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很久才結一次工資,其背後原因是什麼?今天算是漲知識了
中國憲法規定,公司和單位要定期向員工發放工資,但是在很多工地上卻不是這樣,而是暫壓,工人和建築工地之間也沒有勞動合同,這就導致了許多工人討要工資的情況發生,那麼為什麼建築工地會暫壓工資呢?
沒錢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極小。建造建築不像開公司,需要的資金少則千萬,多則上億,而且在項目開始之前要經過大量的計算成本,以此來準備資金,資金不足根本不敢開始這個項目。可是也存在以外使得資金短缺,這樣倒是可能會暫壓資金,但是也不會壓太久,畢竟工人們也要生活,選擇一定的日期再發放。
其實整個建造過程分三方,工人,建築公司和開發商,工人負責建造,建築公司負責調度和和保證工程進度的穩定進行,開發商負責提出要求和提供資金,所以建築公司在相當程度上是跟工人站在統一戰線的,都是從開發商那裡獲得資金。
而且建築公司暫壓工資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開發商那邊不給錢他們也沒錢。不過這種暫壓一般出現在工程開始前期開發商不按照要求提供資金的情況,以暫壓工資來減小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讓工程進度減緩,以此來警告開發商。
第二種則是考慮到建築行業的本身。由於工人是沒有跟籤定勞動合同的,所以對於他們的約束性就很小,有一些人可能拿完這個月工資,工程剛開始或者進行一半就不幹了。要知道工程進度都是提前按照工人數量規劃好的,現在少人了,進度肯定要受到影響。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建築公司會選擇暫壓工資,不過考慮到工人也需要生活,所以會適當發放一些生活費來讓他們的家庭能夠生活下去,這也是稍微人性化的一面。
同樣的,如果有工人半路走了,有招來了新的工人,那麼對於工程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老工人,工程進度還是會受到影響,暫壓工資也是為了保證效率。不過一般這麼做工人也是能夠理解的,有的開發商也表示發工資的時候會包紅包,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自然會高。
但暫壓工資的情況以前常見,現在少了很多,就是因為國家越來越關注工人們的利益,對於這方面的監管力度很強,那些資金上不合格的開發商被淘汰了許多,很多工人們的工資也都當月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