呢……個個都長得有點「賊眉鼠眼」!
但是狐獴是個例外。
它們的體型比較嬌小,體長大概30cm左右,加上尾巴可以達到50cm。
體重,最多5斤!不能再多了!
某些營養不良的傢伙更是可憐,體重連1斤都不到。
但是那圓圓的腦袋,耷拉下來的耳朵。
加上那大大的黑眼圈,整個看起來,讓它們顯得有點呆裡呆氣。
這種長相,似乎最討人喜了!
2.「接受日光的靈氣」
狐獴主要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乾旱沙漠地區。
這裡的晝夜溫差很大,晚上的溫度很低。
所以狐獴早上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曬太陽!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吸收陽光的熱量,驅散夜晚留在體內的寒氣。
為此它們居然還專門把自己腹部的毛髮,進化成了黑灰色。
黑色,更吸熱嘛!
狐獴是社會化的動物,往往二三十隻一起生活。
每天早上,一群狐獴「老少爺們」都會站在一起,
用自己的尾巴和雙腳支撐著站起來,面對太陽,接收「日光的靈氣」!
3.「吃得很特別!」
每天搞完那一套曬太陽的「儀式」之後,狐獴就會開始捕食了。
它們的主食有點特別:大部分是帶毒的昆蟲和小型節肢動物!
諸如蠍子、蜈蚣、蜘蛛等等。
這些傢伙甚至膽大妄為,有時竟敢去挑戰毒蛇。
雖然它們對這些毒物的毒素免疫,
但是由於缺乏蛇獴那樣濃密的發毛作為防禦,狐獴可能會被蛇給咬死!
狐獴捕食時的團隊精神,值得肯定。
在一隊狐獴捕食或者休息的時候,一定有一隻狐獴會擔任警戒任務。

它警惕地打量四周,發現危險時,會發出特定的叫聲。
畢竟對於老鷹和胡狼之類的天敵來說,它們可不管狐獴吃的是啥!
狐獴雖然可以免疫毒蟲的毒素,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平時就可以填飽肚子了。
狐獴的身體構造比較特殊,無法儲存多餘的脂肪!
也就是說,它們這頓吃得再多,下頓可能還是餓得慌。
狐獴死亡原因最多的,不是天敵的捕獵,而是餓死!
如果平時吃得少了,不能滿足身體所需的話,
它們就會越來越瘦,最終倒下。
這樣看來,狐獴又是一種可憐的動物呢!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關注帳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