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故事-狐獴的生存智慧

2021-03-01 每天晨會小故事

  在非洲南部延綿幾十公裡的喀拉哈裡荒漠地帶,幾乎每天都要上演動物之間的生死大戲。兇殘暴戾的大型貓科動物,如虎、豹、獅子等佔盡了便宜。每天,荒漠上都有為數眾多的野兔、麋鹿和狒狒,難逃它們的獠牙。而對於一些剛出生的幼崽來說更是如此,它們的平均成活率還不到30%。

  但是,有一種動物卻是例外,它幾乎很少死於大型貓科動物的利齒之下,即便是剛出生的幼崽,大型貓科動物也很難嘗到它們的身上鮮,它就是非洲狐獴。事實上,論聰明靈巧和反應迅速,非洲狐獴不及野兔和麋鹿,論奔跑速度,它不及狒狒,那麼是什麼讓狐獴總能從大型貓科動物的鼻子底下成功逃生呢?答案是,因為荒漠上隨處都有狐獴的藏身之所——洞穴,當遇到攻擊時,狐獴總能輕易逃脫掉。

  原來,為了躲避大型貓科動物的捕殺,每個狐獴家族都會在荒漠上四處挖洞穴,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幾乎遍及該狐獴家族所能到達的區域,這些洞穴儼然一座地下迷宮,有的獨立成洞,有的縱橫交錯,有的很深,有的很淺。如果把荒漠上所有狐獴家族挖出的洞加在一起就能遍及整個荒漠,因此,狐獴無論在何時何地,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活動區域內受到攻擊,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藏進離自己最近的洞穴裡去,讓企圖捕殺它們的大型貓科動物無計可施,望洞興嘆!而不必像其他小動物那樣,被追得無處可逃,最後一命嗚呼。這是最快捷,也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式。

  正是意識到自身在荒漠上生存的缺陷和不足,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危險和應對的方法,非洲狐獴才最終決定在荒漠上四處挖洞。雖然這一行為在野兔、麋鹿和狒狒們看來「很傻,很天真」,遠不如它們四處遊逛那樣逍遙自在和遇到追捕立即就逃來得方便省事,然而就是這個在其他動物看來蠢笨至極的辦法卻最終讓狐獴在喀拉哈裡荒漠上「獴丁興旺」,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聽說下雨天和這隻狐獴更配哦,一隻狐獴的回家歷險記
    這部講述狐獴的紀錄片《蒙哥》再次證明了這句話的可靠性。這是一部拍攝於2008年的紀錄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2分,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同類型紀錄片。而這部影片獲得成功的原因除了作為主角的狐獴是那麼的萌,更主要的是強大的剪輯與完美的配音。,加上非洲大草原那充滿野性與神秘的自然風景讓我們隨著狐獴科洛一起踏上那成長的旅程。
  • 「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狐獴
    一般電影裡構思的外星人大都長這樣: 狐獴體長24-30cm,軀幹修長,四肢勻稱,前額呈圓形,臉頰呈錐形;每腳具四趾,尾巴細長,末端為黑色,在直立時可協助身體保持平衡。 狐獴在地球上的領地基本上都在艱苦的沙漠,不僅晝夜溫差能達到30-50℃,食物匱乏,還要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和天敵,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它們是如何在那樣嚴酷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吧!1.
  • 狐獴是如何交配的
    但是,狐獴卻沒有想像中的溫順,實際上在交配過程中它們著實野性十足。狐獴(Suricata suricatta)的群體社會等級複雜,其成員從2到50位不等。其統治者是一對被稱為「alpha」的雌雄狐獴,形似國王與皇后的它們還控制著整個族群的獨家繁殖權。族群中緊隨國王和皇后的雌性階級和皇后的關係甚是親密,而下階雄性通常是國王和皇后的子嗣,剩下的便是外來雄性了。
  • 看起來呆裡呆氣的狐獴原來是個厲害角色!因為它們的食物是蠍子!
    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至今,動物們個個都非等閒之輩。即便是外表看起來呆裡呆氣的狐獴,原來也是個厲害角色啊!因為它們的食物,是蠍子! 1.「狐獴是真的萌!」「接受日光的靈氣」狐獴主要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乾旱沙漠地區。這裡的晝夜溫差很大,晚上的溫度很低。所以狐獴早上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曬太陽!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吸收陽光的熱量,驅散夜晚留在體內的寒氣。
  • 喜歡擁抱的狐獴,小時候很萌,長大了面對眼鏡蛇都不慫
    上回給大家揭秘了馬戲團背後,訓練動物的黑幕,今天就為的大家帶來萌萌的狐獴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曾經有這樣一位選手,他所帶來的演講內容就是「狐獴」。她主要講的是狐獴之間的感情,狐獴喜歡擁抱,喜歡群居,喜歡成群結隊的行動。
  • 看仙鶴飛舞、觀大嘴犀鳥、逗非洲狐獴 國慶貴州野生動物園走起
    丹頂鶴、犀鳥和狐獴,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近期又添新丁。犀鳥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大型鳥類,同時擁有雙角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3個品種的犀鳥共40隻,是我省動物園首次挑戰飼養大量熱帶鳥。看仙鶴飛舞、觀奇特犀鳥、逗非洲哨兵,國慶假期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走起。丹頂鶴展翅。
  • 動物為什麼要以群體為單位進行生存?抱團的好處多多
    動物行為方面的專家認為,住在群體裡有助於動物生存,比它們獨自生存或者成對生存更好。科學家們認為,每一種動物的行為都是為了提高生存的可能性。所以群居生活必須要提高群體內個體的生存機會;否則,它們不會選擇群居生活。但是,群居生活也具有兩面性,不光有優勢,還會帶來一定的問題。
  • 理治企業趙澤餘董事長晨會激勉:勤學,善思,明辨,篤行
    12月2日,12月的第一個工作日理治企業董事長趙澤餘、總裁錢柳宣誓早上09:00,理治企業周一晨會如期舉行。理治企業董事長趙澤餘晨會總結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本周的分享人坤澤電商伍麗萍也表達了一個相同的概念——一個好的團隊,必須是學習型的團隊。——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晨會故事-新生的長頸鹿
    在我們看來有些「殘忍」的長頸鹿媽媽,其實是在用自己微不足道的能力「關愛」自己的孩子,慶幸我們沒有這麼惡劣危險的生存環境。
  • 《二把手》:夾縫中求生存的人生智慧
    夾縫中求生存的人生智慧——簡評唐達天長篇小說《二把手》※北喬作為官場小說創作領域一位個性突出的作家,唐達天的作品常有出人意料之處,並在文學質量和市場效益取得了雙贏但與一般性的官場小說不同的是,《二把手》作品沒有泛泛地披露官場的所謂內幕、潛規則和聲色犬馬的生活,而是著力於二把手因在官場上的特殊位置而來的別樣處境與生存狀態,進而探究二把手的生存策略與博弈力量。更為可貴的是,《二把手》成為人的生存狀態的一個巨大隱喻,指涉人類普遍性的生存態勢,顯示出作品強勁的內在張力。
  • 動物生存智慧:偽裝高手來襲,用保護色躲避天敵求得生存
    蛾子們一般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天敵,尤其是鳥類和蝙蝠,它們為了生存而到處追捕蛾子們。然而,在進化過程中蛾子們發展了一種值得稱道、出奇制勝的防禦術,以保障種族的延續。同時,由於蛾蝶類昆蟲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蛾蝶的生存策略也不同。
  • 科學網—海洋動物的生存智慧
    除了鯨魚,海洋中的另一個「霸主」——鯊魚的生存智慧也給人類的科研帶來了許多靈感。 相比於海洋中的其他大型生物,鯊魚雖然身軀龐大,但遊動速度極快,且沒有藻類、藤壺等海洋生物附著在皮膚上的困擾。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鯊魚的體表分布著V形盾鱗,鱗片之間形成的溝槽使水流快速從中流過,降低鯊魚在水中遊弋的阻力,提升遊動速度。
  • 房龍《人類的故事》:人類生存法則——會思考和肯行動才是硬道理
    人類歷史長達數百萬年,究竟是什麼,讓人類生存下來,並且成為地球上最智慧的物種?或者說,人類的生存法則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在著名作家房龍所著的《人類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話,正好給出了他的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