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生物學

2021-02-15 ChuanWorkstation
計算生物學(Computational Biology)是指通過開發和應用數據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數學建模、計算機仿真等技術來研究生物醫學相關問題的學科。當前,生物學數據量和複雜性不斷增長,每14個月基因研究產生的數據就會翻一番,單單依靠觀察和實驗已難以應付。因此,必須依靠大規模計算模擬技術,從海量信息中提取最有用的數據。

計算生物學的各種計算方法已開始廣泛應用於藥物研發、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和治療等。同時,運用計算生物學,科學家有望直接破譯在核酸序列中的遺傳語言規律,模擬生命體內的信息流過程,從而認識代謝、發育、進化等一系列規律,最終為人類造福。

相對於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的層次更高。雖然兩者之間界限模糊,但生物信息學略微偏向於生物,而計算生物學略微偏向計算機。生物信息學側重於數據的提取、挖掘,而計算生物學側重對數據的處理、運用。計算生物學的最終目的不只局限於測序,而是運用計算機的思維解決生物問題,用計算機的語言和數學的邏輯構建和描述並模擬出生物世界。

今天分享一段由 GitHub 製作的短片 Octotales(《章魚貓的故事》),講述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 Fred Hutch 腫瘤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運用計算生物學進行腫瘤研究和治療的故事。

歡迎關注我的GitHub庫:

www.github.com/YangChuan80

聽說最近 GitHub 被大範圍地

」住了一段時間……



關注Chuan Workstation,獲得更多

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新技術和新進展

相關焦點

  • 所有的生物學都是計算生物學
    ,就是計算生物學。起因是,他感覺到了計算生物學並不為主流生物學界所接納,同時,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理解。對此,他深感遺憾和憤懣,因而藉此文引起人們對計算生物學的關注。小編也深感贊同,故現將該文翻譯現整理如下。
  • 計算生物學:從「什麼是」到「什麼不是」
    2015年是《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創刊十周年,藉此機會,正好可以梳理十年來計算生物學領域的發展,展望今後計算生物學的機遇和挑戰。作為計算生物學領域的著名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幾乎囊括了該領域的所有方向,總結該期刊的發展歷程也正好可以講述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十年來的成就。  從「什麼是計算生物學」到「什麼不是計算生物學」  實際上計算生物學的起步很早,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很多的分支和方向。
  • 計算神經生物學:給機器一個大腦
    支撐這一技術的科學叫做計算神經生物學,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為不同的大腦功能建立不同的模型。什麼是計算神經生物學?「計算神經生物學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關於神經系統功能研究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它吸收了數學、物理學等基礎理論,以及信息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神經科學所關心的大腦工作原理。」
  • "計算神經生物學"研究:給機器人一個"大腦"(圖)
    支撐這一技術的科學叫做計算神經生物學,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為不同的大腦功能建立不同的模型。  什麼是計算神經生物學?  「計算神經生物學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關於神經系統功能研究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它吸收了數學、物理學等基礎理論,以及信息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神經科學所關心的大腦工作原理。」
  • 會議|第三屆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
    大會簡介隨著理論算法和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計算生物學在生物大分子結構預測、藥 物小分子及蛋白質設計、生物分子及系統層面的功能機理研究等領域起到了越來越 重要,越來越定量的作用。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以下簡稱「大會」)旨在將 全球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傑出華人科學家匯集在一起,分享世界計算生物學領域的最 前沿研究成果並推動中國計算生物學領域的發展。首屆會議於 2012 年在張增輝和 李國輝教授的倡議下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舉辦;第二屆會議於 2018 年在廣州中山大學成功舉辦。
  • 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舉行UliSchwarz實驗室揭牌儀式
    10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副主席赫伯特教授在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共同為Uli Schwarz實驗室揭牌。2003年,他倡導並組織召開了計算生物學前瞻研討會,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基於此次會議富有成效的研討,2005年中科院和馬普學會共同在上海成立了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夥伴研究所的建立標誌著中德科技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鑑於Schwarz教授在促進中德合作方面的顯著成就,他先後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997年)和友誼獎(2003年)。
  • 第三屆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第一輪通知)
    隨著理論算法和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計算生物學在生物大分子結構預測、藥物小分子及蛋白質設計、生物分子及系統層面的功能機理研究等領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定量的作用。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以下簡稱「大會」)旨在將全球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傑出華人科學家匯集在一起,分享世界計算生物學領域的最前沿研究成果並推動中國計算生物學領域的發展。
  • 【在線科研】計算生物學的算法基礎
    計算生物學的算法基礎Algorithmic Foundation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課程背景1866年,揭示了遺傳的基本規律,這是最早運用數理統計於生物實驗的一個成功的範例
  • CIS科研項目-所有生物學都是計算生物學,你怎麼看?和布朗大牛聊聊
    1992—2000年,Sorin Istrail擔任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計算生物學項目技術人員、項目負責人首席高級成員,創立並領導了美國能源部(DOE)計算生物學項目。2000—2005年,他擔任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和賽萊拉基因組公司(Celera Genomics)信息學研究小組高級主管和組長。
  • 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學——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計算化學...
    所在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 研究領域: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
  • 教師解析:生物學的計算題歸類
    教師解析:生物學的計算題歸類 2011-03-24 18:31 來源:搜狐教育社區 作者:
  • 計算生物學,交叉學科中的靈感碰撞 | 專訪李鐵軍教授
    在我從事計算生物學研究的過程中,我漸漸體會到數學在生物裡面的應用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動力學的,可能我和張磊都更接近這個些,就是對於生物學的現象,希望通過微分方程,或者隨機微分方程,用動力系統的的語言去描述;但是還有一類非常重要,數學也可以在裡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叫生物信息學。我們這邊比如鄧明華、席瑞斌老師。
  • 計算化學與計算生物學
    圖片來源於www.snipview.com/它的發展是由化學計量學和計算化學而來,到目前,我們已很難說清說化學信息學與計算化學之間準確的分界點,同時當今的發展趨勢都在鼓勵交叉學科的進展。所以作為化學領域中一門很重要的交叉學科,不僅僅是日後專門從事化學信息學、計算化學領域的人需要掌握它,同時物化、有機、無機、分析、高分子領域、以及結構化學、量子化學也更多地需要提升該領域的科研人員對信息學的掌握與大數據處理能力。追究其本質,它是以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依託,對化學信息進行表述、管理、分析、模擬和傳播。
  • 生物學將是下一代計算平臺:DNA是代碼,CRISPR是程式語言
    生物技術公司的高管們宣稱,生物學將是下一個偉大的計算平臺,DNA是代碼,Crispr是程式語言。文章由36氪編譯,希望能夠為你帶來啟發。Crispr使生物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有可編程性。生物技術公司的高管們宣稱,生物學將是下一個偉大的計算平臺,DNA是代碼,Crispr是程式語言。 Synthego是兩個軟體工程師創立的,他們是親兄弟,之前在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工作。保羅(Paul)和麥可·達布羅斯基(Michael Dabrowski)兄弟不是生物學家。但在Crispr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相關從業者建議讀哪些書籍和論文?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這門學科所包含的內容實在過於龐大和繁雜,你幾乎不可能同時掌握所有細分領域。/醫學理論計算機基礎和程式語言數學基礎統計學習與算法分布式計算......生物學/醫學理論《Lewin 基因X(中文版)》([美]J.E.克雷布斯,[美]E.S.戈爾茨坦,[美]S.T.基爾派屈克)《正版 癌生物學 原書第2版 腫瘤生物學生命科學專著系列 腫瘤遺傳學腫瘤研究治療 詹啟敏癌症分子生物學》
  • 計算生物學第一黨支部開展觀看黨史紀錄片《重生》主題黨日活動
    ——題記根據所黨委關於「四史」學習教育的統一部署安排,結合科研支部自身特點,計算生物學第一黨支部開展了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討論相結合的主題黨日活動。2020年5月28日計算生物學第一黨支部向全體黨員同志發布了學習倡議——請全體黨員同志利用晚上和周末的空閒時間線上自主觀看黨史紀錄片《重生》,並提交觀後感。
  • 計算生物學中機器學習的十大攻略,從入門菜鳥到骨灰級專家的必備寶典
    來源:Biodatamining編譯:Kathy機器學習已經成為很多領域的必備工具,除了在通常的計算機領域風生水起,在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和健康信息學中都逐漸變得舉足輕重。同時隨著近年來數據的增加和網絡服務的拓展,生物學正在被新的技術不斷變革創新,和機器學習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結合。
  • 研究發現:數據壓縮算法可以改變物理和生物學的計算
    熵是物理學和生物學中一個重要的計算參數,是一種測量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也就是當總體的熵增加,其做功能力也下降,熵的量度是能量退化的指標。熵亦被用於計算一個系統中的失序現象,也就是計算該系統混亂的程度。
  • 生物學研究:實驗和數據的辯證法
    現在建立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裡,僅有10% 的溼實驗室,其他90% 都是電腦計算實驗室。」  「總的來說,生命科學的研究已經逐漸從傳統的利用生物學的技術或方法進行研究的模式轉變為需要綜合多個學科、多種方法來做綜合性研究以解決生物學問題。」華大基因人類基因組學項目總監郭小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因組學的研究。
  • 長篇綜述:合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介紹合成生物學的定義、相關概念、學科特點與現階段研究內容,並綜述最新研究進展,如基因調控開關、基因計數器、生物邏輯門元件、生物計算、人造生物圖案、可擦寫數據寄存器、電生物反應器「合成」生物燃料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並展望合成生物學的巨大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