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矽脂在作為一款用於填補散熱器與CPU之間縫隙的導熱介質,它的作用就是能夠在散熱過程中讓兩者聯繫的更為緊密。但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矽脂的好壞差異也可能影響到機器的散熱效果,直觀點說它的導熱係數決定其散熱效率,導熱係數越高則代表產品導熱性能越強。本次就帶大家體驗下這款由鑫谷推出的冰焰V5高性能導熱矽脂,看看這款就擁有12.2W/m.K的導熱係數矽脂能有怎樣的表現。
說實在,打從開始接觸電腦硬體以來,購買的都是散裝類矽脂產品,罐裝、袋裝、牙膏狀的都接觸過,像這種包裝非常精緻並且採用針筒式設計的還是第一次接觸。包裝外殼採用具備一定強度的透明塑料進行熱封處理,正面部分可以看到一罐2g矽膠、塑料膠刷,顯眼的位置還可以看到產品名稱以及導熱係數12.2W/m.k等介紹字樣。
而在產品背面還為新手用戶提供了簡明的使用操作以及儲存收納說明,並且還為用戶單獨提供了一份用於擦拭舊矽膠使用的溼酒精棉。由於現在很多用戶都有使用顯卡,所以矽膠除了可以為CPU上膠同時也可以為顯卡核心上膠,所以在包裝背面底部還有一行貼心文字用於提醒想為顯卡上膠用戶產品質保情況,畢竟顯卡這麼貴要是拆壞拒保就得不償失了。
說實在鑫谷冰焰V5的產品包裝是我拆過最難的一款,或許是為了產品內容安全的考慮,廠家將可能出現的縫隙都用熱熔機封死了,由於塑料外殼質地較硬為了能夠將它安全拆開,只能用小剪刀延邊將其封邊全部剪開。
之所以入手冰焰V5,究其原因還是之前購買的散罐矽膠實在不給力,通過對比兩者參數之後才發現,先前的購買的矽膠完全沒有說明其真實的導熱係數,相比冰焰V5勤洗的標緻具備12.2W/m.K簡直是天朗之別。
難怪筆者所用的I5-4590在換矽膠不到一個月時間裡,開機簡單地運行一些辦公軟體溫度就由開機的60幾度瞬間飆升至80多度的高溫,更別提跑大型軟體了。
之前網上問過一些「大神磚家」,給我的答覆都是可能是CPU壞了,但我就是不信邪,難道就簡單換矽膠就能換壞了?所以再次拆機使用由聚超值提供冰焰V5「挽救」一下,按照塗抹慣例將冰焰灰色矽膠均勻的塗抹在CPU表面上在將散熱器重新蓋回。
在安裝好確認無誤之後上電開機,可以看到機器CPU溫度得到了很好的「救贖」,由於筆者使用的是聯想商務小機箱,能夠讓CPU溫度保持在開機40多度的基礎上已經是非常棒的了。
接下來試試簡單地開一些多媒體應用拷機半小時體驗,通過魯大師溫度監控表來看,機器運行時的溫度表現還是非常理想的。即便是在使用過程中有升溫情況,最高也都控制在57-58度之間,而實際平均運行溫度都是在穩定47度左右徘徊,可見冰焰V5的導熱效果果然名不虛傳。
為了測試冰焰V5的導熱極限,這裡筆者開啟了魯大師的壓力測試功能,同樣也是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的壓力拷機測試。通過觀察魯大師溫度曲線以及歷史平均溫度來看,在使用了冰焰V5之後的電腦已經完全恢復了往日的活力。即便是在如此的壓力測試下,其CPU溫度都能夠很穩定地控制在80度以內,平均77度的運行溫度能夠讓我在日常建模、視頻處理上獲得電腦穩定的性能發揮。
【使用後記】
鑫谷冰焰V5作為一款並不起眼電腦輔助產品,卻能夠在不經意間給使用者帶來驚喜,在經過將近兩周的使用體驗裡,才充分認識到矽膠的好壞真的能夠嚴重影響到設備整體的運行效率。當然矽膠作為一款消耗品也有一定的存放年限,所以選擇備量夠用價格適中的矽膠產品基本上就能夠滿足一般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通過對比網上一些高端矽膠產品參數與散熱數據,鑫谷冰焰V5高性能導熱矽脂在整體效果上差距並不大,作為一款性價比產品還是值得用戶入手已保設備「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