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研究北極大火的科學家們日前稱,自今年六月北半球入夏以來,加拿大和俄羅斯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總共爆發了超過上千起大火,但這些是能撲滅的大火,而更嚴重的從地上蔓延至北極地下、無法撲滅的大火,可能將成為人類的夢魘!
相信各位朋友都還記得一個大新聞,北極圈內出現38攝氏度的高溫,與此同時出現的則是西伯利亞地區發生的森林大火,看起來則是兩個獨立事件,但北極地區高溫導致的乾旱正在讓原本苔原地區的一切變得可燃!
貝加爾湖地區都能見到西伯利亞腹地大火冒出的濃煙。
據歐盟負責地球監測的「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收集的數據表明,六月份北極圈內總共發生了大約100起火災,但到了7月份,正在活動的大火劇增到600起,而在去年同期則只有400起,在2003年到2018年間,平均只有100起!
原始針葉林正被燒毀:它們的生長極其漫長
CAMS的科學家馬克·帕靈頓(Mark Parrington)稱,過去的記錄在短短數周內就被超越,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在北極圈內的幾個大國: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中,俄羅斯的火災勢態最為嚴峻,7月份俄羅斯總統普宣布四個發生大火的西伯利亞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但很多地區都人跡罕至,俄羅斯的空中森林保護局稱消防人員無法到達這些區域,只能任憑森林在大火中燃燒,向大氣層排入滾滾濃煙,《莫斯科時報》稱,俄羅斯東部聯邦區(包括北極圈)從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排放了超過10億噸的二氧化碳,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大火所貢獻!
什麼是殭屍大火?為什麼殭屍大火無法撲滅?
每年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內總是會發生季節性的大火,因為夏季高溫,天乾物燥,而且人跡罕至,各種植被枯萎後形成了大量的可燃性物質在林間或者苔原上堆積,一個閃電即可引燃該地,而且由於遠在西伯利亞或者北極圈腹地,往往只有等衛星圖片發現火災警告才會被發現!
2019年俄羅斯火災季發生的火災分布
一般情況下由於乾旱氣候並不是特別長,過陣子來一陣暴雨大火也就被澆滅了,所以在2018年之前,這都不算什麼大事!但2019年~2020年間,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內春季罕見的乾旱天氣遠超以往,所以這就為6-9月間的大火做了極佳的鋪墊!
殭屍大火
這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名詞,也許很多人聽說過新疆硫磺溝的煤田大火,這個自清代光緒年間就開始著火的煤田燒了一百多年!據估計總共燒掉了大約2.4億噸煤炭,每年折合損失達到1.7億元,請注意是每年哦!
煤層大火是由於煤炭埋藏比較淺,有比較多的縫隙接觸氧氣,因此在被閃電點燃或人為點燃後,它將從表層轉入地下,而盲目開採的小煤窯被大火燒到又被迫放棄,則為深層煤層提供了氧氣,所以越燒越大,越燒越深,撲滅難度太高,因此只能任其燃燒!而這些煤田大火,全球產煤國家均有發生,一旦開始燃燒,則非常難撲滅。
印度煤田大火
而發生在北極地區的「殭屍大火」和這個煤層火災有些類似,煤田燃燒的是煤炭,北極燒的卻是泥炭層,因為長時間的乾旱,會將淺層泥炭烤乾,然後大火蔓延到這些地方時表層可燃物燒完之後,大火就從地面轉入了地下!
泥炭燃燒示意圖
泥炭燃燒煙塵不明顯,只有紅外檢測才能被發現,使得很多區域看上去沒有大火,卻在衛星監控中發現了溫度異常區域!這些發生在泥炭層的火災,隨時可能轉為明火,而且它能維持很久(最長甚至超過數年)卻難以撲滅,就像煤田火災很難撲滅是同一個道理,灌水下去,反而可能和高溫的含碳層形成一氧化碳,也就是俗稱的水煤氣!
更可怕的是它會釋放二氧化碳,並且對凍土帶造成永久性損傷,還有各位最擔心病毒與史前超級細菌釋放,比如2016年西伯利亞腹地就曾發生過牲畜感染炭疽病,而炭疽孢子則來自於永久凍土帶融化露出的動物屍體!
還有哪些災難會對北極地區產生毀滅性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前不久發布了自工業革命以來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氣溫上升的幅度為1.15℃,但全球氣溫各地升溫並不均勻,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局長卡洛·布恩坦波7月對法新社的採訪時回應,北極變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要快得多,自19世紀中葉以來,南北極極地區域,平均升溫都超過了2℃!
這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洋流問題,據4月17日一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論文顯示,地球正經歷一萬年來環境最大幅度的變化,其標誌是洋流發生了永久性的改變,更深入兩極!
這將導致暖流深入北極冰蓋以下,讓冰蓋自下而上將融化,這更增加了監測的難度!無獨有偶,8月24日《自然通訊》期刊上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南極最新發現南極東部一個白瀨冰川正以超過預計十倍的速度融冰,這個研究結果來自日本一個科學團隊,他們的結論也是白瀨冰川冰舌下溫暖的洋流自呂茨霍爾姆灣流入,對白瀨冰川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為什麼這些洋流會出現如此變化呢?
也許沒有人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它是由全球變暖這個大環境造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從1996年起,每隔幾年就評估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暖造成的影響,2001年時可能性為66%,到2007年是認為是90%!2013年時這個可能性達到了95%!
而這些因素將導致惡性循環,比如凍土帶融化,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被釋放,反過來會加強氣候變暖,導致更多的凍土帶融化,兩極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
據IPCC的評估,自巴黎協定籤訂以來,全球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正朝著最壞的預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