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南極的幹擾率不足32%,為何科學家對它都表示擔憂?

2021-01-12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根據7月15日發表在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的一篇生態評估研究論文,科學家表示如今伴隨著人類對於南極的科學考察,如今整個南極無人幹擾區已經不足32%,看起來似乎南極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可事實上很多科學家卻對此紛紛表示擔憂,因為這意味著,南極的生物多樣性也因此而破壞。

人類是何時發現南極的?

整個南極大陸,都被厚厚的冰殼所覆蓋,它作為地球上人類發現的最後一個大陸,也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大陸。那麼,人類是何時發現南極大陸的呢?與北極早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不同,南極發現的時間非常晚,這也讓南極成為地球上的一塊「淨土」。

在18世紀的時候,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興起,很多探險家也紛紛南下去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不過卻都沒有結果。其中英國的庫克船長更是一度進入南極圈,卻仍然沒有發現南方大陸的痕跡。

時間很快就到了19世紀,1819年,來自沙俄的一支探險隊再度出發去尋找南方大陸,最終在歷時2年21天後,發現了南極邊緣地帶的兩個島嶼,並且還找到了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不過這個時候,人類仍然沒有真正的抵達南極,一直到20世紀初,來自挪威和英國的探險隊,才真正意義上的抵達了南極極點。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南極被人類發現不過是100年左右的時間,那麼,在過去的100年時間裡,南極因為人類,又有了那些變化呢?人類對於南極的了解是從零開始,不過自從人類開啟對南極的科學考察,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伴隨著人類的到來和人類活動的增加,南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人類的痕跡。

研究發現,南極99.6%的地方,都是荒原地帶,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地方中基本上都是生物活躍度不高的地方,真正值得人類去研究的南極大陸,只有0.4%左右,而因為人類,如今這些地方的生物多樣性正在漸漸消失。

南極有多少種生物?

從人類第一次發現南極至今,人類一共在南極發現了2.3萬多個物種,不過其中分布在荒原地區的,卻不足7%,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南極生物寶庫」都來自於都來自於非荒原地帶,而如今這些地帶,都因為人類而漸漸消失。

南極的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有哪些影響?作為地球的一部分,南極生物多樣性和地球的生態穩定息息相關,如今地球上已經有大約10%-30%的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等瀕臨滅絕,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地球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南極也因此而受到了影響。

今年2月9日,南極地區第一次出現了20.75攝氏度的高溫,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也發現,南極正在悄悄變綠。是什麼導致南極變綠了呢?伴隨著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導致生長在南極的苔蘚等植物,在冰殼下擁有了新的生機,它們快速的繁殖,也搶佔了其它生物的領地。科學家們擔心,這會導致南極生態環境的失衡。

人類應該如何保護南極?

1961年的《國際南極條約》中明確指出,南極不屬於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它屬於全人類,人類也應該聯合起來保護南極。拿這次科學家們發現南極無人幹擾區不足32%來說,這也是多個國家共同進行南極科考的結果。

所以,未來也需要共同建立南極特別保護區,對於南極生物多樣性高的地區進行重點保護,並且制定相關的科考細則,從而對南極進行保護。當然,除了南極當地的保護之外,人類還需要從全球大環境出發,減少碳排放和海洋汙染,避免「海洋死亡區」也出現在南極。

同時,努力恢復南極的平均氣溫正常值,阻止南極繼續變綠,讓南極重新回到酷寒、乾燥、風大的氣候環境,減少南極冰川的快速融化,這樣才減少對全球大環境的影響。科學家表示,只有南極「淨土」被守住了,人類的明天才會變得晴朗。大家覺得人類會守住南極不被汙染和破壞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人類對南極的幹擾率不足32%,為何科學家對它都表示擔憂?
    審核-小文 根據7月15日發表在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的一篇生態評估研究論文,科學家表示如今伴隨著人類對於南極的科學考察,如今整個南極無人幹擾區已經不足32%,看起來似乎南極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可事實上很多科學家卻對此紛紛表示擔憂,因為這意味著,南極的生物多樣性也因此而破壞。
  • 臭氧層空洞再度縮小,只剩1000萬平方公裡,科學家卻感到擔憂
    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科學家通過觀測,意外的發現地球南極上空,大氣層中的臭氧含量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特別是在每年的9月份-10月份,這種現象更加的明顯,因為意識到這個情況非常的嚴重,於是,1977年4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緊急召開了關於「評價整個臭氧層」的國際會,當時一共有32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屍體,對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何科學家表示擔憂?
    2020年3月,《傳播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史前鳥類的研究,科學家對一具46000年前的鳥類完整遺骸做出研究。這具遺骸,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永久凍土層中找到的,經過研究遺傳信息,科學家將其歸為角百靈的一種。2020年8月,依舊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出土了一隻保存良好的披毛犀屍體,研究人員表示它生活在冰河時代,也許可以追溯到34000年前甚至更早。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意外的東西,人類要提高警惕了,怎麼回事?
    可能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探索南極?難道那裡有什麼秘密?作為地球七大板塊中最神秘複雜的南極大陸,存在一些神秘未知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於陸地的了解基本已經差不多了,最後剩下還不怎麼了解的就是南極大陸最初的科學家探索南極,主要是為了探索那裡的一些未知生物以及未知的東西。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擴大50%!科學家擔憂:臭氧層災難正在發生
    簡單來說,臭氧層是大氣層的一部分,它位於平流層之中,距離地面大概有20-25公裡。臭氧層有什麼作用呢?我們都知道,地球之外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來自太陽等各方面的輻射,對於一顆星球來說,都極具有侵蝕性。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擴大50%!科學家擔憂:臭氧層災難正在發生
    簡單來說,臭氧層是大氣層的一部分,它位於平流層之中,距離地面大概有20-25公裡。臭氧層有什麼作用呢?我們都知道,地球之外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來自太陽等各方面的輻射,對於一顆星球來說,都極具有侵蝕性。
  • 南極冰下隱藏著的巨型空洞,每天都在變大,科學家也不知它是什麼
    ​南極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主之地,它的面積達到了驚人的6500萬平方公裡,足足有將近7個中國面積的大小。這裡蘊藏著數不清的寶藏,如果不是因為氣候太過於寒冷了。無數的國家都會在南極地區分一杯羹。南極和北極還作為地球上天然的體溫計,一旦南極氣溫升高或顯著降低,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球的生態狀況如何。
  • 南極冰川融化,遠古病毒或將重現地球,科學家對此感到十分擔憂
    此外,還能讓人類多出一塊陸地來居住,論起南極大陸的面積,達1390萬平方公裡,在世界各大洲的面積上排名第五,這樣一塊廣闊的地方,相信會有效的解決未來人口數量眾多,土地擁擠的問題。南極冰川融化對於人類是好事嗎?絕對不是!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南極冰川如果真的融化,就能緩解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嗎?
  • 南極突破20℃,科學家擔憂:冰川融化釋放遠古病毒,後果無法估量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最近,南極大陸氣溫突破20℃,持續一周的「極端高溫」席捲了南極洲,導致南極冰川大範圍融化,僅這一次危機就造成了大約五分之一面積的冰雪流失。不過更嚴重的是,冰封在數十米冰層下的遠古病毒也隨著冰川 的消融而被釋放,這引發了科學家的擔憂。
  • 科學家在南極發生了一些不應該出現的東西,人類需要警惕了
    由於南極洲大陸地處南極,這裡氣候異常寒冷,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再加上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各種物資的缺乏。曾有科學家預言,這塊大陸未來幾十年都很難出現大規模的人類聚集區。按理說這屬於是一塊兒尚未被人類破壞汙染的潔淨之地,但最近科學家對這塊潔淨之地產生了擔憂。
  • 史前生物屍體又出現,科學家萬分擔憂:對人類來說是壞消息
    不過卻在這天然的「大冰箱」中保存得如此完好,如今史前生物的屍體又出現,當其他人都十分驚訝時,科學家表示很擔憂:對人類來說是壞消息!事實上,這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的史前生物屍體並非這隻灰狼幼崽一個,前蘇聯的古生物學家曾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隻保存基本完好的猛獁象,發現時口中還有未吃完的青草,這隻猛獁象被發掘出之後,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凍土層地區陸陸續續發掘出大小不一的猛獁象!
  • 南極,您還好嗎?
    隨後第二年,在喬治島南端的菲爾德斯半島東岸,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自此,中國成為第十八個在南極洲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家,開啟探索大自然的新篇章。南極,這個地球神奇的地方,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叫「第七大陸」位於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都在南極圈內,四周瀕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南大洋厚厚的海冰圍困住中國「雪龍號」前行的腳步;而去年8月,一隻年滿16歲的北極熊因海冰驟減、覓食無處,餓死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  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同是地球的極點地區,為何海冰會呈現出兩張風格迥異的面孔呢?作為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極地氣候研究,並多次踏足兩極冰地的資深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卞林根為讀者一一解開謎團。
  • 南極為何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它還能生存嗎?
    南北兩極作為地球上相距最遠的兩個點,常年被冰雪覆蓋,我們對南北兩極的印象便是寒冷,南極更是因為惡劣的氣候環境成為了人類最後踏足的地區。北極熊的體型十分龐大,有著出色的嗅覺和觀察力,它的反應敏捷,捕食能力也十分強大。很多小型的海洋生物在面臨北極熊時,都被它的兇悍勇猛所收服。北極熊在食物鏈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但就是這樣的捕食者,隨著全球變暖的不斷加劇,數量已經開始逐漸減少,科學家預測到了2100年,北極熊或許就會永遠消失在地球上。如果我們不考慮全球變暖的問題,把北極熊送到南極會怎樣呢?
  • 南極的魚為何不怕冷?
    南極的魚為何不怕冷?2020-09-30(分享作品)大風哥-大魚號在南極有的時候氣溫可以在-90℃,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南極還有各種各樣的魚,如果說南極企鵝不怕冷是因為有厚厚的脂肪和毛皮,那麼為什麼南極的魚不怕冷?
  • 人類在宇宙的「眼睛」看到了什麼?它讓科學家感到擔憂
    人類面對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恐懼和好奇。但是,正因為是人類,我們的天性使得我們戰勝恐懼,探測未知。1957年,人類已不滿足僅僅是尋找地球的答案,開始向宇宙邁出第一步。我們懷著巨大的敬畏和好奇,向宇宙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宇宙的無邊無際,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人類的渺小,我們一直堅信著,在宇宙的某一個地方一定存在著和人類一樣的文明,甚至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外星生物。
  • 為何科考隊去南極要乘破冰船,而不具備破冰能力的遊輪也能抵達?
    南極旅遊成為時下旅遊界的熱點,各大平臺知名博主都推出自己南極之行的奇趣見聞,也為後來者規劃好了出行路線、話費標準以及旅行注意事項等。2020年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爆發、蝗災肆虐、火災水災沙塵等自然災害不斷,而前不久南極也測出超越20度高溫的歷史記錄。
  • 南極出現「異象」?這大片的紅雪究竟是什麼?人類會受到影響嗎?
    南極大陸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而土地也幾乎都涵蓋在南極圈內。並且從溫度上來說,相比於北極也是不遑多讓的,不過,區別於北極的是,南極大陸是全球唯一無永久居民的大陸。當然這也都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南極的最低氣溫都能夠達到零下94.2攝氏度,這般凜冽的寒意已經超過了人類可以適應的範圍了。並且從此也可以看出,南極在人類和科學家面前是非常神秘的。這世界上又有什麼樣的東西,是比無法涉及更加的吸引人的呢?但如今南極氣溫卻出現了異常情況,甚至還出現了紅雪的狀態。
  • 南極出現「異象」?這大片的紅雪究竟是什麼?人類會受到影響嗎?
    南極大陸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而土地也幾乎都涵蓋在南極圈內。並且從溫度上來說,相比於北極也是不遑多讓的,不過,區別於北極的是,南極大陸是全球唯一無永久居民的大陸。當然這也都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南極的最低氣溫都能夠達到零下94.2攝氏度,這般凜冽的寒意已經超過了人類可以適應的範圍了。並且從此也可以看出,南極在人類和科學家面前是非常神秘的。這世界上又有什麼樣的東西,是比無法涉及更加的吸引人的呢?
  • 南極冰川為何持續融化?原因居然是這樣!科學家:人類要警惕
    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大約在20億年前,南極並不像現在這樣被冰雪覆蓋,而是擁有青山綠水並且有很多動物在這裡棲居,但隨後地球上的氣候在不斷的變遷,於是這裡被冰雪給覆蓋了,氣溫是越來越冷,降雪在這裡融化不了,漸漸地就堆積成山,因此才慢慢演變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