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很多寶貴的自然資源,人類在向自然索取的時候,也要學會保護自然,良好的自然環境是生物生存的前提,這是相互的。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滅。大自然除了給我們提供生存必須資源外,還提供的礦產資源,煤礦資源,石油資源等讓人們可以改善環境的資源,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但是煤炭資源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眾所周知,煤炭易燃,極易引起火災的發生。火災可以稱為人類的災難,一場大火下來,無論東西再珍貴,大火蔓延過後,全都化為灰燼。大火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我們知道火災無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非常重視。
火災充滿意外,也許,一個沒有熄滅的菸頭,也許偶爾的短路,也許沒有及時關掉廚房用火,這些都是一些火災隱患。一旦起火,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釀成火災。中國就有一場大火,跨越了一個世紀,燃燒了整整129年,每年,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竟然達到了1.7億。
煤田火災與生活火災不同,生活火災通常都是指發生在城市的火災,如果有火災發生,消防隊員們可以迅速趕到現場,在消防人員的努力下,採用各種滅火措施,終究還是能夠將大火熄滅,但是煤田火災發生在煤礦周圍,這種火災復燃率很高,防控難度非常大。況且煤炭本身就有復燃、自燃以及陰燃的特點。
煤田火災屬於典型的一種非控燃燒,波及面廣。煤炭還被稱為地下煤火。雖然煤田火災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地,但是中國新疆的這場煤田火災可謂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它的發生給中國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嚴重損失。
新疆比較出名的有很多,旅遊景點,豐富的物產,舉世聞名的火焰山,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蹈,讓人看起來也是美美的。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物產豐富,除了是深受國人喜歡的高質量棉花盛產地外,煤炭資源也是很豐富的,據統計,它佔中國總的40%左右。其中,新疆硫磺溝煤田還成為了中國新疆的一大景觀。
正是因為地下煤炭資源儲存較多,他所面臨的火災也就最為嚴重。《齊物論》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雖然新疆煤炭資源豐富,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資源,但是煤炭儲蓄量太大的話,很容易引發火災。再者,新疆地理位置特殊,要是真的發生火災,後果難以想像。而硫磺溝的火情如此嚴重,是因為有很多發生自燃析出的結晶,使該煤田燃燒後,相比其他地區火災而言更加難以控制,還被世界稱為是最牛的火災。
這場火災持續了很長時間,遍及35個地區,其中有8個地方是最嚴重的,而作為重點火災區之首的新疆硫磺溝煤田,它引發的大火從光緒年就開始燃燒,沒有停止,並且持續燃燒了129年,每年所燃燒掉的180萬噸煤炭,按目前的煤炭價格來計算,足足損失1.7億,令人痛心疾首。
首先,新疆處於亞歐大陸的腹部,屬於大陸性氣候,終年少雨,氣候炎熱乾燥。在地質活動劇烈的情況下,煤層容易暴露。一旦與空氣接觸,就會放出大量的熱,隨著溫度的提高,一旦達到煤炭燃點後,自燃現象就發生了。再者,也可能是人為原因導致的。新疆煤田在開採以來就一直有火災的發生,但是他們沒有想辦法阻止,而是在繼續開採,導致燃燒的範圍越來越大。
新疆這場大火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環境也造成了不可描述的嚴重汙染。我們知道,煤燃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和溫室氣體,然後再被人們吸入肺部,後果不堪設想。加上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溫室效應程度也持續加大。國家因為這場大火,想盡辦法想要將其撲滅,還邀請了一批這方面的專家,撥款近億元,成立專門的滅火小隊,花費了4年的時間,才勉勉強強將大火撲滅。
想要撲滅地下煤火,這可是一個對全世界來說都是的技術難題。地下煤火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很容易復燃,對土地還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地下煤火的燃燒,還讓地面無法再生長植物。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已經將這個世界性的難題解決了,中國找到了不僅可以撲滅地下煤火,還能夠讓植物在地面繼續生長,甚至可以利用熱能發電,節約水資源的方法。
大自然充滿了未知的色彩,我們還沒有發現,很多未解之謎,還在等待我們的發現。如今,經過大火肆虐的新疆土地,已經長出了許多綠色植物,震驚了世人!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都希望能有&34;的美好時光。所以我們要與大自然和平相處,敬仰大自然,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要想著徵服自然,否則,大自然會給予我們殘酷的&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