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4個故宮小秘密,宮牆頂為何不落鳥,銅獅子為何垂耳朵

2020-12-03 好片我悄悄告訴你

作為北京的地標建築之一,故宮是國內外遊客們必去的打卡景點,這裡不僅有恢弘的古代建築群,以及種類繁多的珍奇文物可賞,還有濃鬱的歷史韻味可品,厚重的歷史記憶可尋。

然而去過故宮的人不少,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卻並不多。當走馬觀花地看完那些紅牆金頂之後,又有多少人知道故宮裡藏著的那些秘密呢?

眾所周知,故宮是古代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近萬間。如此龐大的建築群,能在數百年間完好保存,除了人為刻意保護之外,也跟它最初的設計有關。

第一個小秘密就是鶯不落宮牆。在故宮遊賞的時候,多數人都會發現,那金燦燦的宮殿頂瓦,以及高聳的宮牆上,似乎從來沒有鳥兒停留,而且也鮮少見到鳥糞。

很多人都以為牆上布置了什麼機關,但其實只是工匠們在建造時耍了個小心機罷了。他們將牆頂的坡度加大,然後又將瓦稜加寬,這樣鳥類的小細爪就無法抓取站立,自然無法在牆頂久留,更別提安心拉屎了。

第二個小秘密是宮門前的垂耳獅。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對獅子的崇拜由來已久,雖然中原並不產這種兇猛野獸,但受外來文化影響,人們還是對獅子有一種崇敬心理,認為它們是神獸、瑞獸。因此權貴之家門前,大多會用兩隻石獅子鎮宅。而皇帝是權貴之首,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故宮門前也會放獅子。

在乾清宮門前,就有兩隻別叫特殊的銅獅子,仔細看就會發現,它們的耳朵是垂下來的,與其他獅子有明顯不同。這麼做是為了告誡後宮妃嬪,女子不得幹政,不要打聽不該知道的事情。

第三個小秘密是太和殿的15層地磚。古代人鋪地沒有水泥,多是用夯土加上燒制的地磚來平整地面。但令人不解的是,太和殿下的地磚竟然鋪了有15層,這是要幹什麼呢?

原來,這麼做並非為了防止地面塌陷,而是為防止有刺客打地洞入宮行刺皇帝。15層地磚一鋪,以古代那落後的挖掘技術,就是挖個幾十年也挖不穿。

第四個小秘密是故宮禁地「倦勤齋」。倦勤齋是乾隆禪位當了太上皇后的休憩之所,裡面修建地富麗堂皇,詩情畫意。本來他是打算在放權之後在此頤養天年,以吃喝玩樂的形式過完自己的餘生,沒曾想真到交權的時候他又捨不得,所以最後也沒能如願安歇,仍繼續奮戰在成堆的奏摺裡。

建國之後,故宮多半宮殿都已對外開放,但倦勤齋卻被鎖起來成了禁地,所以遊客們一直無緣探秘。

相關焦點

  • 故宮城牆不落鳥,門前獅子垂雙耳,原來這些設計都有更深層的含義
    故宮城牆不落鳥,門前獅子垂雙耳,原來這些設計都有更深層的含義文/回首看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很多古代的建築都蘊含著許多古人的智慧,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1992年故宮牆宮女事件,為何專家解釋四氧化三鐵,遇閃電能錄像?
    故宮是享譽國際的著名人文旅遊景點,更因其600多年的皇朝歷史,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為故宮的神秘而讓它產生了許多的故事,並且到了現代社會,還有一些離奇故事發生,1992年故宮宮牆顯現宮女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 故宮裡這些耷耳垂眉、「燙髮」結髻的銅獅子,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
    因此,今天就趁熱打「銅」,再說說故宮裡其它一些銅獅子的事兒。中國本沒有獅子,據載是漢代時傳入中原的。此後獅子的形象漸漸被添加了許多中華文化元素,後來直接將其「嫁接」為龍的兒子「狻猊」,又被稱為「闢邪獅子」,或直呼「闢邪」。 故宮的太和門前、乾清門前、寧壽門前、養性門前、養心門前、存性門前以及長春宮正殿前均擺有銅獅子。
  • 為何600年沒有鳥在故宮拉屎?館長說出原因,不是迷信
    為何600年沒有鳥在故宮拉屎?館長說出原因,不是迷信說到我們中國的每個城市地名,大家都會聯想到這個城市的一些標誌性東西,比如上海的外灘,比如南京的中山陵,還有就是西安的兵馬俑等等。由於我們國家擁有者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所以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地名,都會牽扯出許多的歷史故事來。
  • 故宮裡有幾對獅子?為什麼擺獅子不擺老虎?
    經過整整六個世紀的沉澱,故宮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座文物寶庫,裡面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稱得上是古董。關於故宮的話題,咱們之前說過的實在是不少了,但這麼大一座寶庫,又怎麼可能輕易「掏空」呢?那今兒咱們聊點兒什麼?說說故宮裡的獅子吧:故宮裡一共有六對兒獅子。當然咱說的這個是擺在門口的大獅子,像斷虹橋石欄望柱上的「護襠獅」那種不算。
  • 歷經600年,為何沒有鳥「敢在」故宮上拉屎?完全是迷信嗎?
    歷經600年,為何沒有鳥「敢在」故宮上拉屎?完全是迷信嗎?提起我國明清時期皇家宮殿,大家肯定首先想到故宮,故宮不僅是我國歷史名片更是我國古代建築精華之作。雖然我們有可能沒有去過故宮,但是身為中國人肯定不會不知道故宮。
  • 為何被除名?冥王星鮮為人知的七個秘密!
    加外星人微信:UFOsee冥王星為何被除名呢?它的身上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冥王星鮮為人知的7個秘密,一起來看看吧!從地球角度觀測遙遠冥王星有一定難度,因此它具有諸多神秘色彩。1930年,迪尼斯動畫片中有一隻叫做布魯託(Pluto)的狗,同年科學家發現太陽系一顆遙遠「行星」,便用「Pluto」進行命名。
  • 為何被除名?冥王星鮮為人知的七個秘密
    冥王星為何被除名呢?它的身上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一起來看看吧! 秘密一,冥王星命名源自迪斯尼卡通角色: 從地球角度觀測遙遠冥王星有一定難度,因此它具有諸多神秘色彩。1930年,迪尼斯動畫片中有一隻叫做布魯託(Pluto)的狗,同年科學家發現太陽系一顆遙遠「行星」,便用「Pluto」進行命名。
  • 史上離奇事件——1992年故宮宮女靈異照片事件
    正在遊覽故宮的許多遊客都匆匆忙忙的跑到故宮內屋簷下避雨, 突然,一道閃電打過,在電閃雷鳴之間,遊客們忽然看到對面的故宮紅牆下竟出現一排身穿古裝宮女,她們緩緩在牆內走動~
  • 故宮雪景圖上新了 宮裡那隻「摸腦殼」獅子冒雪走紅……
    @博小白先生說:心疼故宮攝影,滿世界都在等你。   今天一早,故宮攝影師隊伍就摸黑出發。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被眾多網友圍觀,一場隔「屏」賞雪樂事便如火如荼展開。   大雪中的故宮美好而安靜,但故宮裡的「小動物們」則為故宮平添了幾分靈動和活潑。這次,故宮的貓主子還沒上場,「可能是大雪天泛懶了,忘了上朝。」有網友笑稱,不同於偶爾「貪睡」一下的故宮貓們,故宮石獅子兢兢業業地堅守崗位,落了一腦袋雪。
  • 為何鳥不敢在故宮上拉屎?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單純的迷信
    而要說起我國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地方,那便是北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在北京的一些建築也非常的具有歷史感,其中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它的存在不僅是兩朝的繁榮昌盛,更凝聚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精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對於故宮,在民間也流傳著不少的說法,其中故宮的屋簷是沒有鳥敢在上面拉屎的,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就連鳥都被皇家的威嚴給震懾到了?
  • 鬣狗是獅子的死對頭,為何獅子不咬死它們?
    敢於欺負獅子的鬣狗雖然獅子是草原之王,但是遇到鬣狗,獅子也是頭疼不已的,當別的動物們看到獅子都遠遠躲避的時候,鬣狗卻根本不感到害怕,反而看到落單的獅子都會撲上去,不僅會從獅子的口中奪取獵物,而且還會將幼獅咬死,當做自己的食物。不過,如果是獅群出動,鬣狗也是會收斂的,特別是如果有鬣狗落了單,獅群看到了也會立刻撲上去,替自己死去的同伴們報仇。
  • 故宮逛累了,就來冰窖餐廳吃飯吧!
    逛故宮實在太累了,推薦大家故宮一日遊時到「冰窖餐廳」吃午飯,好好歇個腳,下午再繼續逛。「冰窖」是古代儲藏冰塊的地方,人們冬天從河中切取大冰塊,存在冰窖中,用於夏季炎熱時降溫祛暑、冷藏食品,這冰窖就相當於一個大冰箱。
  • 歷來被視為不祥的烏鴉,為何成了清朝的吉祥鳥
    烏鴉一直被視為不祥之鳥,為何當烏鴉飛到清朝的時候,卻成了皇宮裡最受歡迎的吉祥鳥?不光能得到專人餵養,還享受隆重的祭祀,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瀋陽故宮清寧宮的庭院中,到現在還有一根專門餵食烏鴉的索倫杆。它高三米多,一端插在漢白玉的底座石上,另一端頂著一個錫鬥。
  • 千百年來為什麼沒有鳥敢在故宮房頂拉屎?館長道出實情,不是迷信
    Hello,大家好,小編又跟各位見面了,不知道許久不見,大傢伙有沒有想念我呢?好了,小編不多說了,我們就直接來說說今天要來講的主題吧,大家都知道古時候皇帝住的地方,故宮吧。說起故宮,可能很多人只是在電視劇上看到過它,沒有真正地到那兒去觀賞過,那麼關於故宮的一些小秘密,你是否知道呢?有感興趣的朋友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小編先來跟大家聊聊故宮的建築特點吧,故宮的建造特點講究對稱性,一眼看去這一建築十分大氣,凸顯的是皇帝的威望。
  • 故宮72口古井,井底珍寶眾多,為何沒有人敢去打撈?
    北京最出名的建築就是故宮,很多去北京旅遊的人,都會去故宮,一睹故宮的雄偉壯麗。故宮位於北京的正中心,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居住宮殿,故宮有大大小小的宮殿,上千座房間,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百年前的故宮不叫故宮,它就紫禁城。
  • 養心殿的小秘密?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一部跨年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又圈粉了諸多觀眾。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海報。片方供圖  它被稱作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將鏡頭對準了紫禁城規劃、變遷、修繕與保護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時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歲修保養為線索,透過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的工作視角,將一個有趣的故宮展現在人們面前。
  • 北京故宮裡為什麼會養著那麼多烏鴉?這個秘密連導遊都不知道
    清朝時期,故宮三大殿前東側有一個石墩子,中間帶窟窿的,插上一根高約2丈有餘的木桿子,杆頂上是一個方形錫鬥。此杆漢語解釋是「祖宗杆」。杆子不可隨便觸摸,甚至杆子被太陽投的影子都不可觸及。按照清朝宮裡的規矩,每天都要往錫鬥中放滿肉專人餵烏鴉,所以烏鴉就在故宮裡繁衍下來了!
  • 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在我們的大自然當中,有很多種的小動物,那麼它們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時候也是一種「弱肉強食」的世界,而我們也知道在大自然當中,老虎和獅子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並且有很多小動物,通常在見到它們之後都會跑得遠遠的,因為這是一個食物鏈的循環,可能在一次意外中就成了獅子和老虎的晚餐。那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熊貓?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什麼,你就懂了
    看起來數量並不多,但相比近代之前的數據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了。而為了保護大熊貓,我國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人力的。 中國設立了專門的大熊貓研究中心,還有專門的繁育基地。為大熊貓的種群恢復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效果顯著。而大熊貓憑藉自身的萌,給予了國人的回報。比如說外交史上頂頂有名的「熊貓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