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學——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計算化學...

2020-12-01 生物谷

導師姓名:魏冬青         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  

  • 姓名: 魏冬青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 所在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
  • 研究領域: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計算化學,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計算與統計物理學
  • 聯繫方式

  • E-Mail: dqwei@sjtu.edu.cn       電話: 021-*******       郵編: 0
  • 地址:
  • 個人簡介

      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和生物體系的分子模擬工作。近年來系統的開展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研究及其應用。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預測出了多個蛋白質的3D結構,豐富並完善了由序列到結構的結構生物學方法。以蛋白(靶標)結構為基礎開展了藥效團/資料庫搜索,對接,分子與蛋白相互作用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系列工作。被現代藥物化學(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和現代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urrent 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邀請撰寫評述文章。最主要的學術成績是首次從理論上證明了鐵電液晶的存在,論文發表後被廣泛引用(400次)。它解決了統計物理上長期困擾的問題。多次被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如首屆和第二屆國際華人物理學家大會,第34屆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會,世界AIDS日,華人藥學大會,複雜體系的溶劑化效應國際會議,美國化學會年會,加拿大化學會年會,中國化學會(24-25屆)。現任<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主編。

    著作及論文

    至今發表文章100多篇,其中SCI論文70多篇(第一、通訊作者佔2/3以上),3篇邀請評述文章,參與6篇專著的有關章節的編寫。這些工作為國際同行所廣泛引用和正面評述,經SCI檢索,已累積他引超過1440次,是國內同行引用最高的學者之一。最高單篇他引175次(第一作者),100次以上3篇(均為第一作者), 50次以上10篇(8篇為第一作者), 40次以上13篇, 共有21篇引用22次以上的文章,故H因子21。

    相關焦點

    • 會議|第三屆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
      大會簡介隨著理論算法和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計算生物學在生物大分子結構預測、藥 物小分子及蛋白質設計、生物分子及系統層面的功能機理研究等領域起到了越來越 重要,越來越定量的作用。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學大會(以下簡稱「大會」)旨在將 全球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傑出華人科學家匯集在一起,分享世界計算生物學領域的最 前沿研究成果並推動中國計算生物學領域的發展。首屆會議於 2012 年在張增輝和 李國輝教授的倡議下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舉辦;第二屆會議於 2018 年在廣州中山大學成功舉辦。
    • 魏冬青榮獲「上海市微生物學會抗疫突出貢獻優秀會員」稱號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慧玲日前,上海市微生物學會授予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魏冬青教授,系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授,交叉科學計算生命科學主編,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大數據評估與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早在2020年1月,魏冬青教授團隊聯合鵬城實驗室並利用上海交大的高性能計算資源
    • 活動回顧 || 計算生物與生物信息研討會
      計算生物與生物信息研討會於2018年4月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功舉辦,本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以及理工學院聯合主辦。研究院院長,諾獎獲得者阿里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 )教授,研究院副院長黃鎮剛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黃憲達教授,李宗夷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黃旭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夏江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楊進木教授,華大基因的學者們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其他師生們出席了本次會議。
    • 計算化學與計算生物學
      化學信息學是為解決化學學科領域中大量數據處理和信息提取任務而建立的新型學科。圖片來源於www.snipview.com/它的發展是由化學計量學和計算化學而來,到目前,我們已很難說清說化學信息學與計算化學之間準確的分界點,同時當今的發展趨勢都在鼓勵交叉學科的進展。
    • 活動回顧 | 港中大(深圳)舉辦計算生物與生物信息研討會
      計算生物與生物信息研討會於2018年4月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功舉辦,本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以及理工學院聯合主辦。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院長,諾獎獲得者阿里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 )教授,研究院副院長黃鎮剛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黃憲達教授,李宗夷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黃旭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夏江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楊進木教授,華大基因的學者們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相關從業者建議讀哪些書籍和論文?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這門學科所包含的內容實在過於龐大和繁雜,你幾乎不可能同時掌握所有細分領域。生物學處理和效應是複雜的,基因過表達和沉默、基因編輯和敲除、藥物和安慰劑、正常與畸形、存活與死亡、治癒與耐藥......生物數據的獲取方式和數據類型是複雜的,從簡單的生化儀器檢測的數值到定量和定性的組學測序結果,以及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和影像等等。生物數據分析過程是複雜的,常常是一種檢測儀器就對應了一套數據分析方法。
    • 計算生物學
      計算生物學(Computational Biology)是指通過開發和應用數據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數學建模、計算機仿真等技術來研究生物醫學相關問題的學科
    • 所有的生物學都是計算生物學
      生物學就是計算生物學Florian Markowetz英國劍橋大學,劍橋研究院摘要在這裡,我認為計算思維和技術成為了追求理解生活的核心,今天所有的生物學已經成為了計算生物學。計算生物學帶來了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它使生物學概念變得嚴格和可測試,它提供了一個參考範本,可以規範個人對生物學的見解。生物學中的下一個重大進化將由數學、統計和計算方法驅動,需要被吸收到主流生物培訓中,將生物學轉變為定量科學。
    • 解密NVIDIA GPU加速宇宙學N體模擬計算 | 公開課預告
      廈門大學天文系宇宙科學課題組自主研發了宇宙學數值模擬軟體CUBE,並依託上海交通大學π 2.0超算平臺,成功完成了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追蹤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是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數目最多的宇宙學N體模擬。
    • 生物信息學專業十強
      教學實踐表明,這一安排基本上符合國內本科生教育的實際情況,有利於本科生們掌握生物信息學的基本知識和工作原理,激發他們今後深入研究的興趣。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企業都呼籲加快培養各類生物信息學人才。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由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於1997年2月聯合建立。
    • 生物信息學相關網站
      生物信息學專題:https://www.biosino.org/bmdc/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信息中心的網站中的生物信息學專題提供與生物信息學有關的新聞信息,生物信息學文獻的介紹(包括的課題例如:鑑別腫瘤的亞型,細菌中的基因轉移,生物鐘與微陣列--哺乳動物的基因組有節奏,混亂的DNA區分人類與黑猩猩等等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參與承辦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
      9月26日至29日,由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主辦,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共同承辦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舉行。來自全國生物信息領域及其相關領域的700餘名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企業代表參加會議。顧祥林對生物信息學在生物學研究中,特別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溯源、傳播、診斷及治療等工作中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介紹了同濟大學生物信息學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並對國內外同仁在我校生物信息學的發展中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滬舉行
      陳潤生院士獲頒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上海9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9月27日-29日,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700餘名專家學者代表,圍繞「新冠病毒研究與轉化醫學信息學」、「計算、進化與比較基因組學」等12個方向和「腦科學與生物信息學」等4個新興方向進行研討與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致開幕詞,他在致辭中指出生物信息學已經從一個關注較少的領域發展為在生物學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上海交通大學各專業2021考研資料歷年真題
      12、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955微生物學2004真題13、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955微生物學2006真題14、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617微生物學2007真題15、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955微生物學2007真題16、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815控制理論基礎2006真題17、上海交通大學其它363有機化學(II)2006真題
    • 包羅萬象、奧妙無窮,生物學類大學本科專業知識和特色院校介紹
      以螞蚱為代表,自然界的生物何止千萬,研究生物學自然就有千萬個研究方向,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奇妙專業。本文搜集整理生物學類專業介紹和選科要求,供大家參考。2020版本科專業目錄,生物學類本科專業有6個,分別是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態學、整合科學、神經科學,其中整合科學和神經科學是2016年新增本科專業。
    • 學界 | 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發布全球首款專用光量子計算軟體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教授帶領的光子集成與量子信息實驗室發布了全球首款專用光量子計算軟體。
    • Anthony Koleske:耶魯大學生物和生物醫學博士項目介紹
    • 計算神經生物學:給機器一個大腦
      支撐這一技術的科學叫做計算神經生物學,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為不同的大腦功能建立不同的模型。什麼是計算神經生物學?「計算神經生物學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關於神經系統功能研究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它吸收了數學、物理學等基礎理論,以及信息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神經科學所關心的大腦工作原理。」
    • 專業看強基二|強基計劃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詳解
      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A-高校: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B+高校:首都師範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 計算生物學,交叉學科中的靈感碰撞 | 專訪李鐵軍教授
      在我從事計算生物學研究的過程中,我漸漸體會到數學在生物裡面的應用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動力學的,可能我和張磊都更接近這個些,就是對於生物學的現象,希望通過微分方程,或者隨機微分方程,用動力系統的的語言去描述;但是還有一類非常重要,數學也可以在裡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叫生物信息學。我們這邊比如鄧明華、席瑞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