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歷史:立地太歲阮小二性格剛烈,但他最後為何選擇自刎而死?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梁山的眾多兄弟之中,阮氏三兄弟是非常出名的,作為阮氏兄弟的老大阮小二,在與方臘烏龍嶺水路中兵敗,最後自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阮小二是梁山泊旁邊的石碣村人,他和他的兩個弟弟武藝十分高超,而且擅長水性。他家境貧寒,從小就在水邊靠著打漁生活,單看外表,他長得兇惡,眼神十分兇狠。所以附近的人都不敢惹他,他本性又嫉惡如仇,為人十分仗義,所以當晁蓋想要搶劫作為賀禮的禮物時,吳用立馬找到了阮氏兄弟這個幫手,他勸服他們一起截取從百姓這裡收刮來的錢財。最終,三兄弟在蠱惑之下,他們最終同意了,然後配合他們在蘆葦港將官軍全部消滅。最後受到了官軍的追捕,然後在無奈之下,阮氏三兄弟加入了晁蓋的隊伍。
從此三兄弟就一直跟隨晁蓋,他們一起想要投奔梁山,後來因為原來的寨主王龍妒忌他們的才能,害怕有一日取代他在寨中的地位。所以,阮小二他們在吳用的計謀的安排之下,殺掉了王龍,並推舉了晁蓋,於是他們幾個便一起大肆擴展梁山的勢力,吸引了志同道合的英雄好漢使得梁山迅速擴大。
所以說阮氏三兄弟在梁山中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他們三個身懷絕技,而且對水性又十分熟悉。可是他們自認為創立梁山有功,所以平時有點喜歡仗勢欺人,尤其是在晁蓋死後,追隨宋江手下的那些水上作戰的兄弟,對他們有點傲氣,總認為自己很厲害,更何況他們三兄弟自成一體,對宋江也不是特別的服從管教。導致梁山上的一些人對他們十分不滿,宋江對他們也是特別放任。
在宋江提出招安之後,阮小二和他的兄弟便強烈反對,可是他們遠不如宋江的影響力大,而且宋江作為這裡的第一領導人,他又善於籠絡大家,很多人是真心追隨他而來的。這件事使得宋江和阮氏三兄弟他們的距離更遠,然後抗擊遼軍勝利之後,回京他便與李俊等水軍頭背著宋江商議,然後請吳用做主,他們想要一起殺出東京,然後重回梁山造反,當然得到了軍師堅定的拒絕。
因為阮小二無處可去,就一直被迫留在京中,所以當宋江再次出徵的時候,他後來便跟隨一起去徵戰方臘,那個地方比鄰大海,他極好的水性在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宋江他們能夠迅速前進,而他也是多次要求出戰。然後,在攻打烏龍嶺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方臘的水寨,那裡只有500條戰船,然後有四個總管在那邊,所有人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好時機。而阮小二認為這是小事一樁,於是宋江就派遣他和童威、童猛還有孟康他們四個帶領水兵前去偷襲,阮小二比較心急,於是他直接順著急灘上往下流。
沒有想到的是,敵軍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行動,已經迅速準備了五十連的火排,這時候阮小二也發現了敵軍的行為,於是他只好匆忙的把船趕到上灘去,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隨著對方的戰鼓齊鳴,火排齊齊發射,順著他的方向直接衝了過來。他們背後都擠滿了大船,然後在上面掛滿了鉤子,隨著火排一起,就在這時候,童威、童猛看到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於是便把船停在了岸邊,棄了船隻隻身爬過山上。
他們尋路回到了寨子裡,只留下阮小二和孟康他們兩個在船上迎著敵軍,可是這時已經於事無補,阮小二感覺心慌,他深感是自己輕敵,才會落得如此。而且得知自己的兄弟拋棄自己逃跑而去,心裡一陣悲涼,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又害怕落到敵人手中,成為對方的籌碼,他也無臉去見曾經的兄弟。於是就在此時,他抽出了自己的腰刀,自刎而死。
在小編看來,是阮小二他自己輕敵和自大,才造就了他這樣的局面,如果他當初能再稍微謹慎一點,作戰計劃再詳細一點,他便就有退路可尋。如果當時他能挑選兩個比較可靠的夥伴,也不會棄他而去,也不至於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好了,小編今天就聊到這裡,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