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Nano Letters》一種新策略,實現汙廢水重金屬分離與淨化

2020-12-08 騰訊網

膜分離技術是水處理領域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作為一類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維分離膜層間距的精確調控是提高其水通量與截留效率的關鍵,而插層法是最為有效的調控方法。迄今,高性能納米級插層劑的開發與應用仍是巨大的挑戰,目前最為常用的硬物質插層劑(如碳納米管、TiO2和SiO2納米顆粒等)分散性較差,且易破壞二維膜的有序層狀結構,造成亞納米尺寸離子的快速穿透;一些小分子插層劑如乙二胺或金屬離子易與膜層形成強相互作用,導致層間距較窄,水通量較低。

針對上述問題,張煒銘、潘丙才教授課題組借鑑納米仿生思路,首次提出通過軟物質插層劑構建類似水通道蛋白通道的新策略。上述研究成果以 「Soft Particles Enable Fast and Selective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軟體顆粒插層強化氧化石墨烯膜水通量和選擇性)為題於9月2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Nano Letters》上。論文通訊作者為張煒銘教授和張文彬副研究員,潘丙才教授為共同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2724

研究以實現汙廢水中重金屬絡合物的高效分離與水質淨化為最終目標,首先製備出聚丙烯腈凝膠軟粒子(PAN GPs,1-8nm)作為氧化石墨烯(GO)膜的納米級插層劑,通過控制GO膜層間PAN GPs形變、溶脹以及PAN GPs-π作用實現了亞納米尺度的層間距離精確調控,與此同時GO膜規整的層狀結構得以充分保留。

此外,通過鹼性處理可在PAN GPs表面產生電荷和雙疏水/親水性,有機融合了水通道截留性與水的快速滲透,成功構建出類似水通道/蛋白通道結構。研究結果表明,該GO複合膜可截留96%以上的重金屬絡合離子(Cu-NTA、Cu-CA、Cu-EDTA、Ni-EDTA、Cr-EDTA),水通量是文獻報導同類膜的4-13倍。

這一研究深入探究了納米級軟顆粒插層劑與氧化石墨烯薄片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高水通和高截留的限域分離構效機制,提出的軟顆粒插層策略有望成為設計和研製高性能水處理二維複合膜的新方向。

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資助,以及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環境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等平臺的大力支持。

圖1 聚丙烯腈凝膠粒子插層製備GO複合膜示意圖

圖2 GO複合膜內納米仿生水通道及層間距離調控示意圖

圖3 GO複合膜水通和截留性能

本文來自"南京大學科學技術處,作者:環境學院」。

相關焦點

  • 南大:一種新策略,實現汙廢水重金屬分離與淨化
    膜分離技術是水處理領域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作為一類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維分離膜層間距的精確調控是提高其水通量與截留效率的關鍵,而插層法是最為有效的調控方法。針對上述問題,張煒銘、潘丙才教授課題組借鑑納米仿生思路,首次提出通過軟物質插層劑構建類似水通道蛋白通道的新策略。
  • ...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膜分離技術是水處理領域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作為一類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維分離膜層間距的精確調控是提高其水通量與截留效率的關鍵,而插層法是最為有效的調控方法。
  • 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汙廢水的生物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種類多、數量大、總體代謝作用強的特點,將汙廢水中可資利用的有機物進行分解轉化的過程。汙水的生物可處理程度,目前主要採取汙廢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與汙水的鉻法化學需氧量(COD)的比值進行表示,也叫汙廢水的可生化性(B/C)。
  • 膜分離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1.2 超濾法超濾主要是以篩孔作用為主的薄膜過濾[11],在一定壓力下,尺寸小於膜孔的小分子物質或溶劑可自由通過膜,而大分子物質被截留,從而實現分離淨化。這類技術的特點是利用化學方法將料液中的放射性金屬離子和大分子水溶性聚合物配體結合組成螯合物,再利用超濾膜分離,水和未螯合的組分可自由通過超濾膜。通過調整濾液的pH 值,可使金屬離子被釋放,從而實現分離淨化。
  • 重金屬廢水處理處理技術
    浮選法 往重金屬廢水中通人氣體產生氣泡,廢水中的膠體顆粒會附著在氣泡表面,這些膠體粒子可隨氣泡的上浮從而實現將依附在粒子上的重金屬離子加以分離。該方法具有如下優點:對粒子的去除效果好,操作省時,費用低廉,在一定條件下,既可消除重金屬汙染,又可回收金屬,並且還能避開某些重金屬氫氧化物或碳酸鹽過濾困難的問題。
  • 基本技術:淮南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
    過濾法主要是通過過濾性的器具或者是過濾紙經過層層過濾對化工廢水中的懸浮物或者懸浮可以進行處理。氣浮法的主要用在疏水性細微懸浮物或者是油的處理措施, 通過高分散微小氣泡,對懸浮物進行附著,然後利用密度的差距進行分離。物理處理方法工藝簡單,操作簡單,不能夠將廢水進行可溶性的分離,也就無法隨化學廢水就進行利用, 但物理法確是化工廢水處理的步。
  • 張統: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汙廢水因其含有超過環境所容許的化學物質而造成水環境汙染,其中相當部分是有機物引起的。汙廢水的生物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種類多、數量大、總體代謝作用強的特點,將汙廢水中可資利用的有機物進行分解轉化的過程。
  •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匯總!
    離子交換法用離子交換樹脂把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交換出來,從而除去重金屬離子。不過,離子交換樹脂價格昂貴,其再生費用也比較高,所以,在廢水處理中使用很少。但對於少量有回收價值的有毒金屬來說是個不錯的方法。4.溶劑萃取分離 溶劑萃取法是分離和淨化物質常用的方法。由於液一液接觸,可連續操作,分離效果較好。
  • 重金屬廢水處理處理技術,塗山環保
    離子交換法用離子交換樹脂把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交換出來,從而除去重金屬離子。不過,離子交換樹脂價格昂貴,其再生費用也比較高,所以,在廢水處理中使用很少。但對於少量有回收價值的有毒金屬來說是個不錯的方法。4.溶劑萃取分離溶劑萃取法是分離和淨化物質常用的方法。由於液一液接觸,可連續操作,分離效果較好。
  • 電鍍廢水處理中的生物法是什麼樣的
    電鍍廢水處理中的生物法重金屬廢水作為難度較高的工業廢水生物法依斯倍想說,電鍍廢水生物處理這種技術一般來說主要是通過將廢水中的生物有機物與電鍍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相互的作用達到最終淨化廢水的目的,它說起來算是一種處理電鍍廢水的高新技術。具有簡單實用、工藝控制簡單、汙泥量少、二次汙染少、效益高等優點。
  • 張全興: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治理及資源化
    首先要預處理,再加以資源化,將有毒有機物採取分離手段回收變為有用資源。最早採用的是萃取技術,瀋陽化工研究院、中科院過程所等單位在這方面都取得了研究成果。我及南大張志炳教授團隊主要是在樹脂吸附分離和超級浮閥塔板技術方面實現了有毒有機廢水的資源化。目前對高濃度難降解高鹽分有毒有機廢水處理主要圍繞「三化」開展工作,即資源化、能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 青秀重金屬汙水處理專用硫化鐵怎麼用
    青秀重金屬汙水處理專用硫化鐵怎麼用如果垢汙中存在碳和重質油,則它們在硫化亞鐵的作用下。會迅速燃燒,放出更多的熱量。這種自燃現象易造成火災。欒川亨凱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重金屬汙水處理專用硫化鐵,漆霧與A劑接觸後電荷轉移後失去粘性,形成不均勻的細小漆渣顆粒,可以降低水質COD值。
  • 西安交大《Nano Letters》:複合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針對上述問題,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唐偉教授團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鄭光遠助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繆奶華副教授合作,聯合報導了一種3Li2P⸱2P2S5-LiTFSI-PVDF複合固態電解質(SLCSE)。
  • Nano Letters:「金屬邊緣驅動」超薄二維PdPtCu三金屬乙醇電氧化
    二維(2D)納米材料邊緣位置的原子具有驚人的催化性能,然而,關於2D金屬納米催化劑邊緣位點的調控仍然是一個難以克服的挑戰。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可控性極強的超薄二維PdPtCu三元合金納米結構的合成方法,成功製備厚度僅為2.0納米左右的PdPtCu納米片和納米環。通過對反應動力學、表面修飾和選擇性刻蝕的一體化控制,實現了PdPtCu納米片和納米環的尺寸精準調控和形狀選擇。要點2.
  • Nano Letters: 磁性MoS2催化HER
    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如MoS2)具有成本低、儲量豐富和穩定性高等特點,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析氫反應(HER)電催化劑,然而,採用傳統的手段如優化活性位點暴露比,調節晶相、空穴等對MoS2的HER效率調節空間已經相當有限,因此
  • 化工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
    常用於化工廢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萃取法、膜分離法、吸附法、厭氧生物的處理方法和好氧生物的處理方法等.廢水中經常含有某些細小的懸浮物及溶解靜態有機物,為了進一步去除殘存在水中的汙染物,可以採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處理.離子交換法是一種藉助於離子交換劑上離子和水中離子進行交換反應而除去廢水有害離子態物質的方法
  •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研究
    其中過濾 法指 的是通過具有孔粒狀濾料層截 留水 裡面的雜質 ,主要 是減 少水裡面的懸浮物;氣浮法指的是向水中通入空氣,使水中產 生大量 的氣泡 ,並促使 其粘 附在 雜質 顆粒 上 ,形成 比重 比水小 的浮體,在浮力作用下 ,上浮到水面,實現固液分離 ;破乳主要 用來處理含油廢水,破壞液滴界面上穩定的乳化層 ,使油和水 得以分離。
  • 養豬環保壓力大,四類常用糞汙處理方式優劣分析
    採用預處理方法可使廢水汙染物在之後處理步驟中的負荷降低,同時防止大的固體或雜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造成處理設備的擁堵或損害。針對糞汙中的大顆粒成分,豬場可採用沉澱、過濾及離心等固液分離技術來實現預處理,常見的格柵、沉澱池及篩網都屬於此範疇。 沉澱是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自然沉降並且與水分離的處理工藝。
  • 廢水處理新技術|磁分離技術
    面對這種境況,節約用水和廢水處理就變得刻不容緩。一般來說,處理廢水,採用電解、化學沉澱、吸附等方法進行處理,有時為了在自來水中消毒,還參雜了氯氣。不管是採用化學法還是生物法,都會出現成本過高或者淨化不徹底等問題,那麼是否能夠尋找到一種既高效又節能環保的方法來處理廢水呢?就目前而言,作為廢水處理的一個研究熱點——強磁分離法來處理廢水是很有效。那麼,什麼是磁分離法?它的原理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