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官方解釋是:管理自我情緒與他人情緒的能力
大多數人看來:跟他交往過程中讓他人舒服就是情商高
專業維度:具備「利他思維」的人普遍情商不會太低
什麼是「利他思維」?
比如對方向你展示他手機中的一張照片,沒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不左右滑動手機,就是一種「利他思維」,因為如果你滑動手機很可能看到他不願意展示的內容,也就是進侵犯了對方的利益,對他就算嘴上不說心裡也會不愉快,在這裡不滑動對方照片就是一種利他思維。
延申來看,我們不主動或被動獲取對方不願意向你展示的隱私就是一種利他思維。
拉開物理距離,縮短內心距離
對來了一條簡訊息,你把頭歪向另一邊;
對方在輸入密碼時,你把頭歪向了另一邊;
對方打電話時,你走遠了一些;
對方正在處理文件,你走遠了一些;
你這時的一個轉頭、走的那兩步,拉開了物理的距離,但拉近了心裡的距離。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以自我我主角的道路上行走,潛意識裡都會渴望被他人關注與認同
陌生的環境:
對方是一個插班生剛進入你的班級,你沒有一直與同學們切切私語,而是大方的走到他跟前做了自我介紹,並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
對方是你的普通同學,畢業就沒有聯繫,同學會上大家都在談笑風生,只有他好像被孤立了起來,而你走到了他身邊,聊起了他的近況,學生時代的回憶。
對方是你的一位客戶參加全國性質的會議,雖然在他的區域還小有名氣,但在全國各種大V的光環下,他無比的渺小,你發現了他也參與了這次大會並走向他,表示關切有邀請他一起共進午餐。
不同的理念
對方是你的下屬說了一條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你沒有當場否定而是表示理解,同時認真傾聽,因為視角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你在全局幫他分析了一下事情的背景與要考慮的因素;
對方是你的父母說了一條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你沒有當場否定而是表示理解,同時你把站在你的角度如何去思考的反饋給了你的父母;
對方是你的愛人說了一條你不認同的觀點,而你沒有當場否定而是表示理解,同時認真傾聽,發現事情沒有那麼重要,也就由他而去;嘿...你還別說,關係更和諧了....
關注、尊重對方不僅僅是保留在嘴上,態度、注意力、情感同樣重要。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好的劇本情節需要具備,在與他人交談、交往過程中難免遇見尷尬或者冷場,靈機一閃的回答會讓你擺脫尷尬,同樣回答也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有一年金馬獎頒獎典禮與黃渤(當天的禮服有點像睡袍)搭檔的女嘉賓問他:
我五年沒來金馬獎了,今天我穿的非常的莊重,「你怎麼穿個睡衣就來出席頒獎禮?你看劉德華啊、梁朝偉啊、成龍啊他們都穿的非常莊重。
黃渤立馬調侃說:
「對對對,因為他們是客人嘛,客人到別人家裡,當然要隆重了。你五年沒來金馬獎,我這五年一直都在這裡,已經把金馬獎當成自己的家。回到家裡應該穿什麼,當然要舒適一點……」
緊接著,蔡康永調侃說:「黃渤請你記住,金馬獎是我家,不是你家!」
黃渤以退為進說:「對,但其實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還有一匹馬,」「從來只看過人騎馬,沒看到過馬騎人,今兒真是頭一回見。」
第三方視角去看待問題並解決,而不是直面問題本身也是不失體面之舉。
《康熙來了》節目中,小S將高跟鞋扔到了很遠的地方,蔡康永幫她把鞋子撿回來並自然地蹲下要幫她穿上鞋。
一個小小的動作讓小S感動到紅了眼睛。
小S擦著眼淚說:「我人生中唯一幫我穿過鞋的人,除了我媽,就是你。」
蔡康永卻覺得很普通:我幫你穿鞋是很正常的事情啊,女性本來就應該被尊重的。
高情商不是端茶倒水、察言觀色,而是關乎本心、得體的自然反應。
只有你有一天醒悟不是活在別人眼中而是活在自己眼中時,你的很多行為自然關乎本心且得體自然。
忽悠你思考
一個想把故事講好的培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