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燒

2020-12-06 科學網

 

今年夏天,野火沿著北極圈蔓延,焚燒了苔原,整個西伯利亞都籠罩在煙霧中。到上個月末火災季結束時,大火已經釋放了創紀錄的244兆噸二氧化碳,比同樣創記錄的去年增加了35%。科學家表示,罪魁禍首之一可能是隨著世界頂部融化而燃燒的泥炭地。

泥炭地是富含碳的土壤,是地球上碳密度最高的生態系統,一個典型的北方泥炭地所含的碳大約是北方森林的10倍。當泥炭燃燒時,其富含的碳會釋放到大氣中,增加了吸熱氣體,從而導致氣候變化。

世界上近一半的泥炭地儲存碳位於北極圈以北60°~70°之間。隨著地球變暖,歷史上凍結的富含碳的土壤會融化,更容易遭受野火的襲擊,更有可能釋放出大量的碳。這是一個反饋循環:隨著泥炭地釋放更多的碳,全球變暖加劇,更多泥炭地融化,引發更多的野火。

8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北部泥炭地最終可能會從碳的淨吸收地轉變為碳的淨來源地,這將進一步加速氣候變化。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環境地理學家Thomas Smith表示,2019年和2020年史無前例的北極野火表明,轉變已經開始。

北極地區今年的火災季節開始地異常早。早在5月,西伯利亞林木線以北就發生了大火,而這通常要到7月左右才會發生。其中一個原因是,冬季和春季的氣溫比往常要高,導致大地燃燒。也有可能是整個冬天泥炭火在冰雪下悶燒,春天冰雪融化時冒了出來。科學家已經證明,這種低溫無焰燃燒可以在泥炭和其他有機物中燃燒數月甚至數年。

美國邁阿密大學地理學家Jessica McCarty說,由於大火開始時間較早,個別北極山火燃燒的時間比平常要長,而且它們開始的地方比以前更北,在被認為是防火的地方,而不是容易發生火災的地方。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評估今年北極火災季節到底有多糟糕。「俄羅斯森林火災遠程監測系統顯示,俄羅斯最東部兩個地區的18591起火災燒毀了近1400萬公頃的森林。」俄羅斯科學院蘇卡喬夫森林研究所火災專家Evgeny Shvetsov說。大部分燃燒發生在永久凍土區,那裡的地面通常是終年冰凍的。

為估算創紀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歐盟委員會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的科學家使用衛星來研究野火的位置和強度,從而計算每一場大火可能燃燒了多少燃料。然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參與分析的大氣科學家Mark Parrington說,估算得出的數字也可能被低估了,泥炭地燃燒的火災強度可能太低,衛星傳感器無法捕捉到。

今年的北極大火對全球氣候的長期影響程度取決於燃燒的是什麼。因為泥炭地在火災後不能迅速再生,釋放的碳會永久消失在大氣中。

Smith計算出5月和6月的北極野火大約有一半發生在泥炭地,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大火會持續好幾天,這表明大火是由厚厚的泥炭層或其他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所助長的。

上述研究發現,在北緯地區有將近400萬平方公裡的泥炭地。領導這項研究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永久凍土層科學家Gustaf Hugelius說,這些凍土層比以前認為的更淺,因此很容易融化和乾燥。

西伯利亞的火災風險預計會隨著氣候變暖而增加,但從許多方面來看,這種變化已經到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北極火災的環境科學家Amber Soja說:「期望的已經發生了,甚至速度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快。」(來源:中國科學報 辛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1916387117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北極到處都在熊熊燃燒,並已燒到危險的泥炭層
    北極可能正在變成氣候變暖的主戰場。繼永久凍土融化,建築、道路、管道等基礎設施被大量破壞,二氧化碳和甲烷不斷釋放,史前病菌病毒復活等令人揪心的現象愈演愈熾之後,北極地區現在也開始燃燒起來,從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到格陵蘭島和美國的阿拉斯加,肆虐的野火正在到處蔓延,一個多月就釋放了1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比利時2017年的總排放量。
  • 冰雪下的火焰:前所未見的北極野火燃燒了什麼?
    野火釋放了創紀錄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原因是野火燃燒的是一直以來作為碳匯的古代泥炭地。今年夏天,野火肆虐北極圈,苔原燃燒起來,將西伯利亞的城市蒙上了一層煙塵,刷新了以往的火災季節紀錄。截至8月末火災季節退去之時,火災已釋放了2.44億噸二氧化碳,較去年同比增長35%,打破了之前的紀錄。科學家們說,罪魁禍首之一是隨著北極融化而燃燒的泥炭地。
  • 那個美國心心念念想買下的寶藏島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掉
    2020-09-13 08:15:1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歐洲頭條丨那個美國心心念念想買下的寶藏島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掉這幾天,一份發表在權威科學周刊《自然》旗下《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的研究報告引發不小震動,內容是由於氣候變暖,2019年全年格陵蘭
  • 撲不滅的北極大火,正在打開地底封存的潘多拉魔盒
    文 | 張超隨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人類正在深刻體驗著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影響。西伯利亞地區正在發生的大火植被重新恢復生長夏天的大火,會燒掉地表有機物,讓永凍土層變暖,而土壤加速分解燃燒後的有機物去年,美國媒體報導北極圈6月份的大火數量前所未有
  • 地球磁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調轉
    眾所周知,地球磁場是保護地球的重要屏障,然而最近科學家卻發現,地球磁場兩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移動。 而最近,科學家使用最新版的全球磁場模型(WMM)發現,地球磁場兩極似乎在加速調轉方向,尤其是近20年來,北磁極正在以16世紀以來最高的速度——48公裡每年向南偏轉。
  • 北極正以全新方式燃燒
    《自然·地球科學》雜誌9月28日發表論文稱,「殭屍火」和耐火植物燃燒正在成為北極火災的新特徵,並將對全球氣候造成嚴重影響。2020年,北極野火季節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其範圍更是史無前例。「但火災的波及範圍不是唯一的擔憂點,」論文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生態學家Merritt Turetsky博士說,「我們還通過衛星數據發現了北極火災新的特徵趨勢,這種變化將影響未來的全球氣候。」文章闡述了北極火災的兩種新特徵。其一是「殭屍火」(即殘存大火)的盛行。
  • 30年升溫10℃「新北極」正在形成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30年升溫10℃,「新北極」正在形成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 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30年升溫10℃ 「新北極」正在形成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明知故問 | 北極冰川融化為何越來越快?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數據表明,目前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上其它地區的2-3倍,21世紀或許將成為北極地區115000年來最溫暖的世紀。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從人為和自然兩方面為你剖析北極海冰融化速度加劇的真正原因。
  • 北極海冰,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地球磁北極每年64公裡速度移往俄羅斯方向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這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事實就是如此:地球磁北極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俄羅斯方向移動,這對現代交通系統的安全性和遷徙動物的傳統導航線路都構成很大威脅。
  • 那個美國心心念念想買下的寶藏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掉
    另一方面,由於氣候變暖,海冰融化,經過北冰洋的北極新航道讓格陵蘭島身價驟增。格陵蘭島作為北極三大航道的中心陸地,一旦融化形成新航道將成為聯結北美、北歐、東亞的樞紐。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且不可逆 科學家呼籲立刻行動然而這塊美國眼中的「兵家必爭之地」,幾次三番想買到手的寶藏之地,卻有著一個少為人關注的黯淡命運。文章開頭提到的報告作者,地球學家英戈·薩斯根告訴我們,格陵蘭島必然在全球氣候變暖中不停融化,這一點已不可逆轉。而且它還是更大連鎖災難的重要開端。首先,它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 北極圈現37.8度高溫:後果不僅是「北極綠了」這麼簡單
    然而,維爾霍揚斯克的人們很可能會再次見證記錄的誕生:保守估計下,北極變暖速度約為地球其他地方的兩倍(還可能更高),這將導致極地動植物的生態混亂。圖片來源:Google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專門研究北方泥炭野火的山火科學家 Sophie Wilkinson 指出:「過去幾周的西伯利亞熱浪及其氣溫最高值的增長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 地球磁北極每年以64公裡速度向俄羅斯方向移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地球磁北極每年64公裡速度移往俄羅斯方向。據英國的《獨立報》報導,地球磁北極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俄羅斯方向移動,這對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與遷徙動物的傳統導航路線都會構成很大危險。磁極移動已經給航空業造成很大影響,在美國機場中普遍利用與指南針上的讀數相符的數字給跑道命名。
  • 歐洲頭條丨那個美國心心念念想買下的寶藏島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另一方面,由於氣候變暖,海冰融化,經過北冰洋的北極新航道讓格陵蘭島身價驟增。格陵蘭島作為北極三大航道的中心陸地,一旦融化形成新航道將成為聯結北美、北歐、東亞的樞紐。△海冰融化促成極地新航線第三,加強軍事部署。
  • 氣溫飆升海冰不斷減少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超越緯度的北極
    早在1925年,中國就加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正式開啟參與北極事務的進程,如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北極在戰略、經濟、科研、環保、航道、資源等方面的價值不斷提升,正在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點地區。近年來,中國主要從北極航道和資源開發兩個方面切入北極議題。而「冰上絲綢之路」可視為「一帶一路」倡議在北極圈內的延伸,有可能縮短中國到歐洲的航線。
  • 科學家警告:北極大火正從地面轉入地下,殭屍大火無法撲滅!
    正在研究北極大火的科學家們日前稱,自今年六月北半球入夏以來,加拿大和俄羅斯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總共爆發了超過上千起大火,但這些是能撲滅的大火,而更嚴重的從地上蔓延至北極地下、無法撲滅的大火,可能將成為人類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