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官方抖音直播間,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爵士樂學院副院長張健帶來了「Bossa Nova音樂中的經典吉他節奏型練習」課程,對一系列問題進行了解析。
直播中,張健老師以 Bossa Nova 這種"新派爵士樂"形式為主題,針對拉丁音樂中大量讓學生們望而卻步的切分以及反拍節奏型進行示範詳解,介紹了Bossa Nova音樂中傑出的音樂人們,並讓大家更深刻體會到爵士樂中更多無拘無束且極富創意的新理念。
【課程要點】
1、從拉丁文化、巴西文化的角度建議大家多了解「巴西人」眼中的Bossa Nova音樂,他們「四拍反拍」的切分節奏拍點,往往就是在我們普通爵士樂學習者中常常被忽視。
2、從剛才提到的切分節奏拍點,可以先開著鼓機用手腳打節拍的方式用身體理解它,然後再用樂器去體現出來。
3、當心中有了這個基礎節奏概念後,在經典Bossa Nova曲目Wave 中,分別從旋律、伴奏與吉他獨奏的形式去體會與練習這個經典的節奏型。
4、分享了張健老師喜歡的巴西音樂人:Luiz Bonfa、Aatonls Carlos Jobim、Joao Gilberto、Astrud Gilberto、Romero Lubambo、Nelson Faria。
5、爵士樂學習方法「指彈」吉他為什麼很重要。
【問答解析】
問:Bossa Nova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
答:除了課程中分享的節奏、律動感覺,以及爵士和聲特點,更重要的是旋律中帶有的巴西傳統音樂特點,或者說是拉丁文化特點,建議大家去聽老師分享的藝術家作品,答案都在音樂中。
問:初學者從什麼吉他學起比較好?
答:客觀地說,大家概念中的「古典」「民謠」「電吉他」這三類樂器在演奏中的難易程度上各有優缺點,我們反觀教學實踐中讓初學者最後放棄的原因,並不是從哪種樂器開始學習的問題,而是你是否喜歡這種樂器的聲音,這類的音樂,興趣才是一切動力的來源。
問:可否講解一些常用指型?
答:從幾個吉他手常見的指板「邏輯「說起,建議大家堅持一種邏輯,深入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將「腦中的聲音」與手指建立關係,網上相對各種指型與邏輯的資料非常多,「指型」最終服務的還是音樂。
問:彈古典吉他用指甲好還是不用好?
答:張健雖然有古典背景,但是他的音樂與音色概念已經完全現代音樂化了,所以可能古典專業老師會給你當下最好的答案。就個人而言,張健和絕大多數古典吉他手一樣用指甲演奏,但是西班牙古典吉他作曲家、演奏家Fernado Sor就是不用指甲的,所以如果你想還原Sor的作品音色,也許沒有指甲更好。而另一位現代吉他手Romero Lubambo也是沒有指甲。
問:經常跟著歌曲練習即興,這樣的練習好嗎?
答:張健老師個人覺得,不如先聽音樂,然後將腦中的音樂唱出來,再用樂器彈出來,這個過程叫扒帶。這是每一個現代音樂學習者必練與必備的基本技能。腦中有音樂,但是彈不出來,這是我們聊每日Routine要解決的問題。單純即興的話,可能跟著純伴奏會好一些。
張健,爵士樂學院副院長、爵士樂學院原聲吉他教師,畢業於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演奏以及交響樂指揮碩士學位。七年的留學經歷,造就了過硬的俄語,英語,烏克蘭語的口語能力。張健老師是一位才華與實力並存的新時代模範教師。師從於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教授,演奏家,教育家哈伊爾聯科(Mikhailenko Hikolai Petrovichi)。由張健老師自己改編的瑤族舞曲(烏克蘭民樂版)總譜收錄於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圖書館。曾在俄羅斯吉他雜誌「guitarist」發表論文 《阿爾貝尼斯與吉他音樂》,曾榮獲2009年塞瓦斯託波爾國際樂器大賽冠軍、2013年第十六屆法國國際吉他大賽第二名(第一名空缺),2016年在北音「千人樂隊」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活動中擔任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