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海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1月4日,北京剛剛經歷一場大雪,500多位觀眾蜂擁於中國電影博物館售票處。這個位於偏僻的機場輔路的場館迎來了開館四年來最輝煌的時刻。很多普通觀眾連2D和3D電影的區別都不甚了解,對IMAX巨幕更加一頭霧水,但他們堅信媒體、網友口口相傳的建議:《阿凡達》一定要看IMAX版的,要去就去北京最大的那一家。
史匹柏說:「電影分為兩種,一種是《阿凡達》之前的,一種是《阿凡達》之後的。」這話有點誇張,但這部大片的確讓IMAX的生存狀況大為改觀。這項曾因昂貴的安裝、轉制費被視為雞肋的「高科技產品」,瞬間起死回生,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和投資商製片方眼中的香餑餑。
前《阿凡達》時代
入不敷出 巨幕堪稱「雞肋」
2006年5月,北京第一家商業IMAX———華星影院開業了。「第一個吃螃蟹」看似風光,卻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原因就一個字,貴。
據華星影院經理劉暉介紹,巨幕電影銀幕成本是100萬到200萬元,放映機要1000多萬元,建設一個巨幕影廳的硬體成本就高達1500萬元左右,相當於建設七到八個普通影廳的費用。一個IMAX影廳一年票房要達1000萬元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這幾乎是一家多廳普通影院半年的收入。而巨幕電影的放映成本和日常運營費用也十分可觀。
片源不足是另一個障礙。IMAX起步於科技館,最初以科教片為主。儘管2002年推出的「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能將普通的35mm膠片「加工」為IMAX版本(70mm),但全球一年的IMAX影片也只有10至12部,不少還無法引進。「2008年三部,2009年五部。」劉暉說。一些影院不得不在IMAX廳放映普通電影,但觀影效果不佳。
上海唯一的IMAX銀幕所在地———和平影都總經理王伯政表示,他們連完成950萬元的年票房目標都十分困難:「如果在我這個地段的電影院都完不成的話,其他城市、其他地方更難盈利。」劉暉則表示,「前年票房700萬,去年640萬,在全國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我們計算過,建設一個影廳,回本至少要九年。」
IMAX巨幕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2008年,萬達院線一口氣訂購了10套IMAX設備,不少同業人員都抱著看笑話的心態,連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也承認不指望賺錢。而華星影城在雙井開新影院的時候,打死都不肯嘗試第二隻「螃蟹」了。
《阿凡達》時代
僧多粥少 買票好比「春運」
訂購《阿凡達》拷貝的時候,上海和平影都一度考慮放棄,但終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正是這部大片,掀起了中國的IMAX觀影的狂潮。
鑑於現階段中國目前只有11塊IMAX 3D銀幕,《阿凡達》火爆讓IMAX的電影票成了稀缺資源,觀影過程中怪事層出不窮,蔚為奇觀:一位上海中年婦女為了給兒子買兩張票,凌晨兩點就跑去電影院門口排隊;廣東東莞的IMAX影院播出設備出故障,影院經理給憤怒的觀眾下跪;還有影迷不惜打「飛的」追蹤IMAX,重慶觀眾奔赴昆明,上海觀眾跑到無錫,哈爾濱觀眾驅車長春,「120元一張的電影票、來回800元左右的打折機票再加上在昆明四星級酒店住了一晚,每人為看電影至少花費了1200元。」群眾們購票熱情太高,影院「奸商」持票待漲,遭到一片譴責,黃牛黨照舊把票價炒到了800塊。
有人說,買《阿凡達》電影票讓中國觀眾提前感受到了春運的氣氛。別看多數觀眾還分不清楚什麼是2D和3D,更整不明白IMAX這種高科技,但是中國觀眾實在是太熱情,也太可愛了。
為什麼IMAX只在中國出現這樣的奇觀?一句話,僧多粥少。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內地銀幕已經達到4723塊,但其中3D銀幕不過700塊,IMAX 3D銀幕更是少得可憐,全國僅有區區11塊!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自然在所難免。
後《阿凡達》時代
鹹魚翻身 熱情觀望並存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會有供給。精明的電影商人立刻嗅到其中機會,IMAX影院似乎要在未來打個翻身仗。
日前,全球知名的娛樂科技公司IMAX聯手影院投資運行商「廣州金逸」,打算在內地再開設四家IMAX巨幕影院。其中三家計劃於2011年下半年竣工,分別選址於重慶、天津和瀋陽;第四家IMAX影院所在城市目前尚未確定,預計將於2012年建成。華誼兄弟也已宣布在《唐山大地震》上映期間,在中國開設兩家新的IMAX影院,分別位於上海和重慶。截至2014年,亞洲地區將會有81家IMAX影院投入運營,其中包括40多家計劃於2012年前在中國開業的影院。
此前,IMAX影院在中國的落地情況一直不好,原計劃20多家的建設計劃到今年也只完成了一半。《阿凡達》的火爆,讓IMAX重新輝煌了一把。「因為《阿凡達》改變觀眾的觀影習慣,將來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大片轉制IMAX版本,建設IMAX影院也許會更容易收回成本一些。」劉暉說。
相比少數幾家院線的熱情,更多的院線持觀望態度,他們寧可花費幾十萬更新3D設備,也不會盲目投入2000萬建設一個IMAX影院,「因為IMAX影院需要16米高的空間,普通影院無法改造。」一家影院經理說,「IMAX影院火爆,並非什麼觀影革命,而僅僅是因為《阿凡達》的話題效應,14年磨一劍的盛況,恐怕難以複製和重現。」中影集團發言人翁立也表示,目前全球的IMAX銀幕及影院尚且不多,中國影院不宜大舉介入。
畢竟《阿凡達》之後IMAX能否持續輝煌,誰也說不好。
除了興建IMAX影院,中國電影製作方也打起了IMAX牌。馮小剛於去年就籤訂協議,要把新片《唐山大地震》製作出一個IMAX版本。張紀中最近也表示,要用一億美元搞個IMAX版的電影《美猴王》。「既然詹姆斯·卡梅隆可以用14年來拍《阿凡達》,為何我不能夠咬牙堅持拍攝《美猴王》?」張紀中信誓旦旦地說。(記者 張暄)
IMAX是什麼?
IMAX是Image Maximum的縮寫,意為「最大影像」,可讀作「愛麥克斯」,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解析度更高的電影放映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製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3D IMAX觀影貼士 北美日程表
3月5日 新版《愛麗絲夢遊奇境》(蒂姆·波頓導演)
3月19日 《哈勃望遠鏡》(華納兄弟製作,美國航天總署協助)
3月26日《馴龍記》(夢工場第二部3D動畫長片)
5月21日《怪物史萊克4》
6月18日《玩具總動員3》
6月30日《暮色3:月食》
11月19日《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本文來源:新京報作者:張暄)