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光燈:手術臺上的科技新突破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近日記者跟隨西安醫療衛生管理單位在2012年的醫療器械調研工作中,發現西安安琪兒醫院備案的醫療器械中,手術室器械欄裡填寫的是「無影冷光燈」,而其他的三甲醫院都備案的是無影燈。記者隨即採訪了醫療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他表示,手術無影燈廣泛適用於各種手術場合的照明需要,是現代手術室的理想照明設備。採用全封閉的線型燈體設計,充分滿足當今手術室消毒和高標準層流要求。目前國內三甲醫院都已經普遍將無影燈引到了各家醫院的手術室裡。而安琪兒醫院採用的無影冷光燈,是目前國際醫療行業正在倡導的新一從批診療器械。它具有恆溫不發熱的特點,燈體的溫度不會受到手術時間的延長而升高,進而保證手術操作需要的溫度。從細微之處保證了手術的效果。

冷光燈

隨後記者來到了西安安琪兒醫院(http://www.angelyy.com),經過院方允許,記者跟隨醫務人員去參觀了安琪兒醫院的手術室。走到安琪兒無菌診療手術室門口,護士長微笑著遞過來了一身無菌衛生服,手套、帽子、鞋套都是一次性無菌的,護士長告訴記者,安琪兒無菌診療手術室是完全無菌標準,所有的消毒設備,殺菌系統都是嚴格把控在99%無菌的標準上,進到手術室的工作人員以及病人都要進行換服。安琪兒醫院還特別引進了多功能病床支架,避免病人的病床支架攜帶進有菌物質進入手術室。如此細節設計都保證了安琪兒無菌診療手術室的環境標準。

進入安琪兒無菌診療手術室,記者一眼就看到了手術床頂端的無影冷光燈,為了方便說明冷光燈的優勢,護士長將冷光燈打開做示範。醫用冷光燈採用 CAD/CAM 技術造就的整體反射光學各級系統,照明深度達 600mm ;運用色溫補償技術使色彩還原得到提升,更適合於腦外科、胸外科等大型複雜手術的照明,西安安琪兒醫院作為一家產科醫院為了保證手術的專業安全,在診療設備的設計上提高了標準,特別引進了冷光燈。冷關燈水波紋燈面板,可使光線更柔和,安全性更優。冷光燈是微電腦數字控制,具有八段亮度選擇,並有照度記憶功能和寬電壓工作特性,市電 AC180V~250V 範圍內工作穩定,抗幹擾能力強。具有後備燈泡自動切換功能,當主燈燒壞,副燈在 1/2 秒內自動點亮。手柄面板上有主、副燈失效提示,提醒手術後及時更換。調焦系統結構精巧,更換燈泡、瓷座快捷方便;脫卸式手柄外套,可作高溫(≤ 140 ℃)滅菌處理。冷光燈目前已經被稱為國際醫療設備上的科技新突破。

孕期瑜伽

通過此次了解,我們看到了西安安琪兒醫院(http://www.angelyy.com)在診療設備細節方面的貼心考慮,細微滅菌處理,冷光燈的運用都讓我們的身心在健康的階梯上更進了一層。以小見大的看,西安安琪兒醫院積極改進醫療環境設施,讓我們看到了民營醫療機構的貼心與服務。

責任編輯: 唐唐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授權雲南網,在網際網路上使用、發布、交流集團10報4刊的新聞信息。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雲南日報報業集團任何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雲南網」或「來源:雲南網-雲南」」。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女子做痔瘡手術,做到一半醫生發現新病情,手術臺上把錢談!
    小王因為受痔瘡的困擾,看到路邊貼的廣告後就去了台州的一家醫院做手術治療,手術做到一半的時候,醫生告訴她發現了新的病情。小王說手術途中,醫生幫她把混合痔瘡給切掉了,然後又說裡面還有2個肛乳頭瘤,如果現在不處理好的話,以後就要受兩份罪,要做的話需要加3千塊錢,躺在手術臺上的小王聽完醫生的話後很害怕,便同意了做這個手術,從檢查,做手術到恢復治療,小王在這家醫院總共花了一萬塊錢左右
  • 什麼是手術臺上的 「軟刀子」?
    未來在某些時候它可以取代手術刀,成為一把無需流血,也不疼痛,除病於無形的——醫生正在給菲利絲做腦外科手術,通常做這類手術都免不了流血。手術當天,她就出院了。之前,菲利絲患有一種神經性疾病,右手會時不時地劇烈顫抖。這次小手術把她從持續了30多年的夢魘中解放出來。她奇蹟般的康復得益於一項新的醫療技術。正如太陽光通過放大鏡聚焦,可以把紙片燒著一樣,高強度的超聲波通過聚焦,也可以燒化機體組織。這些超聲波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所以外科醫生可用它來去除人體內的病灶,而不必擔心傷及健康組織。
  • 保護檔案 LED冷光燈裝備哈爾濱資料庫
    同時,棚頂、展櫃裡採用的都是LED冷光燈,不會散發熱量。 在哈爾濱資料庫裡,檔案的保護工作十分重要,資料庫的室內溫度不能過高,而照明又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照明燈具雖然能夠提供照明,但會引起室內溫度上升,導致資料庫內的溫度不易控制,對檔案的保護不利。LED作為冷光源,在檔案保存方面有了用武之地。
  • 貓咪做絕育,被五花大綁在手術臺上,貓:這一天還是來了
    貓咪做絕育,被五花大綁在手術臺上,貓:這一天還是來了。一寵主的家裡養了一隻貓咪,是一隻銀漸層貓了,也是一隻小公貓。寵主也經歷了貓咪的發情期,再三考慮之下,寵主決定給自家的貓咪去做絕育了。這不,寵主帶貓咪來了寵物醫院,給它做了身體檢查,打了麻藥之後,貓咪就被五花大綁在手術臺上了。
  • 瀕臨死亡的人看到手術臺上的自己,科學解釋?科學家:直接對話
    「瀕臨死亡」現象是超自然現象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的確有很經歷生死的人提出自己曾經在手術臺上看到了自己躺在那裡如果僅僅只是幻覺,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幻覺有多種途徑可以實現,比如迷迷糊糊的狀態下錯認了手術臺上燈光反射場景。
  • 大出血那天,她躺在手術臺上,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今日推薦虐文:「去打掉」大出血那天,她躺在手術臺上絕望地閉上了眼睛亮點:此時,顧修穿著一套白色西裝,顯然是為將來的婚禮定製的。他們位於在一起,這是璧人的完美一對。冷英覺得聲音在顫抖。聽了她的讚揚,「是嗎?那太好了!」
  • 南寧遠東醫院被曝亂收費 大學生手術臺上遭加價
    多名網友投訴:在南寧遠東醫院手術臺上被加價經歷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小鍾在南寧遠東醫院割包皮手術中遭遇的加價事件,並非個案,有不少網友「吐槽」南寧遠東醫院亂收費。    最新新聞事件  在南寧某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小鍾躺在手術臺上,把身體最隱私的部位赤裸裸地呈現在醫生面前。
  • 新突破,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成功
    據央視網,有俄媒近日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
  • 26歲患者上了麻醉在手術臺上被叫醒!瑞金醫院為其完成「開掛」的...
    此時的她,在經歷了3次術前準備後,終於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順利接受了畸胎瘤手術治療。崩潰,手術臺上被叫停7月底的一天,26歲的小樂突感下腹部脹痛不適,前往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經進一步檢查,醫院認為小樂可能罹患畸胎瘤,建議手術治療。很快,小樂的手術被排上了日程,然而因為血鈉太低無法手術,手術被迫延期。此後,小樂根據醫囑努力補鈉。第二次手術被安排在一周後,因為血鈉值一直偏低,手術前一天,小樂一直補液至凌晨,看著因長期補液而靜脈暴起的雙手,她默默告訴自己「堅持住,馬上就要熬過去了」!
  •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6月12日,閩西南首例機器人手術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外科醫生在操作臺上觀察畫面進行操控,機器人來執行手術,順利切除了患者的肺癌腫塊,患者出血量不到5毫升。據介紹,除了眼部、顱腦和體表手術以外,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胸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肝膽胰血管外科等科室。
  • 豪門虐文:手術臺上,她聽到他說只要孩子和她的心臟,她絕望跳樓
    《女人,乖乖就擒》作者:唯一的迷蝶簡介:豪門虐文,手術臺上,她聽到他說只要孩子和她的心臟,她絕望跳樓。生產之日,在她最脆弱無助之時,他卻無情的說只要孩子和她的心臟,手術臺上的她,絕望的閉上眼睛。原來,愛,從未來過,恨,一直未曾離開。心灰意冷的她絕望跳樓。精彩片段:歐陽洛離開一分鐘,當再度離開的時候,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夏憂依和司徒翼都一驚。
  • ...與海信聯合研發的醫療設備被引入美國 幫助醫生提升手術精確度
    而這樣的奇蹟,得益於新技術與智能化在指導精準醫療和手術運用上帶來的極大進步。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高端醫療設備,創新打造以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引擎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登上了世界最高的醫學科技舞臺。
  • 李克強:科技教育要形成合力實現新突破
    「我們要下更大力氣推動科教形成合力,取得新突破。」李克強總理在12月3日的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說,「怎麼實現突破?還是要靠創新,靠改革。」  當天會議研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聽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期總結評估情況匯報,謀劃今後5年教育改革發展。李克強說,中國要創新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關鍵要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而人力資源很大程度要靠科技引領,靠教育支撐。  他對科教工作提出要求:科技和教育要各在兩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 「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實現我國消化道內鏡新突破
    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強提出內鏡微創診療思維與內鏡「無症狀期」介入的診療新模式,並總結了近年來中國在消化內鏡領域實現的重大突破。    我國消化內鏡雖然起步較晚,但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已覆蓋所有臨床學科及健康管理領域,代表著當今臨床醫學發展最前沿方向。
  • 腦卒中後偏癱手術有新突破:健側頸7神經移位+患側頸神經SPR
    中國卒中協會2015年首次發布的中國卒中流行報告顯示[1]目前我國每年新發腦血管病患者約270萬, 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 腦卒中已經是中國居民第一位死因。腦卒中後主要的功能殘疾是偏癱,痙攣性偏癱又佔90%。腦卒中後偏癱患者經過一定時間康復治療後便處於恢復的平臺期。
  • 這場手術突破「生命的禁區」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但是這個手術怎麼做?、麻醉醫師、手術護士的緊密配合下,手術終於順利完成,眾人才輕舒一口氣。對神經外科醫生而言,腦幹一直被認為是手術的「禁區」。 如何突破「禁區」開展腦幹手術是多年來困擾著神經外科醫生的難題,腦幹不僅結構複雜、功能獨特、神經核團密集,而且與人體的呼吸、心跳、意識、運動、感覺等功能都息息相關。
  • 偏癱手術突破技術瓶頸,神經移位術融合創新,實現患者基本自理
    探索與開拓同頻共振 突破技術瓶頸促進人民健康——北部戰區總醫院關靖宇教授團隊融合創新神經移位手術「按手機,擰毛巾,繫鞋帶兒」這些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動作在很多腦外傷或卒中導致偏癱的軍人在實踐中給出新答案有了新問題,但也有了新方向,北部戰區總醫院集中優勢力量,在關教授的帶領下,開啟了探索新答案的徵程。
  • 世界上最小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醫生手術好幫手
    騰訊數碼訊(米可)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手術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僅使用了低成本技術,而且使用了行動電話和航天技術
  • 宜安科技在生物材料領域再取新突破
    專注於輕合金材料領域的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宜安科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近日,宜安科技及其創新團隊在生物可降解鎂合金及直入器件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有望進一步加快其產業化過程。  創新團隊成績喜人  12月19日,宜安科技組織創新團隊專家在惠東巽寮灣宜安科技專家樓舉行了廣東省創新團隊第五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